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介助力“日常生活审美化”探析

2015-08-15张晓婉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媒介艺术

张晓婉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9)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接受程度

“日常生活审美化”由英国学者费瑟斯通首先提出,他将其表征为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并专门开辟一章篇幅论述,从三种意义上解释:首先是指那些艺术的亚文化现象,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最典型的是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再现法;第二,还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精神贵族们通过今天我们称之为生活方式的东西来煊赫显耀自己;三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符号与影像之流。这一议题出现在西方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的土壤之中,是自20世纪以来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对原有秩序的反叛。

国内最早是陶东风老师在2000年扬州会议上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虽然此前相关研究早已展开,“但引起学界的共同瞩目还是源于2003年11月北京召开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以及《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刊发的一组题为‘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的文章,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这一术语进行了全面解读”[1]。就在这一论题流行开来时,国内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反对意见,引起较大争论。

笔者赞同陶东风老师的观点,认为必须正视这一出现在多数地区的审美泛化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属于美学范畴,植根于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土壤,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知识无所不在,艺术难道不是如此?是什么让昔日遥不可及的艺术褪去华丽神秘的外衣,潜移默化地参与我们的生活?是教育水平的提升、城镇化改造加快、国际视野的开拓……使艺术活动在生活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当然还与高新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分不开,尤其信息技术、数字科技、网络技术不断推动媒介的更新,让艺术的接受和交流变得触手可及。

二、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当下观照

1.历史演进

传播媒介是指人们用于信息编码、发送、传播及反馈的中介手段。所以,数字媒介就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传输、接收媒体内容的设备,这里还指基于交互技术上平面媒体所没有的形式、服务和播放平台。从口头语言到文字,从文字到印刷再到如今数码时代,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最早的报纸等纸质媒体,历经写稿、校验、排版、印刷才能出刊,时间紧张,程序繁琐,劳动量大,是人们接收新闻的主要渠道。电力应用催生了广播、电报,使传播范围扩大,接收速度提高。后来发明的电视机,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过渡,人们终于摆脱了单一的看图听声模式,可以看到声形并茂的影像,通过这方寸屏幕获知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讯息。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移动便携式设备及数字产品出现,微电影、互动电视、手机应用软件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很多难以定义,新型艺术形式不断把我们淹没。

这些媒介设备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功能越来越强大,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我们越来越对其产生依赖,同时也在一点点吞噬掉我们的时间,弱化人际交往真实体验。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描绘一个连接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做过一次连锁实验,结果发现:“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2],即“六度分隔”现象,前提是在任意媒介工具的帮助下。

观照当下,数字媒介已经全面参与生活,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发布消息,在校内网、各种社区论坛上了解朋友状态,参与讨论,每天通过移动多媒体收看新闻,接收海量讯息。相比较传统媒介,它使信息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互动,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既可以向大众公开内容,也能在朋友圈私下交流。

2.数字媒介对当代生活的影响

(1)信息互动

以前我们在创作和传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时皆是单向度过程,多依靠人际真实体验和亲身交流,而且信息闭塞,如今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可以保持动态联系,接受信息,交流感情。

比如巴西世界杯比赛正在进行,如果想和分处两地的朋友共享世界杯的激情,这已经不是难事了,可以在视频网站收看同步直播,还可以在“留言区”发表评论,一起欢乐“吐槽”;现在各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也推出互动平台,实时接收观众意见反馈。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上,最具人气演员奖得主就是直接由观众通过短信和微信投票选出。还有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在线客服工具,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中的实时问答,视频网站推出的弹幕广告和留言等。

正因为信息过多,通讯传递及时,受众范围广,所以很容易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讨论热潮,出现网络红人、热门话题、流行词汇等现象,诸如小清新、重口味之类的形容词新注解,及“白富美”“土豪”这种被类型化的群体。

(2)“新型文化媒介人”

费瑟斯通认为“新型文化媒介人”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出现的群体,还引用了其他学者的指称,如“新型小资产阶级”“知识阶层”、扩张的“服务阶层”等,他提出“这些人从事符号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工作,比如市场销售、公共关系专家、广播和电视制片人、表演者、记者、流行小说家及专门性服务工作……为消解横亘在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符号等级提供了有效的帮助”[3]。

在中国社会转型和“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借助新媒体从事推广、传播、营销、中介经纪等工作的群体,他们主要供职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品设计、数码信息、会展、娱乐经纪等新兴文化产业部门或机构,而高校的教育体系也随之做出调整,比如开设新闻传播、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等院系或专业,把传统人文学识教育与市场经营管理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传播传统文化,又能开拓多元营销渠道,把艺术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这一群体利用媒介把艺术性和市场需求连接起来,成为沟通艺术家与消费者的纽带。陶东风老师在其文中对“文化媒介人”带有些许贬义色彩,认为他们“跟市场与权力都保持着非常暧昧的关系,其中虽也不乏龃龉,但更多是一种基于利益互惠基础上的合作、‘合谋’关系……‘盗卖’人文学科的传统资源,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在根本上并不认同人文价值”[4]。的确,“以市场为导向”使很多艺术中介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书画市场为例,有些经纪人或中介机构欺瞒画家,虚报价格,或向买家虚假宣传作品,从中渔利或以各种名义揽画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些拍卖行利用法律空白知假卖假,故意设置“伪竞拍者”哄抬标价。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些现象,严格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文化媒介人”素养和就业标准,自觉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数字媒介助推“日常生活审美化”

随着艺术外延的扩大和关注数字媒体内容、掌握技术操作的人越来越多,其专业性就在不断消解,逐渐走向大众普遍化,通讯媒体的特点使得非专业群体越来越活跃,也使他们在传者和受者之间不停转换。

1.艺术泛化及对身份的改变

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品牌标识、不同建筑风格、不同身份职业的穿衣着装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自然风景到人工景观永远在创造视觉亮点,让人眼花缭乱。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商品注入人文因素就会提高价值,时尚与科技联姻也创造了许多神话。

传统工艺已经少不了新的技术元素,产品、服装、建筑设计中利用应用软件辅助设计,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品,如舞台上使用LED显示屏制造绚烂逼真的场景效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里,主展项就是电子显示屏上的放大版《清明上河图》,利用数字技术使画中人物景物活动起来,伴随热闹的市井之声,灵动有趣,通过这种方式使更多人欣赏到传世经典名作。

数字媒介使信息通畅,容易扩大艺术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技术上减弱了很多专业限制,降低了相关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壮大职业队伍。家用DV的普及使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利用简易设备和软件就能合成想要的图像。新闻界从前依靠专业记者通讯员采编发稿,如今经常有普通公民拍摄制作的视频作为第一手资料率先发布在互联网平台。很多视频网站专门为公众推出拍客、播客频道,上传自己摄制的作品,以致出现很多“草根明星”。

现在已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以前是生产为主,现在则是消费为主导。如今人民群众消费能力极大提升,产品丰盛,市场竞争激烈,使生产者趋向消费者购买需求,从大众路线转向打造高端品牌,提升质量和认知度。

2.纪实性元素的充斥

数字媒介的强大功能让我们随时记录生活,无论是即兴表演、真实的抓拍照,还是有趣的街拍视频、自媒体上的对话文字,这些发生在身边、未经过刻意设计的影像资料都可以成为娱乐节目的素材。因为往往生活本身就足够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性,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受到编导策划的摆布和艺术加工,而是更好奇事实的本来面目,这种形式既能满足猎奇心理,又方便可得,受众面广,限制少,受到大家的欢迎。

正因为人人可以接触,使得纪实性手段迅速流行开来,并被媒体从业人员发掘利用。他们利用网络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内容,影像已经打破被专业人士所掌控的局限,褪去了神秘的面纱。这些真实素材“摇身一变”,也经常混迹于艺术世界,各种纪实性元素充斥荧屏,它们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纪录片、各类真人秀综艺节目和视频网站的重要来源,很多经过非专业加工甚至未加工的生活影像公布于众后收到意想不到的走红效果,被大众所认识和讨论。

3.从高雅慢品到通俗快食

费瑟斯通论述后现代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过极端尝试,拒绝艺术作为博物馆的拍卖商品,最经典的莫过于杜尚,他把尿壶作为参展作品的《泉》、“长着”胡须的《蒙娜丽莎》,这些尝试已被永载史册。进入21世纪,行为艺术、街头时尚更是层出不穷。绘画、歌剧、戏曲等传统高雅艺术结束了受少数精英群体垄断的局面,在媒介包装下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更多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5]。

艺术不再只是一味从形而上层面阐释艺术,而是给予世俗关怀。新媒介助推了大众文化的传播,理解大众文化不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背景,不受阶级身份限制,在单纯的视听知觉中获得轻松愉快,迎合了受众初始的心理满足。但是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区隔,大众陷入视觉审美狂欢后,却不知不觉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碎片式体验的生活。阅读逐渐被充满浮华色彩的影像作品取代,读写能力下降,不愿意主动接受学习,狂轰滥炸的媒介宣传也左右着我们的选择。如今我们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去剧院听一首曲?这时的文化产品停留在浅层次审美,普遍缺乏文化内涵,同质化、类型化的消费生产使我们丧失主体个性,娱乐功能使我们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当高雅艺术真的走进我们,我们却为了追求新鲜感抛弃它们,它们面对新形势的竞争也逐渐流失观众。

或以电影为例,各种微量数据、幕后信息使电影走下神坛,全媒介舆论空间使之可被断裂化、碎片化接收。艺术内涵已退居次要地位,“外部因素如话题性、时尚性、明星效应等压倒了电影有关艺术、语言、形式等本体因素,看电影成了花钱买谈资及年轻人恋爱与社交需要,是伴随性生活方式之一”[6]。

结语

当今社会,“处处皆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而数字媒体使艺术多元化。虽然大众在高效便利的传播中获得了文化自由,但也快速地生产和消费着产品符号的快感,不能静下心来钻研传统深奥的经典文化,失去了长久的心灵震撼,这些快餐文化就像雁过无痕,在一时喧嚣后不能给予深层次思考,久而久之会麻痹我们的理性思维。这不能不说是当代消费社会审美文化之不幸。

[1] 傅瑶.“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20.

[2] 六 度 空 间 理 论 [EB/OL].http://gaoya0601.blog.163.com/blog/static/58977091200991791056811/, (2009-10-17)[2015-4-23].

[3]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5-98.

[4]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J].文艺争鸣,2003(6):10.

[5]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167.

[6] 陈旭光.试论“大数据”“微时代”的电影批评[A].“大数据时代与影视艺术现代性”高层论坛论文集[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7.

猜你喜欢

媒介艺术
媒介演进中的戏曲形态衍生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纸的艺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