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来丹青赋诗文——周涛字画门外谈
2015-08-15吴平安
吴平安
(武汉文艺理论家协会 湖北 武汉 430074)
一
知道周涛会写诗,也知道周涛会写散文,就是不知道周涛还会画画。孤陋寡闻的我不曾知道,2006年5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就已出版了《纸上的风景:周涛诗文书画新作集》,其书法作品还入选中南海“三百名人书画展”,与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字画同展呢。
第一次见到周涛的画,是2007年6月2日《人民日报》副刊上一篇配图短文 《活着的 “古人”》,介绍的是素有“当代荷马”之称的柯尔克孜族行吟诗人居素甫·玛玛依。看那图文署名,皆是周涛,着实吃了一惊。对着身着民族长袍,头戴“三片瓦”毡帽的肖像素描,端详良久,叹一声:写实功夫,好生了得!
其实,我虽鲁钝,行情也略知一二,写实之于绘画的价值,近年一如低迷股市中的垃圾股,一路狂跌。当你想恭维一下对方写实功夫,所谓“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云云,你千万得三思而后言。“唯陈言之务去”倒在其次,没准碰上个先锋画家,那岂不是比骂人家还厉害?
可是,冥顽如在下者却固执地认为,写实实在是一个画家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是区分艺术的革新者还是艺术的投机者的试金石,这正如狂草与鬼画符的区别,看看他篆隶楷行的水平,大抵便见分晓。西画(现代画)的抽象、变形,国画(文人画)的写意、传神,自然都是艺术的大境界,但是于今也常常替某些人藏拙护短,给那些既欠缺笔墨造型能力,又下不了苦功习练者,寻找到一柄堂皇的保护伞。
这大约就是我第一次见到周涛画作,看重周涛画作的不成其理论的理论依据。近年来,染指书画的作家多了起来,是附庸风雅,还是果真有“艺术细胞”,我这门外汉的评判标准,依然是这不成其理论的理论。
待后来周涛语录集《天地一书生》问世,新书介绍言有字画收入,遂徜徉书城半日,购得一册,至此则周涛字画,终得一睹,虽系印刷而非真迹,且以门外眼光,观照含咏,不敢妄评字画,倒是觉得对其诗文奥秘,又多了一番了解。
所谓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一如诗如其人,文如其人,说到底,都是作者的人格品位、心性气质,沛然流泻于笔墨,而读者则通过观赏品味,把握估量作品后面站立的那个人。刘勰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1],早就把这个理说透了。
周涛之字,或行或草,均潇洒飘逸,清秀脱俗,展示的更多是性格中儒雅高贵的一面,与画中内在的狂傲之气,恰成互补。
周涛说:“我这个人和马有一些缘分,我写诗的时候,写了《野马群》;后来我写散文,第一篇就是《巩乃斯的马》;现在我学着画点画,把我引到水墨边的,还是马。 ”[2]
周涛爱马,一如陶潜爱菊,陆游爱梅,羲之爱鹅,都是其人人格品位、心性气质对外物的移情投注,有一种内在的必然性。所以很难设想陶渊明爱马或是陆放翁爱鹅。
周涛爱马,也爱“人中之马”,即那些有野马般精神的或顶天立地或桀骜不驯的男子汉。书中所收人物画,竟无一女性,想来断非偶然,风花雪月不属于周涛。画中人物,或骑马、或斗牛、或摔跤,或厮杀,大体上都是海明威笔下硬汉所干的勾当,即便是载歌载舞的麦西来甫,也是充满了酒神般狂欢精神。肖像画中,九十高龄的“当代荷马”居素甫·玛玛依目光深邃似海,形态庄严如山;古巴革命英雄格瓦拉,一个被称为“红色罗宾汉”的游击革命家,一个被誉为“共产主义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天生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以一本教科书般的《游击战》流传后世的传奇英雄,口含雪茄,睥睨天下;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3],虽为漫画,线条狂放,而如炬目光,也直逼众生……此皆为周涛心仪之人。值得一提的是,周涛画人,笔法似与画马有别:画马简淡萧疏,重写意;画人则多繁笔浓墨,重工笔;画马多以线白描,绘其形而传其神,画人则深谙“点睛”之术,以目传神。所谓“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4]即使是动物画《雄狮虽老》,那双眼微含,杀气内敛,威严似电,也直令观者震撼。
所谓染指书画的作家有渐多之势云云,细想实在是件大好事。这不是附庸风雅,因为诗文与字画同为“雅事”,不存在谁附庸谁的问题。以我保守的观点,个中诗人作家的最佳境界,也不是见异思迁,改弦更张,去夺人家饭碗,而是沉潜其中,涵养性情,祛除浮躁,于无形中滋养诗文,或可谓“隐性获益”;而“显性获益”者,便是平添一种参照,直接从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经营好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所谓大化流行,旁通互贯是也。若真能豁然贯通,一新气象,用件俗事比方,那简直就是中了头彩了。
二
以此观周涛诗文,便从字画中获益多多了。隐性获益者,在“人”而不再“文”,然而归根结底还是会体现于文,说玄乎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所能把握的,便只有冰山的水面部分,即见诸诗文的显性部分了。
周涛之诗,得益于画者,是从绘画中借鉴了画面感。只需比较一下新边塞诗“三剑客”中杨牧、章德益的诗,其形式美感的差异即可立判。请看《野马群》一个片段:
兀立荒原
任漠风吹散长鬃
引颈怅望远方天地之交
那永远不可企及的地平线
三五成群
以空旷天地间的鼎足之势
组成一幅相依为命的画卷[5]
凡有一定诗文鉴赏能力的读者,即能够将语言文字的描述转换完形为头脑中场面情景的人,都会承认诗句强烈而生动的画面感。我于吟哦之际,甚至不由得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叠印起来。末句“组成……画卷”极为重要,它吐露了诗人对“画面感”的主动营构和追求。
再看《神山》一个片段:
由天下三个最伟大的山系
组合成这座立体的黑浮雕群
喜马拉雅、冈底斯、喀喇昆仑
猛犸象、剑齿虎和食肉恐龙的长阵
三条逶迤而来奔腾而起的
猛兽之河在此遭遇
在史前期相撞,被岁月铸成山峰
大河的汹涌流势,冷却为黑岩石
形成天空之下的三根巨型柱
支撑起我们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世界的屋顶[6]
此一画面更为恢弘阔大,峥嵘狞厉;画面之中,又添色彩(黑白凝重,对比强烈)。几乎相同的句式“组合成……浮雕群”,再次传达了诗人主观追求的信息。
周涛之散文,得益于画者,是从国画中借鉴了散点透视。
众所周知,周涛介入散文创作,下车伊始,即大声疾呼“解放散文!”当许多人尚不明了其是胸有成竹还是虚张声势,更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时,周涛已旋风般在散文界鼓动起一阵狂飙,摧枯拉朽,横扫千军,纵则新于往者,横则别于今人,直令看惯了吟风弄月浅斟低唱的读者刮目、侧目。
这些散文仅从外在形式上,便严重偏离了冲撞了颠覆了既定的文体规范——动辄万言、数万言,《游牧长城》竟高达13万字。散文界呼之“破体”现象。
这也是散文?散文也能这样写?
套用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大意)回答:小说的进步,常常是通过那些不像小说的小说表现出来的。我想散文亦可作如是观。
欣赏这种形式的人极赞 “其文汪洋恣肆,纵横捭阖”;难以适应的批评者却言:“整部作品一直呈现出一种结构松散,思绪跳跃,不时有旁枝逸出,以至于主线也不大确定的特征。它不是一座严格规划之后的建筑,而是一系列散文断章的连缀体。”[7]或褒或贬,其实都未切中肯綮,这又为接受理论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证:作家在艺术形式和话语构成上的开创之处,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或者如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言:差异感是由读者感受事物时不平常的感觉产生的,而读者审美能力的提高,正是凭借不断欣赏偏离传统规范的艺术品来培养、更新差异感得以实现的。读者一段时间内强烈的困惑,恰好说明周涛给中国当代散文带来的冲击与变化,是战略性的、全局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小打小闹式的。
奥秘就在于如前所述,周涛从国画中借鉴了散点透视。大散文需要寻找与之相顺应的新形式,周涛散文中的大气、剑气、豪气,非小格局所能包容,周涛从中国山水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的空间透视结构中,找到了这种形式,借用了这种形式,于是开天辟地,气象为之一新。
不妨这样比方,以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空间跨度小的散文,其传统写法有似于西画的“焦点透视法”,其视域范围便狭窄而有局限,即中国传统画论所谓“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8];而若用活动的视点观察景物,“景随人移”,则可以迂回连贯,随心所欲,纵横经营,表现幅度获取了更大的延伸性与可塑性,空间处理上的自由度就大了。《哈拉沙尔随笔》《吉木萨尔记事》《游牧长城》诸篇,其视域广阔、空间舒展、内容博大,有如国画中的長卷或立軸。而“一系列散文断章的连缀体”,其每一“断章”却又非常精到并完全符合焦点透视的规律,但它只是组成这一山水长卷中的一个局部。周涛称其散文为“散步”,此喻极切。散步也者,边走边看,触目所及,一处一个焦点,而连缀成篇,“东西南北,宛尔目前”,则董源的《潇湘图卷》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卷便斐然成篇了。
诗文两相比较,若论诗中有画,如东坡之味王维,则古已有之,今亦非周涛独擅;而论周涛散文之散点透视结构,则原创者与“专利权”,便当非周涛一人莫属了。其意义与价值大焉。而在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中,形式创新的意义与价值是被严重低估了的。深陷于形式∕内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教科书,或者拒不承认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推动了艺术的推陈出新,或者将这一美学原则的创建归属于“形式主义者”,如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其实一部中国的文艺史,换一个角度来看,何尝不是艺术形式的创造史、演变史,诗歌由四言、五言而七言,由诗而词而曲,外在的变化就是形式的变化;传统戏曲形体舞蹈的典范“起霸”,其名源于昆曲《千金记·起霸》一出,从最初表现霸王项羽对阵敌前的整盔束甲,提枪上马,最终沉淀为戏曲表现将士出征最具代表性的舞台动作——戏曲的表演程式,哪一招一式不是形式的创新,以及用固定化(程式化)来表达对它的褒奖呢?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虽只是两种结构法的差异,但究其底里,却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使然,它折射出的是一者更重视内心(主体),符合心理的真实(内在的真实),一者更重视环境(客观),符合视觉的真实(外在的真实)的信息。明乎此,便可知道,这正是周涛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必然选择,同时还可以说明,这一选择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的,是与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息息相通的。若再往开说几句,为了散文革新,许多人瞩目西方,从现代、后现代文学中借鉴了十八般兵器;相比起来,周涛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民族传统,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当然不能抹杀前者探索的意义及给当代散文带来的进步,但其晦涩感、陌生化(注意:是“读不懂”的陌生化)、碎片化,或者干脆将散文的本体特征定位于语言技巧的弊端,却也是有目共睹的,起码实践证明其无法拥有后者广泛的读者群及深远的社会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否又一次证明了,散文是一种“土产”(汪曾祺语)呢?
[1]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00.
[2] 周涛.天地一书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16.
[3]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颁奖词[EB/OL].wenku.baidu.com/view,(2012-05-25)[2015-07-01].
[4]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 2 卷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78.
[5]周涛.周涛诗年编·野马群[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107.
[6] 周涛.周涛诗年编·神山[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250.
[7]管卫中.历史与文明的叩问者——周涛散文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0-62.
[8]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 2 卷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