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分析
2015-08-15孙丹丹
孙丹丹
(贵州省都匀市第三中学)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材讲解,缺乏对学生知识积累、学习方法等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的素养教育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如何强化高中语文的素养教育,是值得当下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语文学习重知识而轻基础,普遍存在书写不工整、错别字、病句等问题。其次,学生的语文知识面狭窄,受到课业繁重、自由时间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大多致力于对教材知识的学习而很少进行课外阅读,视野不开阔、知识积累不足使得其语言文字匮乏,阻碍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最后,学生的表达能力较低,交际圈的狭小使得高中生无法得到良好的语言表达锻炼,大多数高中生都存在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表达能力低下的现象。
二、新课标下强化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1.采用诵读教学
文章的诵读是促使学生了解作者思想并产生共鸣的有效途径,在作品的反复诵读中学生的情感会得到良好的激发,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与文字魅力。教师在诵读时可通过语调的变化来带给学生韵律感与节奏感。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语文的《琵琶行〈并序〉》时,教师可以根据作者描绘音乐的低沉、昂扬等抑扬顿挫地诵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等,使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2.讲解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并获得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启迪中实现道德情操、语文修养的升华。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一文时,学生对作者详细介绍每个人的座位感到困惑,此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讲解固定身份的尊卑与座次之间的关系,在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
3.发挥引导作用
语文素养教育离不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需通过自身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来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思考。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提出“为何林黛玉会产生步步留心的想法?”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做出认真的阅读与思考,促使其养成深入探究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推行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素养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诵读教学、讲解文学常识、合理引导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