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5-08-15杨锡尧
杨锡尧
(湖南省洪江市黔阳三中)
众所周知,评价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教师必须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中心。就地理教学而言,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改下,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首先,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优势,不断地引导学生,开放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在讲授“印度耕地面积与人口”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现状分析,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看问题。面对问题时,有可能的答案绝对不止一个,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这是激发并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来的更高水平的要求。
二、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当下,高中地理教学会越来越多地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高中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因为它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值得重视的是,在活跃学生思维时,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培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比如,教师在讲授地理概念、结论时,应花费更多的心思,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高中地理知识,才能在学习时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关乎国家的兴起与蓬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以及知识面出发,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的人才。
王贤英.如何在高中地理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上旬,20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