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阵地

2015-08-15李金豪

新课程(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情感语文课堂教学

李金豪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教育局)

高考改革已经在全国拉开帷幕,河北高考改革措施已经出台,语文从2018 年开始,高考满分将提高到180 分,这意味着多年来重视汉语文化的呼吁落到实处,如今,汉字读写成为社会焦点,阅读理解与写作对广大考生来说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语文自身定位的必须。

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我们的改革才更有实效。笔者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有意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的价值,要从单一的传递学科知识转为培养能主动发展、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目标凸显了教育过程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情境、教师品格等因素,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使教学活动趋于“ 情感与知识交融”的和谐境界,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调动情感功能。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字字句句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通过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亲情、爱国情、英雄情等),既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假如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就会支离破碎,只有用情感的红线串起来,词句的生命力才能清晰的表现,作者用词遣句的匠心、寄寓其中的情感才得以传送,学生自会在领悟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的写作之妙的同时,领悟其中丰富的人间情感之美、生命永恒之美。

2.创设情感语境,激发情感功能。胡适先生说:“ 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作者赋予自己的作品情感,写得动情;教师又寄以自己的作品理解,教得动情;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得动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感语境,激发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使认知更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铭心。

3.不断完善教师人格,升华情感功能。学生在校学习,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有许多成分来自教师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的活动实践中,老师心情舒畅、激昂奋进地与学生接触、交流,学生会精神百倍,专心致志,全身心地与你相融;反之,学生也会抑郁不乐,让你感到一切是那样毫无生机,死气沉沉,而且会感觉越来越糟。教师的一举一动皆视为表率,一言一行都当楷模,这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教师人格因素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有效践行“ 3+1”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超越教室的学习和成长,“ 3+1”(课堂展示、学生互动、教师总结、教师展示)课堂教学新模式已成为我教学生活的新武器。新模式带来的新理念,将会把学生的学习完全从传统的课堂、教室这个几十平方米的领域里面超越出来,走向更广、更大的领域。

1.课堂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评价学习效果的核心,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因此,高效课堂主张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突出学生的“ 展示性”学习。以口头展示为主,一人、两人或者多人合作展示皆可,阅读要声情并茂,朗诵出作品的情感来。课堂展示既可以是疑难求助,又可以是对话交流,还可以是质疑对抗,要体现出展示的互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发现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包括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感悟等,体现展示的创生性和必要性。

2.学生互动。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方案,使学生产生“ 可学习、要讨论”的积极愿望。课堂上,应该重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先应给学生留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有话讲,才可能出现各种观点的碰撞,激起创新火花,学生互动才省时又高效。

3.教师总结。把教师满堂灌45 分钟的课堂变成教师最多讲解15 分钟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梳理最重要的知识点并压缩成最少的时间讲给学生,应该突出重点,一步到位,在教学过程中,用简洁的字眼来突出强调,这样学生不仅准确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能留出很多时间学更多同样有效的东西。

4.教师展示。教师展示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围绕本节课讲解内容,进行主题教学展示,可以诵读,可以播放PPT,可以自我创作,使教师展示起到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更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活跃了课堂,还拉近了师生距离,更多的产生对某一认识的共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孤单,驱除乏味。

三、有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培养学生“ 听”的能力。就是指导学生会听课,课堂上用心听,课外有心听。帮助学生学会做课堂笔记,及时捕捉同学和老师发言的要点,理出讲解的纲目,明白知识的中心,诸如观点、内容、用词等。

2.培养学生“ 说”的能力。俗话说:一个嘴巴爱说的人,其语文素养都很强。通过学生课堂讨论和发言锻炼其口才,每周一次主题报告会或者演讲会,鼓励学生要多动口,多动脑,练就出口成章的能力。

3.培养学生“ 读”的能力。阅读能力将会成为未来人的能力的考核标准之一。培养高中生阅读能力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任务,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拓展阅读面,让其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4.培养学生“ 写”的能力。带领学生勤写、会写、爱写。练就好文章,写好字词句,过得基础关;丰富生活,用心观察身边的风景,积累写作素材;坚持写日志,写周记,让习惯助推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高考改革大形势下,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完成的任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结合情感教学,运用“ 3+1”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就会如同沙滩上挣扎的小鱼回归大海一样能找到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顺从教育教学规律,让语文课堂“ 活”起来是我们教师共同的愿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阵地,成为发展国学精髓的传承人,是我们教师肩负的责任。

猜你喜欢

情感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