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秋涧乐府一卷续校

2015-08-15郑海涛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弘治四库抄本

袁 林,郑海涛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王恽,字仲谋,元代文学家,卫州汲县人。《元史艺文志⋅卷四⋅别集类》载《秋涧大全集》一百卷,凡诗文七十七卷,另收入《承华事略》两卷、《中堂世纪》三卷、《乌台笔补》十卷、《玉堂嘉话》八卷,合计一百卷。本次校勘仍然以明弘治十一年马龙、金舜臣刻本为底本,以下简称弘治本;所用参校本仍然为《疆村所刻词》所收王恽乐府四卷为元至治壬戌嘉舆路学刊本,以下简称疆村抄本;《武进陶氏续刊影宋金元明本词》影元至治本,以下简称影元本;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此次所校《王秋涧乐府一卷》实为《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中第七十五卷。

此次续校,仍仿前文例,每条校勘记先标出原文篇次,所标篇次位于小括号内,再出校记。其中词牌名皆以简称代之,小写阿拉伯数字代表词牌内的顺序,如(望,3)代表《望月婆罗门引》代表该曲牌名下第三首乐府。凡需出校记者,皆用阿拉伯数字以右上标的形式标出。

1.舜举,朱□由1幕官也,与予一见,有忘年之欢,旣而告别东游,赋此为饯2。(《望月婆罗门引》,1)

按:(1)弘治本作『朱□由』,脱一字,影元本作『宋□由』,彊村抄本作『宋屯田』,四库本作『宋子由』。

(2)『为』下『饯』原阙,影元本与四库本亦阙,今据彊村抄本补。『赋此为饯』言舜举将东游,特赋此词以表临别之意。

2.回首黄1云角,吹断夕阳楼。(望,1)

按:『首』下『黄』字原阙,弘治本卷十三《題郝氏世徳碑》:“金甲春农野,黄云画角秋。”卷六十九《上张宣慰疏代刘进之作》:“老虽益坚,空至于屡拭白首穷途之泪,梦黄云画角之秋。”卷七十四《水调歌头之十》:“黄云画角回首,客舎又幽并。”此三处俱用『黄云画角』,且彊村抄本亦作『黄』,故循用词之例,所阙当为『黄』,今据卷补。四库本作『寒』,误。影元本阙。

3.且杯倾竹叶,歌戞吴钩1.(望,1)

按:『吴』下『钩』字原作『钧』。弘治本卷八《潜斋歌赠中山知府史子华》有云;“呉钩佩锦带,宝校千金驹。”卷十五《夜过关岭山》曰:“心苦自怜甞越胆,歌长不用抚呉钩。”卷十八《太守刘景融之任滑台索诗谨书此为赠》与卷二十一《立春日诗五首》其四亦用『吴钩』。且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俱作『吴钩』,故据改。又《古今韵会举要⋅卷九⋅十一》:“钩,居侯切,角清音。”《说文解字》:“曲钩也,从金句声。”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通釋卷五》:“古兵有钩有镶,引来曰钩,推去曰镶。故晏婴曰曲兵将钩之,吳鉤也。”《文选⋅卷五》有“吴钩越棘“之称,所谓『吴钩』者,盖因春秋吴人善于铸钩,故称之。晋左思《吴都赋》:“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吴钩越棘,纯钧湛卢。”

4.枉弊尽,黒貂裘1。(望,1)

按:『裘』弘治本原作『䘮』,误,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作『裘』。《说文解字》:“裘,皮衣也。”『貂裘』即指貂皮大衣。

5.重恨人生无定,长负欢游2。(望,1)

按:『欢』下『游』字原阙,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补。

6.燕鸿1南去,怅秋水、秋烟总是愁。(望,1)

按:『燕鸿』二字弘治本原脱,今据影元本与彊村抄本补。彊村抄本作『雁鸿』,亦同,古人常用『燕鸿』或『雁鸿』表音讯、书信或相距遥远而不得相见之意。四库本作『行踪』,误。

7.四(春雪后看山)1(望,4)

按:『四』下『春雪后看山』原脱,今据影元本与彊村抄本补。

8.五(中秋夜)1(望,5)

按:『五』下『中秋夜』原阙,四库本亦脱,今据影元本与强村抄本补。

9.碧空1如洗(望,5)

按:『碧』下『空』字原脱,今据影元本与彊村抄本补。四库本作『天』,亦可。古诗词中两种用法都大量存在。

10.昨者观唐津舟车之盛,通凑南北1,实为2燕南一咽會也。(望,6)

按:(1)『南』下『北』字原阙,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补。

(2)『燕南』前『实为』原脱,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四库本补。

11.既笄,为承御,事金宣宗天兴二帝1。(《春从天上来》)

按:影元本、彊村抄本同明弘治本作『帝』,四库本作『年』,误。“天兴”乃是金朝金哀宗的年号,《金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载:“天兴元年春正月壬午朔日。”[1]“天兴元年”下有注曰:“是年本正大九年,正月改元开兴,四月又改元天兴。”故可知韩氏侍奉了两代帝王历十数年,故据改。

12.正1华寳供,年年事,消得一天清露。(《摸鱼子》,1)

按:影元本、四库本同弘治本,彊村抄本作『玉』,疑以为亦可通。弘治本卷二十四《仙游曲五绝》其五“玉华碧壶”、卷七十五《木兰花慢》其十八曰“玉华仙贡”,另卷三十二《龙虎堂》、卷三十三《题廐马图》等皆用『玉华』。

13.私自语,君不见仙家玉1井,无今古,淡妆谁妒。(摸,1)

按:『家』字下『玉』原作『王』。影元本、彊村抄本同四库本俱作『玉』,又弘治本卷一《三峰晴雪赋》有曰“岂玉井莲芳,仙游拥霓旌兮”,故据改之。

14.零乱碧烟,修渚闻1。(摸,1)

按:『渚』下『闻』字原作『间』,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

15.仙年方笄,姿熊1 殊丽。(喜,2)

按:『姿』下『态』字原作『熊』,误,今据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

16.白昼1 异色(喜,2)

按:『白』下『昼』字原作『画』,盖因繁体『晝』与『畫』形近而误,今据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白昼异色』,指波神降临,龙渊鲛室,祥云瑞气,与他时异也。

17.今燕赵间冷1灶日,香火趍祀者所至风动,以孝感圣姑。(喜,2)

按:影元本、彊村抄本同弘治本。四库本作『合』,误。四库本《秋涧先生大全文集· 逰华不注记》:“常欲一徃而未遑也,冷灶节得暇,且宽宪使耶律君邀余暨签书杜君为兹山逰。”前文有『冷灶节』,则后文『合灶日』应当亦指同一时日,『合』当为刊刻之误。

18.下以仙吕命曲,庶为迎送神辞1,俾邦人岁时歌以祀焉。(喜,2)

按:『辞』,彊村抄本与四库本作『词』,亦可通也。《说文解字》:“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似兹切 。”又“辞,讼也”。二者本意不同,但古代经史以『辞』为言『词』之『词』,循用已久,已成惯例。故用『词』亦可。

19.己丑秋八月廿六日,雨中饮贾方叔家,乐藉1刘氏,歌以侑觞,众宾欣然为之赏音。(喜,3)

按:『乐』下『籍』字原作『藉』,误,音同而形异。此卷前十二、二十一、四十三、七十卷以及其后七十六卷下皆作『乐籍』,故疑为刊刻之误,且彊村抄本与四库本亦作『籍』。故据改之。古代乐师伶人根据官府要求统编入教坊乐籍,如元脱脱《宋史⋅乐志第七十九》:“至是始令有司复二舞十二案之制,二舞郎及引舞一百五十人,按视教坊开封乐籍选乐工子弟以备其列。”[2]此处当指刘氏为教坊乐籍中人也。

20.回首竹林1游,山阴陈迹.洒落襟期记畴昔,论文把酒醉尽清泉白石。(《感皇恩》,1)

按:影元本、彊村抄本同弘治本作『竹林』,四库本作『山林』。

21.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箸1银杯㵼春露。(感,2)

按:弘治本作『箸』,彊村抄本与四库本俱作『著』,亦通也。如曹植《仙人篇》:“仙人揽六著,对博太山隅。”《晋书⋅卷三十何曾传》:“犹曰无下箸处。”[3]故『箸』与『著』同。

22.浓绿涨十1林,征鞍东去。(感,3)

按:弘治本作『十』,彊村抄本与四库本俱作『千』。

23.簿领公1堂,风沙长路,赢得佳人怨迟暮。(感,3)

按:『领』下『公』字原脱,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补。四库本作『间』,误,与文意不和。

24.沙头酒1尽,犹惜玉鞭轻举,一声声不断,歌金缕。(感,3)

按:『头』下『酒』字原作『滔』,据影元本与彊村抄本补,又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中载余学夔《送罗秀才赍郡志诣北京还乡》中有“沙头酒尽朔风起”句,杨旦《送㓂中丞天叙巡抚宣府》有“沙头酒尽离亭晚”句,明龔斆《鵝湖集》卷二载《送贵溪张尹丁父忧还家》有“沙头酒尽客心悲”句等,古诗文中『沙头酒尽』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

25.卧对风轩数竿竹,暑光不受,似我腰围束1。(感,4)

按:『围』下『束』字原作『东』,繁体『东』与『束』形近,疑因形似而误。今据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

26.时初夏,桐阴满1庭,故有南衙清昼之句。(感,6)

按:『阴』下『满』字原作『蒲』,非,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依文意而断,应当至绿荫『满庭』而非『满蒲』。

27.南衙倾盖,满1院桐阴清昼。(感,6)

按:『盖』下『满』字原作『备』,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

28.鬓□□际1、浑依旧。(感,6)

按:明弘治本作『鬓□□际』,脱两字。影元本同彊村抄本本作『鬓华思此际』,四库本作『鬓丝清镜里』。

29.云梦心胸,文1章山斗。(感,6)

按:『胸』下『文』子原作『口』,非,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所谓『文章山斗』即指文章为人所宗仰,语出自《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4]宋何士信《群英草堂诗余》收辛幼安《水龙吟》:“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明李濂《嵩渚文集》卷二十三亦收有《南阳怀古》:“文章山斗还今古,蓬海烟霞竟渺茫。”皆用『文章山斗』,言文章为人所景仰。

30.今緫帅公鸿名茂1绩照映一世,未老,得请于朝, 亦慕子平为人,尽以内务付之。(感,7)

按:明弘治本与四库本俱作『茂』,元至治本作『懋』,亦通也,盖古『懋』与『茂』通也。《汉书﹒董仲舒传》:“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5]下有颜师古注曰:“虞书咎繇谟之辞也。茂,勉也。”又《说文解字》:“懋,勉也,从心楙声。”又引《虞书》曰:“时惟懋哉。”可证古时『懋』与『茂』通也。

31.节序四时间,功1成还退。(感,7)

按:『间』下『功』字原作『切』,误,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

32.湖海相望,金蘭交契。(感,8)

按:『金』下『蘭』字原作『䦨』,半脱,今据影元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改。语出自《世说新语笺疏⋅贤媛》:“山公与 嵇、阮一面,契若金兰。”[6]此处用来形容作者与子初情谊至深而不舍也。

33.人生适意1,正要时情容与。(感,11)

按:明弘治本与元至治本皆作『意』,四库本作『薏』,误。《尔雅校笺⋅释草⋅薏》:“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蓞,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7]其中“薏”即指莲心,又《韵会》:“薏茨,草名。”故误。

34.春事阑珊,飞花落絮1,更着佳人怨迟暮2。(感,14)

按:(1)影元本同弘治本脱,元至治本脱且倒,据四库本添补乙正。

(2)影元本、彊村抄本同弘治本,四库本作『暮迟』,倒。且四库本《感皇恩》其三有云:“簿领公堂风沙长路,赢得佳人怨迟暮。”故据之乙正。

35.也待痴顽事须了1。(感,15)

按:弘治本在此句前脱八字,彊村抄本亦脱且倒,据四库本补『拂袖归来,菟裘草草』。

36. 烂1斑舞䄂,辉映凤池春浪。(感,19)

按:影元本同弘治本,彊村抄本与四库本作『斓』。『烂斑』与『斓斑』古诗文中解大量存在,『烂斑』多指色彩灿烂,『斓斑』指色彩驳杂,故用『烂』疑似更佳。

注释:

文内右上小标1 或者2 处为校勘疑字.

[1](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5.384.

[2](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2940.

[3](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998.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269.

[5](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499.

[6]余嘉锡,周士琦,等.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799.

[7]周祖谟.尔雅校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129.

猜你喜欢

弘治四库抄本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龙江剧《弘治私勘》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宪宗实录》成书时间考误
四库学研究专辑
素秀至珍传世与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弘治帝先捧后杀除奸臣
关于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
《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录抄本年代上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