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做什么——对新课改的再反思

2015-08-15安爱凤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解题函数教学模式

安爱凤

(甘肃省平凉市第五中学)

数学教师要适应改革潮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课堂教学一直在改革,但是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的方法对不对,在改革中我们做得如何?这些都值得我们再反思。

反思一:我们是不是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模式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始终要有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方法。数学教学模式是指在数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选择适合本校和所带班级学生教学模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数学课堂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现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正发生着变化,涌现出许多值得学习的模式,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潍坊四中模式”“亦川模式”等。顺应改革潮流,各地各学校掀起了学习引进新模式的高潮。问题是学了改了我们收获了什么,有的学校急于求成,学得多但是没有形成自己合适的模式,搞得教师无所适从、学生无所适从,乱哄哄改一通便偃旗息鼓了,害了教师,害了学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通过实践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受外界干扰,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努力搞好数学教学。

反思二:我们是不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授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依然是以高考导向为标准,以服务高考为目的进行教学,把数学课上成解题课和练习课,以会解题、成绩高为目的,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如高一函数的教学,好多老师把求函数定义域(包括抽象函数定义域)、求函数解析式当做重点教学,而忽视对函数定义的理解,淡化对函数定义的引入、函数与生活的联系,使得函数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如,高二数学线性回归方程的教学,两个例题是通过函数模拟来解决实际问题,旨在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但是,好多老师直接把其省略掉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所以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解题和讲授解题方法的机器,要深刻领会课标的精神,教好数学、教好学生。

反思三:我们有没有注重培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兴趣是深入学习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动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求知欲变强,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学生只有在喜欢数学,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的前提下,学习才会变得主动自觉。在各普通学校数学成绩一直是最差的,原因就在于多数学生没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导致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而多数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忙于其他事务,缺少和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交流沟通,缺乏耐心持久的关怀,使得培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得不到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久而久之,老师觉得学生是“烂泥扶不上墙”,就不闻不问了,学生就从数学的学习中渐渐地退出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像保姆一样细心地关爱学生,积极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重拾自信。

反思四:我们是如何评价要求学生的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指出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一个教育家在回忆他的学习过程的时候感叹地说:高中阶段乃至大学学过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大都忘记了,工作中也用不到,但是数学学习的精神却一直在用,直到今天。实际上,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生活中的必修课,学习数学既要学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学习数学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我们受用一生的。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强迫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在死记硬背疲劳战中硬拼,在不理不睬中被遗忘,而要既关注学生的成绩,又要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不以成绩论英雄,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良性循环中进行。

王建军.浅谈对新课改的认识与反思[J].学周刊,2015(12).

猜你喜欢

解题函数教学模式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用“同样多”解题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