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因和突破口

2015-08-15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政治课互联网+时代

林 业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4 级研究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也一直在提倡建立创新型国家,提倡各行各业各领域都要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但是创新需要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所以,教育领域的创新一定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头,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智力支撑。

一、“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因

1.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已经有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互联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今年的两会上,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提出了“互联网+”的新概念,“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给各个行业和领域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

在这波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教育行业仿佛成了一个堡垒,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并不是很大,很多学校的课堂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上,上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教材上的死知识,还在提倡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来源很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仅仅限于课堂,限于书本,如果不正面面对互联网对教学的冲击,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互联网+”将颠覆并重塑教育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慕课开始出现并迅猛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随着慕课的兴起,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课堂上的老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随时随地地进行选择性学习,学校将不再有边界,这在不久的将来将颠覆并重塑我们的教育系统。

3.以慕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课堂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说:“在线课程模式无疑将引发‘学习的革命’,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在他看来,“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将是,翻转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这时,如果老师还以传统的讲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将用“眼睛和耳朵”投票。

二、“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思想政治课上,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课事关学校教育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工程。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是承担跨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他们成长的重要时期,加强德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促进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搞好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思想政治课受到的社会关注度最多,遭受的质疑最多,传统教学效果较差

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是一门专门的德育课程,是塑造学生思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课程,是让学生认同并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课程,而这些意识的形成和社会息息相关,单单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无异于闭门造车,所讲的理论让学生感到无用,更谈不上接受和践行。

3.慕课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遇

“慕课”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的变革,是因为“慕课”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优势,让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许多破绽暴露无疑。慕课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学习不仅仅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慕课的兴起,使学生可以借助于网络随时随地地学习,而老师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资源,利用和创建内容和形式都很新颖的慕课课程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4.思想政治课一直备受重视

在我国,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设置了系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全世界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我国领导人曾指出:“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

互联网的兴起对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冲击和挑战,还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技术支撑,我们的教师要敢于面对这些挑战,鉴于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地位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先从思想政治课入手,想办法,找出路。

总之,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教育行业也不能置身事外。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抓住“互联网+”所带来的时代机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一线形成教学改革突破口,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相信我们离一直大力倡导的创新型社会就真的不远了。

[1]李志刚,叶正旺.高师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2).

[2]佘武,胡晓霞.浅议高师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4(05).

[3]朱连生,王红梅,刘晴晴.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6).

[4]程伟.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深刻的观念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猜你喜欢

政治课互联网+时代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