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评美国渐进决策模型

2015-08-15单卫静孙龙存

新课程(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林德西蒙理性

单卫静 孙龙存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一、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

“决策”,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作为一门科学,却是20 世纪以来的事。决策理论的科学研究,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张,迫切需要市政管理知识和决策理论。尤其是战后社会科学领域行为主义运动的兴起,再加上自然科学领域如运筹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决策理论借鉴各种新的研究方法,渗透到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成为战后各个学科领域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分析方法”和“科学概念”。

最早把决策作为行政管理的主要功能进行研究的是美国行政学家古利克(LutherGulick)。1937年,他在《组织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决策问题,认为决策是行政组织的主要职能,只是没有引起当时欧美行政学界的足够重视。1938年,美国行政学家巴纳德(Chester L.Barnard)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也提出了决策问题,并提出了和决策问题密切相关的“动机”“沟通”“目标”及“组织关系”等概念,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述。1940年,斯坦恩(Edwin O.Stene)在《行为科学的一个研究途径》一文中,专门讨论了决策问题,并对决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真正把决策研究推向高潮的是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在C.E.巴纳德的研究基础上,西蒙发展了他的决策概念。1944年,西蒙在美国《公共行政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杂志发表的《决策与行政组织》一文中,提出了“行政行为”“行政决策”等概念和行政决策理论的基本框架。1947年,他又根据这篇文章的轮廓写成了《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的决策过程研究》一书。他在该书中通过对传统行政学的评价、批评,把行为科学方法介绍到行政管理领域,并积极主张运用行为科学方法来研究行政管理问题,以取代传统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他通过对行政行为的系统研究,揭示了决策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在西蒙看来,广义的决策和管理一词几近同义,由此,西蒙成了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和行为主义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

由于注意到了决策过程中过分强调理性决策的倾向,1953年,林德布洛姆在其与R·A·达尔(RobertA.Dahl)合著的《政治、经济和福利》(Politics,Economics and Welfare)一书中提到“渐进主义”(incrementalism)来补充理性计算的不足。1958年,林德布洛姆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以及1959年在美国《公共行政评论》杂志发表的《“渐进调适”的科学》(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对传统的广博理性决策模型(第一种)的批评,开始较有系统地建立自己的分析模型,即第二种模式:连续有限比较模型。1963年林德布洛姆在《决定的策略》一书中完整周详地发展出他的断续渐进主义(disjointed incrementalism)。不称传统的模式是广博理性,改称周全分析(synoptic analysis)而与他自己的渐进分析(incremental analysis)相对应。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表面是理性,但其实做不到,并且如果照办,并不见得是理性。他自己所主张的渐进分析才是现实中真正的理性。1979年林德布洛姆在美国公共行政评论,反驳并补充他二十年前的《“渐进调适”的科学》,坚称尚未做成,仍需调适渐进,补充党派相互调适和社会组织情形,澄清渐进政治、渐进分析、党派相互调适的区别,并归结分析有赖相互适应所给予的诱因,促使分析更加细腻,并考虑周到,而提升到问题解决的焦点上。

二、对理性决策模型的反叛

1.来自于西蒙的挑战

西蒙是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和行为主义行政学派(或称逻辑实证主义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行政决策理性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基于理性概念发展其理论。他在《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的决策过程研究》一书第三版的导言中就明确指出:行政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方面和非理性方面的界限,行政理论,是关于意向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一种独特理论——是关于那些因缺乏寻求最优的才智而转向满意的人类行为的理论。西蒙对理性决策模型的反思,是从它的“经济人”前提假设开始的。西蒙驳斥了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人具有客观理性(object rationality)或绝对理性并且能够使利益最大化的观点,他认为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可观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决策模型。

西蒙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决策理论认为,人类理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虽然在数学中理性可能是无与伦比的(即使这种高级创造活动也会受到潜意识的支配),但在实际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人们难以避免地会受到直觉或判断、经验、信息的准确程度、价值判断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理性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而不是去追求最优、最大值的所谓客观理性(object rationality)。因为客观理性的决策模型只是理性决策模型的一种假定模式,只是一种形式理论,而不是真实世界中的政策方式。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认为,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区分事实与价值,因为价值偏好并不能代替事实;必须区分手段与目的,因为一定的政策目的只是更远大政策目标的工具,理性只存在于这样一种系列式、层级式的手段——目的的动态过程之中。事实上,政府从来只是对有限的政策选择进行有限的成本效益分析,并且从来不能肯定有限的选择已经包括了最佳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政府从来没有拥有也不可能拥有完全的权力,随心所欲地设定和推行公共政策。据此,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认为,现实政策分析和政策决定的选择标准、评估标准不应当也不可能是最佳的(optiming),而应当也只能是满意的(satisfying)或次佳的(second best)。只有建立这样的政策标准,才有可能实现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的统一,进而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

如果说理性决策论还是西蒙决策理论最大的特征的话,那么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则是从另外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来探讨政治决策。

2.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的观点

针对理性决策模型的经典的问题解决模式:

(1)面对一个存在的问题;

(2)一个理性的人首先澄清他的目的、价值或目标,然后在头脑中将这些东西进行排列或用其他方法加以组织;

(3)然后列出所有可能达到其他目的的主要政策手段;

(4)并审查每项可选择的政策会产生的所有重要后果;

(5)这时他就能将每项政策的后果和目的进行比较;

(6)因而选出其后果与目的最为相称的政策。

林德布洛姆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

(1)界说政策问题的困难。因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而是必须指认并明确他们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问题是什么这点上有各种争论的余地。没有任何可以通过分析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方法。因此,决策分析就有了一个局限,而决策中的政治和其他非理性的东西也必须有一个进入决策的时间。

(2)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充分的信息。上述经典的问题解决模式中的第2 步到第6 步实际上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束手无策,即使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计算机也是如此。一个明智的决策者并不试图去完成这些步骤。因为澄清和组织所有有关的价值观,排列所有重要的、可能的政策选择,探究每个选择可能产生的无尽后果,然后将每一选择的多种后果同阐述的目标进行比较——所有这些都超越了人类的智能,超越了一个决策者为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也超越了他所能得到的信息。另外,作出一个决策也不能不考虑时间限制和分析的成本问题。

(3)确立目标或价值观的困难。作出一个决策,必然涉及分析者的价值观问题。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可能是相同的。因为价值观无法被经验证实,终极的主张无论在原则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是不可能被证实的,因此,分析既无法证明任何人的价值观,也无法命令人统一他们的价值观。更何况涉及种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在政策标准上达成一致意见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4)对政策分析的抵制。人们以冷漠和敌对的眼光来看待政策分析,原因在于决策者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人类的智慧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获得充分足够的信息,决策者在决策时很难将事实和价值分开。

此外,人们不可避免地一直受到那些想操纵他的人发出的大量信息的干扰,受到来自外来环境的干扰。

另外,组织影响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组织中的等级差别妨碍了信息交流;通才与专才的竞争播下了互不信任的种子并成为偏见的来源;组织的录用政策可能吸引不了能干的人;提升的基础或许是与组织一致,而不在于有分析技术等。林德布洛姆在对理性决策模型作出挑战性的批评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初称为“渐进主义”(incrementalism),演变成“渐进调适”的科学(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后又修改成断续渐进主义(disjointed incrementalism),名称虽各异,其内涵其实是一致的。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的过程只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稍加修改而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看上去似乎行动缓慢,但积小变为大变,其实际速度往往要大于一次大的变革。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它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他这样总结道: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看来不像个英雄人物,但他却是一个正在同他清醒地认识到对他来说硕大无朋的宇宙进行勇敢地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

三、对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的简单评述

对林德布洛姆教授的渐进决策模型,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毕竟,在摆脱传统行政学和决策科学的理性化倾向上,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并没有完全否认理性决策分析的价值,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发现了一条被传统行政学家忽视的政策分析和决策的新角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这种模型具有重视现实的可行性,注重人们可控制的因素并持续不断地努力改进的特点。这种渐进式的决策模型,不会引起重大的社会动荡,对于中国这样处于改革的与世界接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事实上,回顾20 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经历16年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正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典范。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比较适合一个高度稳定的社会,只有在各种社会问题得到比较妥善的解决、民心相对安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局面下才能持久地进行渐进式改革。因此,渐进决策模型的使用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渐进决策模型不能适用于处在社会急剧转型和重大变革的社会,这是它最大的缺点。一旦社会发生骤变,特别是在诸如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社会动乱、战争爆发等政策领域内,渐进决策模型更显得无能为力。有学者批评这是一种保守的方法。特别是在具有发达的技术官僚体制的国家,渐进式的决策和改革可能会遇到来自官僚体制的强大阻力,从而越来越起阻碍作用。

在运用渐进决策模型的过程中,就存在这样一个困境:是按照部分民众的意见实施较为彻底的改革呢?还是按照各种利益集团或政党之间的竞争实施渐进的改革?只顾来自于媒体的民意,而忽视来自于相关利益集团的阻力,改革能顺利进行吗?但是忽视民众的意见,任凭利益集团玩弄政治权术(其结果可能在解决社会问题时采用非理性的方法),那么政府的合法性又在哪里?如何在各种民意和相关利益集团进行权衡,达成一种妥协和平衡,正是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和能力的时候,这也许就是对公共政策是一门大智慧的学问的一种解释吧。

[1]马敬仁.行政改革论述[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08.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5.

[3][美]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美]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M].李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02.

[5]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09.

[6]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

[7][美]J.Edward Russo,安宝生,徐联仓.决策行为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8.

[8]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J].中国行政管理,2000(05).

[9][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05.

[10]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5.

[11][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6.

[12][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2.

猜你喜欢

林德西蒙理性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充分检查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