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5-08-15孙永泰
孙永泰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第三中学)
在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个人能力,而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中应当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重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高中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都不是十分重视,甚至经常出现信息技术课被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教师“占领”的现象,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教师一定要重视起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设计出最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
由于每名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学习基础的不同,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时,不同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对学生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进行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师可以让信息技术方面天赋较好,逻辑思维清晰的学生主要学习程序设计,为这些学生以后更加系统的学习奠定基础,也可以引导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学习动漫设计和网站设计等,让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色都得到发挥。
三、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仅仅只依靠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日常的不断积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在日常接触互联网的时候不仅仅只是看视频、玩游戏,而是将视野放得更远,在互联网上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在网上检索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来自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坚持,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也能够积极学习,高中生整体信息素养的提升,指日可待。
韩芳.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