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引导问题设置技巧刍议
2015-08-15江苏省射阳县兴桥初级中学黄永军
江苏省射阳县兴桥初级中学 黄永军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设置,需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挖掘,还要对学生认知基础和实际学力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才能设计价值度更高的引导问题。教师成功设置课堂思考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思考状态,还能够提升课堂互动水平,通过对问题的剖析、讨论、争辩、整合、优化,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认知体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引导问题设计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教师应如何激活整个课堂,这是我们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注重文本,深度挖掘教材内涵
落实教材学习内容,实现重难点突破,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教材进行深度剖析,从不同角度切入,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以启示,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与教材思维形成对接。不同教材内容有不同侧重点,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宽度和深度,教材解读要于无疑处设疑,有疑处巧发问,要利用教师占有教材优势,提升问题设计的含金量,让学生带着问题研究问题,以探究的心态研究教材知识难点、重点。
在学习《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时,教师在课堂导入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提出一组思考问题:你每天几点起床?你知道妈妈几点起床吗?你家里的家务活是如何分配的?你每周花多少钱?一年要花多少钱?你的家庭作业一般什么时间做?假期作业是不是到最后才突击完成?这些问题都非常简单,学生可以不假思索来回答,但在回答过程中,却能够引发一些深度思考:教师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呢?很显然,教师设计这些思考题是对教材进行了深度解析,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思维激发,对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行反思反省。
二、注重生本,激活学生多向思维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特征,学生学力认知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增加问题覆盖面,如果一个问题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问题就是低价值的。教师不可以有“只要有人把问题解决就算达标”的意识,要关注目标达成度。学生思维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共性特质。教师要掌握学生思维规律设计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总体上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教师要在问题设计时体现阶梯性,逐渐提升难度。要引导学生先对材料进行整理、筛选;然后进入到个人思考、集体讨论,形成思维雏形;最后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践验证,建立完善的认知体系,形成素质能力。
在学习《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时,教师并没有先让学生阅读文本,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充分准备,说得自然有些凌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活着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一段时间、一年的、一个月的、一天的、一小时的。同学们如果还没有明确的目标,现在不妨设计一下。你今天的目标、这周的目标是什么呢?”学生即刻行动起来,开始规划自己的目标。教师用名人名言作为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奋斗目标,抓住了学生的认知实际,效果自然非常显著。
三、注重链接,拓展问题经度纬度
思品教材内容具有系统性,与其他学科也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和初中生生活有很高的契合度。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注意拓展其经纬度,实现知识上下衔接横向链接、与生活的链接等。课堂问题要具有启迪性,只有学生思维活动达到足够频度,相关认知才会建立。学生有认知基础,当教师提出问题时有足够认同感,学生思维才会顺利启动,参与问题研究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生发,问题研究进入良性轨道。因此,教师要综合分析教材、学生、环境等因素,对问题经纬度进行全方位考察,这样才能设计出高价值的教学问题。
在学习《意志的力量》时,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之后,提出了研究问题:什么是奇迹呢?你有没有创造奇迹的经历呢?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都比较顺利,但都说自己没有创造过什么奇迹。教师提示:奇迹不是超过常人力量的成就,而是超出自己预期的态度、意志、行动。你平时可以跑一千米,由于你的坚持,现在可以跑一千一百米了,这就是奇迹。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听教师这样一说,学生顿时兴奋起来,话题自然也多起来了。教师将问题向学生生活思想领域拓展,与学生认知实现接轨,自然轻松达到教学目标。
四、注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品课堂不是教师讲大道理的场所,置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的问题情境,为教学顺利展开做好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点燃。兴趣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内动力,正如莎士比亚所言:“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多关注问题自身是不是具有丰富的兴趣元素,对学生可以产生多大吸引力,这对提升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都有重要作用。根据思品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大多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有较高兴趣,或者是对密切联系生活的现实事件现象有一定关注度。具体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抓热点、焦点问题和现象。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综合考量多种制约因素,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具体实施。要避免“就问题而提问题”的现象,更要避免出现“泛问泛答”的情况。教师要时刻遵循新课改精神,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用科学高效的问题串联课堂,让学生以问题为起点,经过系列思维运动,形成崭新思品认知,塑造多种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