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罴说》译评
2015-08-15覃业朝
覃业朝
〔原文〕
鹿畏貙⑴,貙畏虎,虎畏罴⑵。罴之状,被⑶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⑷之南有猎者,能吹竹⑸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⑹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⑺其类,伺⑻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⑼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⑽。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⑾挽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⑿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选自《柳宗元集》卷十六)
〔注释〕
⑴貙(chū):兽名,形状像狸子。⑵罴(pí):俗称人熊,也叫马熊。⑶被:通“披”。⑷楚:湖南省、湖北省一带,春秋战国时属楚国。⑸竹:竹管,指笛箫一类的管乐器。⑹罂(yīng):一种大腹小口的瓦罐。⑺感:感召,引诱。⑻伺(sì):等候。⑼趋:快走,奔向。⑽亡去:逃跑。⑾捽(zuó):揪住;搏:抓,扑。⑿恃(shì) :依靠,凭借。
〔翻译〕
鹿害怕貙,貙害怕虎,虎又害怕罴。罴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毛,能够像人一样站立,非常有力气,而且对人危害很大。
楚地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善于用竹管吹出各种野兽的叫声。有一天,他悄悄地带着弓箭和装着火种的瓦罐赶到山上去。他模仿鹿的叫声来引诱鹿出来,准备等到鹿出来后,便亮起火光用箭射它。貙听到了鹿的叫声,很快地跑来了。那个猎人见到貙后很害怕,于是又模仿老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貙被吓跑了,但是老虎听到了同类的叫声却跑来了,猎人更加害怕,就又模仿罴的叫声,老虎也吓得逃跑了。这时,罴听到叫声就出来寻找它的同类,跑来一看,找到的却是人,便立即揪住猎人,把他撕成碎片吃掉了。
现在那些不重视加强自身的力量而只是依靠外力的人,没有不像这个猎人那样被罴吃掉的。
〔评析〕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真正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务必了解写作背景。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藩镇的逐渐强大,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朝廷无力讨平,只能采用“以藩制藩”的策略,即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让其相互杀伐。结果是获胜的藩镇愈加强大,对国家的威胁也更大。唐朝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结果收效甚微。其间正值作者被贬永州,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写了此文,目的是让统治阶级能够深刻警醒。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战胜敌人,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一味地心存侥幸,采取不切实际的手段,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甚至会招来灭顶之灾。
细读全文,不难看出猎人所犯的错误:自己虽有高超的模仿各类兽音的本领,足以以假乱真,而没有防备在关键时刻吹竹箫自救时所导致的恶果。
由此笔者想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山先生凭着自己总结的“三民主义”理论及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精神,欲唤醒民众、扫荡军阀,以求国家统一。可惜孙先生自己手里没有军队,完全凭自己游说,让军阀来打倒军阀,结果,这些心怀鬼胎的军阀们每当革命的关键时刻,又纷纷背叛革命。像广东的陈炯明、云南的唐继尧之辈都是如此。特别是陈炯明的叛变致使先总理中山先生险遭毒手。此后,中山先生在惨痛的教训面前经过深刻的反思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想统一全国,必须有自己的军队。于是开办了黄埔军校,着力发展军队。虽说中山先生还没有亲自指挥自己的军队去扫荡军阀就“身先死”了,而后来蒋介石能够完成北伐,就因为自己手中有军队。
就今天而言,不少中小学生出身于富豪之家,他们在学校不仅不刻苦学习,行为习惯也差强人意,整天好吃懒做,不愿学习过硬的本领,父母不管,老师伤神,跟文中的猎人无二。究竟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行为上遵守校规校纪?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孩子们将来能挑起国家的大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人们的人,首先,家长要在教育孩子上舍得花本钱。如果一心扑在事业上,不去和孩子交流沟通,不去做任何引导,只保证孩子不差钱就了事,放任自由、信马由缰,孩子将不能健康成长。再是社会对如今的教育体制有必要修正,因为当前的体制是一味地迁就孩子,教师不敢教更不敢管,加之如今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非常差,一旦受到批评,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不去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一定会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