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行为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2015-08-15刘思远
刘思远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三本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行为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刘思远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对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与职业选择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从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三本院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以指导三本院校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完善就业市场体系,营造和谐就业环境。
三本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行为;现状
一、三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727万,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继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再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
为了对三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本文以湖北某三本院校为例,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行为选择、价值取向等问题制作和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呈如下特点:
1.多数毕业生选择私营企业或自主创业
多数毕业生选择私营企业发展或自主创业的数量比例远远高于在国企、外企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人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9%的毕业生希望去私营企业工作,36.9%的毕业生愿意挑战自己自主创业,而到国企、外企的比例仅为5.2%和9%。
2.三本院校毕业生找工作时受到严重歧视
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歧视包括就业歧视、性别歧视。就业歧视指由于来自三本院校,通常遭到不平等的待遇和残酷的拒绝,这对初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不言而喻的。性别歧视也是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常遇到的歧视。在调查过程中,有80.8%的女生遭遇性别歧视,有31.5%的男生认为存在性别歧视。
3.理科生相对文科生更容易找工作
对于该项研究的问卷调查中的一个问题“你们找的工作都专业对口吗?”在120名文科学生中,认为所学专业很好找工作的只有12人,仅占10%;认为较好找的有45人,占37.5%;认为不太好找的有63人,占52.5%。在120名理工科学生中认为所学专业很好找工作的有15人,占12.5%;认为比较好找的有73人,占60.8%;认为不太好找的有32人,占26.7%。
4.选择考研、考公务员来缓解就业压力
就业形势严峻导致高校毕业生(尤其三本)很难在社会上找到理想工作。起点低,缺乏竞争力成为制约三本毕业生求职碰壁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缓解就业压力。以下是历年来该校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公务员和考研数据统计。考公务员的人数由2010年的16人增加到2014年的82人;考研人数则由2010年的37人增长到313人。
二、三本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行为被动的原因分析
1.三本院校毕业生的自我定位
由于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三本院校在最初阶段必然困难重重。很多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毕业生仍持观望态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明确,一方面是社会的不公平标准给予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自身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2.三本学校的教学模式
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缺乏经验,相比公立大学的办学质量相差甚远。很多学校面临教育设施不完善、教师素质欠缺、学校办学体制模式不成熟、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
3.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
当今很多用人单位对三本毕业生持拒绝态度,相对而言名牌大学毕业生更受欢迎。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单位在毕业生同等能力表现的情况下,都会把机会留给非三本毕业生。三本毕业生要被社会认可和接纳需要漫长的过程。
4.社会就业政策与环境
国家总体的经济形势影响当年人才的总体需求,而区域的经济形势不但影响当地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环境,也影响人才的流向不平衡。市场化体系不够完善规范,市场秩序混乱,就业信息不畅通,市场就业法律法规不系统。社会的公平分配、资源配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就业政策的实施和就业环境的维护。
三、三本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行为被动的解决方案
1.促进毕业生角色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
毕业生在求职时应积极调整心态,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从心理上到行动上实现转变,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2.完善学校教学体制,科学辅导就业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检验。毕业生就业情况,心理和行为则对独立学院建立科学的教学体制起到侧面的反馈作用,促进学校与社会需求接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提高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毕业生的认同度,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的偏见建立在高考分数的差异上,不仅否定了部分学生高考发挥失常或者偏科的客观因素,而且“一刀切”的做法否定了三本院校的培养成果,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用人单位应该持公平的态度对待三本学生就业问题。
4.推进政府对就业制度的创新,改善就业环境
提醒社会正视三本院校毕业生的优势,认识三本院校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前景;促进政府大力发展经济,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营造和谐就业环境。
郭亚红.新时期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0.
项目编号:楚院,201307.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