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015-08-15沈耀文
沈耀文
(赤峰市翁牛特旗职业教育中心)
“ 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也是真正构建出“ 以生为本”语文课堂的理论依据,更是影响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意识地摒弃传统教学思想,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锻炼学生自主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础性工作。本文就从以下几种教学活动入手,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论述。
一、在问题探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切记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过难或过易都是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的,更不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立足于教材,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论雅俗共赏》时,为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文本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特点是怎样的?(2)在朱自清看来,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来的尺度或标准,思考:这个标准指的是什么?(3)怎样才能达到“ 雅俗共享”?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解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二、借小老师制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的小老师制度是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小先生”制度而演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以“ 老师”的身份走向讲台,然后,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授课。可见,在小老师制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设计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授课。所以,在小老师制度下,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给学生搭建讲解的平台,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进而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宝黛初会》时,为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减少自主设计教学设计的盲目性,接着,再动手寻找相关的资料,比如,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借助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等,然后,进行教学设计,进而确保学生在该制度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教无定法,除上述两个方面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 小组学习”模式,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还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等。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莫慧兰.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