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15-08-1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责任感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李 婷

(吉林日报社,吉林 长春 130022)

新闻能够传播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而记者作为传播的主体,更应该真实客观地把在新闻事件中获取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从而达到传播信息、报道新闻、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目的。随着传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新闻记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记者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一)信息传播真实可信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记者把已发生的新闻事实通过信息的形式传播给受众。因此,新闻报道必须要真实可靠,这样才能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如果新闻报道不真实,存在着虚假信息,不仅会误导受众的思维活动,甚至还能为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而新闻事业也会因缺失公信力而导致失败。所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必须严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二)情感倾向客观公正

记者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就是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叙述,要用事实说话。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新闻事件以及其中涉及的人物,不能直白地表露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防止受众被误导而引发舆论谴责。记者必须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把社会的需求和新闻的价值作为报道的出发点,在新闻报道中不偏不倚,不带有任何情感倾向,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三)社会舆论正确引导

新闻作为党的宣传工具,有着重要的舆论导向功能。记者所选择的新闻报道内容或材料,会支配着受众的思想和行动,甚至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产生有力的影响。[1]正是由于新闻有着如此巨大的舆论导向功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因此,记者更应该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先进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四)新闻工作贴近群众

新闻工作要贴近群众,这是在社会主义下的本质要求。简单来说,新闻工作贴近群众就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间,在群众身边寻找典型的事件或人物,从而满足群众想到反映的呼声。一直以来,记者都是群众的代言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贴近群众生活,直面生活热点,正确引导舆论,体现民心之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五)批评报道坚持真理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要正确合理地运用自己的权力,要敢于揭露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敢于揭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敢于揭露违反法律等现象。要充分发挥出舆论监督的作用,要敢于在利益诱惑面前坚持真理。因为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坚持真实报道,反映事实真相,这是对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闻记者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因此,新闻记者自身要坦荡诚实,不说假话,不捕风捉影,不扭曲事实,不编造新闻,不夸大报道,新闻取信于民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其真实性,新闻如果有虚假,群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就会下降,从而造成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这样新闻媒体就会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基础。

二、记者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一)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作为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得到素养,增强责任意识。要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这是作为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新闻记者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在处理问题时要顾全大局,识得大体,要把国家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形成牢固的大局意识。

(二)完善道德规范建设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以自律的形式,为新闻记者的工作提供了具体可循的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新闻记者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2]但是我国目前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新闻记者没有较强的约束力。不断健全完善新闻职业道德,对于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记者在利益诱惑下坚持真理,一切工作从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出发,绝不会做有损国家和群众利益的事,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群众参与监督

新闻记者运用新闻自由权的前提是要保证公众的利益,而群众也有监督新闻记者行为的权力,从而确保新闻记者能够正确合理运用这项权力。因此,要广泛发动社会群众参与对新闻记者的监督,利用群众的力量,约束新闻记者的行为,让新闻记者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群众如果发现个别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有所欠缺,滥用自己的权力时,应该积极向有关监管部门监督举报,而监管部门也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罚。

(四)健全完善相关法律

虽然我国目前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但是与新闻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所欠缺,也没有较为明确完整的法律条文。如果仅仅依靠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新闻记者,力度是明显不够的,这样就会让个别新闻记者有了可乘之机。如果将对新闻记者行为的约束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不断建立健全完善的新闻行业法律制度,提高对新闻记者的管理与执法水平,就能够有效培养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增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完善新闻制度和培养新闻记者先进的思想出发。目前,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速度很快,对于我国社会和群众来说,新闻记者始终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保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新闻记者才不会辜负群众的期望和委托。

[1] 包汉青.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J].西部广播电视,2014(02):91.

[2] 李芳菲.论新时期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J].新闻传播,2014(06):89.

猜你喜欢

责任感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