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引导的若干思考

2015-08-15陆剑秀

新闻传播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民性新闻媒体党性

陆剑秀

(衢州市广播电视总台 浙江 324000)

一、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在新时期暴露出的问题

(一)不接地气。突出表现在:一是取向上忽视群众需求。比如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一些事情,群众往往不太感兴趣;而群众议论纷纷的事情,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又很少报道,或者虽见报道,但与群众关心的程度相差甚远。二是内容上回避社会热点。比如对社会上尤其是本地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不是积极深入地研究并引导,而是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或简单说教,从而失去了引导的主动权。三是方式上易落入形式主义,忽视了现代社会的实际效果,易造成潜在的负效应。四是语言上缺乏乡土气息,各类“高大上”,模式化的用语多,难以和读者产生共识、共鸣、共振。

(二)不够真实。突出表现在:一是总体上陷入正面引导的误区。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等传统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但这并不等于全部正面,甚至要去拔高、去美化。现实中传统新闻媒体的确存在过于正面的问题,让受众难以相信其真实性。二是具体上陷入非此即彼的盲区。对具体问题往往采取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报道思维方式。宣传成绩时乐于报喜,疏于报忧;揭露问题时则一无是处,一概否定,缺乏“二分法”。三是方式上陷入脱离一线的雷区。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就在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但现实中却往往热衷于对现成材料的摄取,没有俯下身、沉下心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第一手生动、鲜活的材料,就会导致新闻报道干瘪无味。

(三)缺少互动。突出表现在:一是与受众的互动少,单向性灌输式的输出无法满足受众需求,受众转向获取信息更自主、表达意见更畅通的新兴媒体。二是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少,广度和深度不够。尤其是存在对同级政府部门不敢或不善于行使新闻监督的职能,而对下级又存在乱监督甚至借新闻监督之名以权谋私。三是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少。

二、提升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根本上要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历来是宣传思想舆论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从本质上说,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应当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从宗旨观念的高度讲党性、讲政治,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角度来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

(二)理念上要注重宣传要求与信息需求的有机统一。宣传关心主题,强调“我要说什么”;传播关心受众,突出“受众想听(看)什么”。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作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必须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尤其是要改变“只重政府的宣传要求,而忽视老百姓的信息需求”的现状。要注重宣传与受众需求的有效对接,把宣传目的和群众信息需求结合起来,把传播内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结合起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媒体引导舆论的艺术来发布信息、传达观点。既要“铺天盖地”、“滔滔不绝”的宣传攻势,更要有“润物细无声”、“柔中见刚”微妙的渗透。

(三)导向上要强化正面为主与监督为辅的有机统一。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并改进正面引导的方法。真相往往被现象所掩盖。要正确引导舆论,就必须先下功夫了解舆论,胸怀大局、把握大势,以敏锐的洞察,严谨的分析,科学的判断,看清问题实质,这样方能凸显新闻宣传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透视力。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敢于触及“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发挥新闻宣传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的作用,既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又当好人民的喉舌,广开言路,明辨是非,凝聚正能量。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必须像赈灾一样及时有效地应对来自公众和媒体的“信息饥渴”,必须让客观、权威和公正的声音先入为主,否则就会给谣言以传播和炒作空间。此外,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所在,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要依托当地党委政府,围绕发展大局,紧扣中心工作,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同级政府部门,敢于维护、善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话语上要坚持官方语言与草根语言的有机统一。

实践证明,大量使用同一类语言符号,尤其以正面宣传为主的符号,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起到宣传作用,但往往也导致“收视疲劳”、“逆反效应”等问题,这与青春期的少年对唠叨家长的反感如出一辙。相反,地市级传统新闻媒体如果能树立起“自家人”形象,淡化宣传面孔,丰富宣传形式,巧妙运用报道技巧和草根语言,便能变受众的逆反心理为顺向心理,以亲民公正,简明生动的报道达到令人耳目一新、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

[1]陈红梅.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艺术[J].今传媒,2009(7):60-62.

[2]叶鲲.浅谈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必备的意识[J].管理观察,2014(9):181-181.

猜你喜欢

人民性新闻媒体党性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