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内容、好组织”打造精彩的数学活动

2015-08-15李园园

新课程 2015年2期
关键词:年龄段形状小班

李园园

(江苏省太仓市浏河幼教中心明德幼儿园)

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数学认知是逻辑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现在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与培养,研究表明,幼儿的数学认知是在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那些和具体事物相关联的知识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数学活动内容,如何组织好数学活动呢?下面我将根据一些专家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如何打造精彩的数学活动的看法。

一、好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数学活动内容

(一)了解幼儿已有经验,作为筛选数学内容的依据

我的理解:每个活动内容应该适合相应的年龄段,也就是说好的数学活动应该符合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

举例:

例一:小班数学活动《给猫妈妈送礼物》,这就是一个适合小班的数学活动。因为小班对“数”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认识1 和许多”和“数数”,而数学活动《给猫妈妈送礼物》的知识点是“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点数与物体数量间的关系”,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合小班幼儿去感知、理解的。

例二:数学活动《分蛋糕》,重点是二等分的学习,那就应该在大班年龄段来开展。

数学活动《会变的形状》,了解一些形状的稳定和不稳定性特征,应该在大班年龄段来开展。

(二)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我的理解:数学知识之间有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先学什么,再学什么,不能颠倒,前一个知识为后一个打基础,一环扣一环,是非常科学、严谨的。而且不同的知识亦有难易程度的差异,在内容安排上应遵循数学知识的这些特性。

举例:

如,《给猫妈妈送礼物》的数学活动,并不是在小班年龄段的任何时候都合适的,应在认识“1”、有“点数”经验,有一定的“点数与物体匹配”的经验下开展比较适合。又如,中班的活动《会变的形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五边形的不稳定性)就应该在幼儿感知,认识了各种形状后开展。

(三)内容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我的理解:《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引起兴趣,建构概念,解决问题。”这一理念,提醒我们,不是为了数学的学习而学,而是要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幼儿理解,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幼儿就有兴趣了。

如,《会变的形状》,由一个会伸缩的衣架导入,发现为什么衣架会伸缩,从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引发幼儿探索“形状的稳定性”的问题,从而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运用了形状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原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体验、分享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数的概念,很好地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经验融合,使教学活动更趋生活化。

二、好的组织——组织数学活动的注意点

想组织好的一个数学活动,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而且要有“好的组织”。

(一)目标记心间——老师懂了,孩子才能懂

1.心中装有教育的大目标

观点:心中要装有大目标。

我的理解:老师想组织好数学活动,心中应该有“需要通过的培养幼儿的数学素养”的理念,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索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传授某一个知识点。

从这样的活动目标的制订中,可以看出老师心中装有数学教育大目标,非常明确了本活动的重难点,这样开展的活动才能更精彩。

2.心中装有具体活动的小目标

观点:明确数学概念。

我的理解:

(1)要知道我们幼儿园数学的概念,知道幼儿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联系,才能符合幼儿园阶段的要求,不会超出纲要的要求,才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在我们开展某一数学活动之前,要对所上的数学内容有数,为知识点设计一个幼儿能理解的概念,自己要先明白,老师清楚了,小朋友才能清楚。

举例:大班学习二等分的活动《分蛋糕》。此次活动老师应该明白什么数学概念呢?

(1)肯定要知道什么是二等分,用幼儿能理解的话语解释“将物体分成相同(一模一样)的两份,就叫做二等分”。

(2)要知道是不是每种图形都能二等分,每个形状有哪几种等分的方法,老师要心中有数,才能有方向地去引导幼儿探索,较全面地掌握知识。

(3)还需引导幼儿发现,怎么样检验所分的两份是否相等,可以用是否重叠的检验方式。

数学是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在每个数学活动之前,静静思考,搞清楚所教内容的数学概念,明白自己应教什么,怎么教,那么相信数学活动将会顺利进行。

(二)环节清晰,层层递进

观点:数学活动应注意活动的步骤和层次。

我的理解:由于数学的科学性、逻辑性比较强,那么要想组织好一个数学活动,环节层次一定要清楚,每个层次该解决什么问题,应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仅让幼儿更好地建构了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

(三)有效提问,突显幼儿主动性

观点:提问需要变为探究活动的指令,诱发幼儿积极思维,主动操作。切忌将知识点作为活动的指令,一下子把幼儿送到知识的终点,剥夺了幼儿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

我的理解:应站在幼儿思维的角度上,提出启发式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应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探索的空间,不能直接点到知识点。

如:(1)围绕“目标”提问,突破重点、难点,问到关键之处。(2)用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提问的语言要有吸引力,体现了趣味性。(3)所提的问题能启发、引发幼儿思维,给了幼儿思考的空间。(4)教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或是回答不完整的时候,进行了适时的引导追问,而且在幼儿表述时,进行了归纳。适当的归纳总结,能帮助幼儿对自己的初步认识进行整理、概括,在统一认识的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在数学活动的提问时,要拓展思路,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思维,从而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四)数学活动应包含“感知、体验、操作,讨论”

观点:数学活动一定离不开感知、体验和操作、讨论。

我的理解:好的数学活动,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直观的感受中,发现关于数学的问题,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深刻地理解知识点,然后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交流分享经验,巩固所学数学概念,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才能走出神秘的象牙塔,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成为学生喜欢的数学。

以上是我对组织好数学活动的认识,其实想组织好活动,不仅需要以上这些,还需要注意很多。但只要紧紧围绕数学教育目标,用心去思考,用心去设计,用心去组织,肯定会呈现出精彩的数学活动。

猜你喜欢

年龄段形状小班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你的形状
火眼金睛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