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卫文化
2015-08-15苏全有王仁磊
苏全有,王仁磊
(河南师范大学 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453007)
河南省北部及邻近的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南部部分地区,在先秦时期长期属于卫国,“卫”对该地区影响深远,这一地区可称之为卫地。卫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卫文化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新乡学院学报》编辑部合作举办“卫文化研究”专栏,以期对卫文化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卫文化”呢?以往学界没有现成的定义,下面我们就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对卫文化给出初步的界定,并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上来理解,以供学界及卫文化爱好者共同探讨。
一、从历史时期上理解卫文化
从历史时期上讲,狭义的卫文化指先秦时期卫国的历史文化,这也是人们提及卫文化时最先能够想到的内容。
周灭商后分封天下,将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先后建立起了大大小小几十个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卫国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姬姓诸侯国,其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是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4年,历29代44位国君,先后都于朝歌(今淇县)、漕(今滑县东南)、楚丘(今滑县东)、帝丘(今濮阳市西南)、野王(今沁阳市)等地。卫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均有值得研究之处。下面仅举几例加以阐述。
共和行政研究。共和行政对中国历史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正是从共和行政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而共和行政与卫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共和行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三种看法:其一,周召二相共和;其二,共伯和干王位;其三,共伯和摄王与周召二公参与行政。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共伯和在共和行政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代表性观点有:“‘共和行政’就是指‘共伯和行政’。共伯和应是卫国国君卫武公和。早在‘国人暴动’发生前,共伯和就已经掌控周王室大权,‘国人暴动’发生后,共伯和对稳定危乱时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王朝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以后,共伯和主动退位,周宣王即位,共伯和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国家——卫国,得以安享晚年。”[1]对共和行政及卫国政治史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诗经·卫风》研究。《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305篇诗歌,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首。《诗经》中的《邶风》《鄘风》《卫风》共有39首,都是描写卫国的诗,一般被统称为《卫风》,《卫风》篇幅约占十五国风的四分之一,其中《淇奥》《硕人》《氓》《木瓜》等名篇,是国风中的代表性作品。通过《诗经·卫风》,可以探讨卫国的风俗、文化、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
成语典故研究。据有关研究,与卫国相关的成语和典故有数十个之多。如郑卫之声、坐怀不乱、不耻下问、玩物丧志、按兵不动、高风亮节、大义灭亲、投桃报李、众叛亲离、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玩火自焚、耿耿于怀、废寝忘食、亡国之声、螳臂当车、仁人志士、招摇过市、一字千金等[2]。其中的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有值得研究之处。
孔子居卫研究。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孔子率徒周游列国,卫国是他游历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他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约有十年时间。有学者研究指出:“孔子在居卫期间,全面深入地考察了卫国社会实际,并一以贯之地进行分析研究,这使孔子大大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经验、充实了知识,思想体系日臻完善和成熟。孔子通过讲学、游说来推行教化,把儒学拓展到中原地区,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同时,他把儒学和卫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并阐发了仁政爱人、正名、先富后教、以礼治军、乐以载道等一系列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体系,并使这些理论成为儒学中富有价值的理论。”[3]孔子及其弟子在卫国丰富的儒学实践活动,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卫国名人研究。康叔、卫武公、卫文公以及蘧伯玉、子贡、吴起、商鞅、吕不韦、荆轲……卫国产生了一系列的历史名人。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曾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吕不韦是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对秦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他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因而他成为杂家的代表人物。这些历史名人也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以上是从历史时期上讲狭义的卫文化,即卫国文化。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广义的卫文化不仅包括先秦时期的卫国文化,还应包括汉魏北朝的卫国(县)文化、北朝隋唐宋金时期的卫州(县)文化、元明清民国时期乃至当代的卫辉文化。“(卫君角)二十一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4],此后,“卫”作为地名一度不再使用。二百年后的东汉初年,“卫”在先秦时期卫国的故都帝丘附近重新作为地名出现在中原大地。光武帝刘秀更名观治县(治今清丰县南)为卫国,封周后姬常为卫公,国于此。卫国东汉时属东郡(治今濮阳市西南),曹魏时属阳平郡(治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西晋时属顿丘郡(治今清丰县西南)。北魏改卫国为卫国县,仍属顿丘郡。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卫国县为观城县。此后,“卫国”一名不再作为县级行政区划存在,“卫”作为地名在濮阳一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此卫国之外,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在卫国早期的故都朝歌附近的汲郡置卫州,“卫”作为州一级的地名获得了新生,并且在此后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先秦卫国在地名上沿用的“正统”。卫州治所多数时间在汲县(今卫辉市),历代稍有变更,还曾先后治朝歌(时治枋头城,今淇县、浚县、卫辉市交界处淇河入卫河处附近)、共城(今辉县市)和胙城(今延津县胙城乡)等地。此外,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朝歌县改称卫县,也用了“卫”作为地名。元世祖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将卫州、辉州合并设卫辉路,明清改为卫辉府。民国2年(公元1913年),废府设道,卫辉府成为河南省豫北道(翌年改称河北道),道治汲县。1988年,撤销汲县,建立县级卫辉市,仍属新乡市管辖,卫辉地名得以恢复。1949年以后,新乡取代卫辉,成为附近地域的中心城市,新乡应在继承和弘扬卫文化上做出积极贡献。
卫文化具有几千年的继承性和延续性,既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有绵亘古今的历史遗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发展体系,其内容异常丰富,涉及历史、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卫”这个字作为地名在豫北地区仍被广泛地使用着,例如,贯穿整个豫北地区的卫河,新乡的卫辉市、卫滨区、卫河公园、卫北街道办事处等,鹤壁浚县的卫贤镇以及濮阳的卫都大道等,对豫北特别是新乡、鹤壁一带的影响仍然很大,这是豫北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二、从地域分布上理解卫文化
从地域分布上讲,狭义的卫文化是淇县、浚县、卫辉一带从古到今文化现象的统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内涵。为什么是这一带?前文已经提到,这里是卫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后来这里又先后建立了卫州、卫县、卫辉路、卫辉府,继承和延续了“卫”这一地名称谓。清朝末年,中州名儒李敏修在卫辉创办经正书舍时,便把“兴卫学”作为重要目的之一,可见时人是把卫辉视为卫文化重镇的。
广义的卫文化即“卫地文化”,涵盖豫北及邻近的鲁西、冀南地区自古至今的一切文化。卫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古至今卫地人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卫地物质、精神、行为诸层面文化表现的总和。“卫地文化”从古代一直延伸到当代,突破“卫国文化”断代史概念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展了卫文化的外延。这一地域概念上的卫文化,与国内其他地区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和楚文化等提法类似。
卫国的疆域分布在今鹤壁、新乡、安阳、濮阳、焦作等地区,卫文化的范围完全可以涵盖整个豫北地区,乃至邻近的山东菏泽、聊城与河北邯郸的部分地区,这与建国初期以新乡为省会的平原省范围近似。今天的豫北地区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余万,是河南省境内人口较为稠密、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教育较为先进的地区。如果加上邻近的鲁西、冀南相关地区,面积更是达到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万。因而,深入研究卫地的历史文化,对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豫北地区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姑且不谈历史上的区划沿革,仅以1949年以来的60多年为例,浚县先后归属过濮阳、安阳、新乡、鹤壁等地市,济源市先后隶属于新乡、焦作等地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长垣县、滑县先后归属过濮阳、安阳、新乡等地市,2014年成为省直管县。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豫北的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焦作等地区的历史文化时,最好能够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把豫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上述地区大致为先秦时期卫国的疆域,这也是我们提倡和推进卫文化研究的一个原因。
近些年来,豫北的一些地方虽然提倡卫文化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的卫文化研究还非常薄弱,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新乡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卫地大致相当的平原省省会、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推动卫文化研究中理应有所担当,甚至可以说是责无旁贷,特别是三年的平原省时期,客观上对卫文化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新乡市集中了大量平原全省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如全省文物的征集和保护,使得如今新乡市的平原博物院馆藏文物在河南省排名第二,仅次于河南博物院,全省最高学府——平原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以及平原农学院(今河南科技学院)、平原省医科学校(今新乡医学院)等高校的成立,形成了新乡高等教育的基础,为今日新乡的卫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从古至今,卫地书写了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卫地拥有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阳、浚县、濮阳,其中安阳更是被列入八大古都,是殷商后期的都城所在地,19世纪末开始发现的甲骨文更是让殷墟令世界瞩目,如今殷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几千年来,卫地发生了无数著名的历史事件——牧野之战、张良击秦、陈桥兵变……卫地涌现出了大量的历史名人——姜尚、鬼谷子、陈平、司马懿、韩愈、李商隐、岳飞、朱载堉、徐世昌、史来贺、吴金印……这些都属于卫文化研究的范围。下面就卫文化研究应包含的领域,再具体举两个例子加以叙述。
卫文化应该包括卫地姓氏根亲文化。“根亲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本质特点”[5],大量姓氏发源于中原地区。卫文化就应包括与卫国、卫地相关的姓氏根亲文化,如康氏文化、卫氏文化、林氏文化、孙氏文化、张氏文化等。
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初封于康。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把康叔从康徙封卫,又称卫康叔。他的庶子以他的初封之地“康”为姓,这是康氏重要的一个源头。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以国名“卫”为姓,成为卫氏的一个重要源头。“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近年来卫辉在推动比干与林氏文化研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此外,汲姓、宁姓、孙姓、张姓等姓的起源也与卫国、卫地有关。春秋时,卫宣公的太子曾住在汲地(今卫辉市西南),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居住地“汲”为姓。公元前634年,卫成公的儿子季食采于宁(今获嘉县),其子孙便以祖先食邑之地“宁”为姓。
卫文化还应包括卫河文化。明代以来,古称清水、后称御河的卫河因主要流经先秦时期的卫国而得名。卫河流经河南、山东、河北和天津,是海河最长的一条支流。早在隋代,卫河就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永济渠,如今,山东、河北一带的卫河还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被称为卫运河。整个卫河流域的文化也可以被纳入广义的卫文化之中来。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此背景下,研究卫河文化更显其重要意义。卫河被新乡人民唤为母亲河,可见卫河与新乡关系之密切。明清时期,“卫水金波”被列为新乡八景之一。卫河航运对近代以来新乡城市的发展也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新乡作为卫河上游的中心城市,扛起卫河研究大旗也是理所应当的。
百泉是卫河的一个重要源头,因而百泉文化研究也可纳入卫河文化乃至卫文化研究之中。孙登、邵雍、姚枢、许衡、孙奇逢、袁世凯等历史名人寓居百泉,留下了厚重的文化遗产,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位于百泉湖畔的百泉书院写下了其辉煌的历史,曾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著名书院;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百泉药材交流大会曾是全国三大药交会之一,2008年百泉药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卫文化研究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有学者指出:“郑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6]因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背景下,对作为中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卫文化加大研究力度,是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综上所述,从历史时期上讲,卫文化狭义上仅指先秦卫国形成的历史与文化,但如果从广义来看,卫文化还应包括北朝隋唐宋金时期的卫州文化、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卫辉文化。从地域范围来看,狭义的卫文化是淇县、浚县、卫辉一带从古到今文化现象的统称,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卫文化即“卫地文化”,是豫北及邻近的鲁西、冀南地区自古至今一切文化的总和。卫文化研究的方向要进一步拓宽,要注重与豫北及鲁西、冀南地区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卫文化是豫北文化的主体与核心,但如果不与其他文化研究有机结合,卫文化研究就会进入死胡同,从而丧失生命力。卫文化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加大研究力度,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豫北及邻近的鲁西、冀南地区各地市通力合作,是卫文化研究的必经之路。
[1]陶兴华.“共伯和”与“共和行政”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5.
[2]逵富太.卫国文化史考[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295-304
[3]李景旺.孔子居卫与早期儒学的发展[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8.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605.
[5]张新斌.从根亲文化切入 将“文明河南”做实[N].河南日报,2014-03-17(5).
[6]王永宽.论淇河文化的临界文化特征[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