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浅谈

2015-08-15姚雅丽

语文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作文

○姚雅丽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225100)

作文难,写作文难,批作文更难,语文老师被评改作文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甚至业余时间。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构建作文评改的新理念,是当代语文教师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任务。作文评改应该着眼于提高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本文将从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入手,提出具体建议。

一、丰富修改形式

(一)学生自己评改

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1]因此,教师既要注重作文批改,又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习作后,首先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与修改。学生自评与修改作文的能力,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刚开始的几周,教师要不惜花费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改。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指正。对认真自改的同学给予表扬,收集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把其改前改后的习作当范文全班一起学习探讨,让学生心里产生一种评判自己作文的尺度和标准。之后的几周,让学生把写好的作文带回家修改,让学生家长监督评价,而后带到学校老师审阅。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而修改文章的过程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小组互评

学生作文互评,是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互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提出一篇作文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强了习作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布局谋篇的能力和文字鉴赏的水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交流必然会引起心智的碰撞、思维的火花。同时,因为创设了这样一个口语交际的情景,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意见必然会提出来和同学加以讨论,实际上作文互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口语交际的平台。另外,让学生写互评的评语也是一个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途径。学生的作文互评评语要立意革除“字迹工整、条理清楚、中心突出”之类的陈词滥调,鼓励学生多写一些富有个性与创意的评语。学生的评语应该是他们可以尽情挥洒个性才能的天地,是他们与作者对话的天地,是他们提升自身写作才能的舞台。只要情感真实充沛,评语写作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信、散文抑或古诗词。

(三)教师批改

每篇作文,不论优劣,都是学生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因此,教师批改要十分慎重,多鼓励、少批评。要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鼓励。我们要顺着学生的原意去修改和润饰,不要按照自己的好恶去大删大改,彻底翻修,弄得学生作文面目全非,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偏离了学生的本意,即使将文章改成了所谓的范文也毫无意义,因为这样的文章已经没有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作文不需要任何虚假的做作,要展现生命的原生态,经过家长和老师多次修改后的毫无童真的参赛作文不是我们教学的追求。新课标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1],教师修改的出发点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以及与人交流,而不是越俎代庖,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批改,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

二、精心设计评语

“学生作文是一架钢琴,当你触动它的琴键时,总会发出叮咚的声响。”[2]一篇作文如果没有恰当、准确、完整的评语是无指导性、无目的性的。怎样的评语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呢?首先,评语要因人而异。作文最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应该承认,由于生活环境和认识水平的不同、阅读面和观察能力的差异,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会上下不一。所以教师在批阅作文时要考虑到这一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不同的评改,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个性化的立意、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这些有难度的方面给予指导;而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则从最基本的选材新颖、具体通顺、错别字少、标点正确上多下工夫,帮助他们克服写作困难,启发他们展示个性。这样,无论是有写作基础的学生,还是写作有困难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其次,评语要具有导向性。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遵循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要做到正确、客观,不要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要求全责备。评语要针对学生习作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不规范的语言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比如,一个孩子在习作最后写道:“让我们携起手来,不要再污染空气,也不要再污染水源,我们要保护环境,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一段建议写得很有号召力,但仍然不够具体。教师在批改的时候应该肯定学生的建议,并提醒学生如何把最后的建议写得更精彩。教师可以这样写评语:“真是有责任感的小公民,心动不如行动,那你觉得,具体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努力才能让那天更蓝水更清呢?”

最后,评语要有情感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是一名学生。在写作文评语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学生的心,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每一位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确实感到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感。比如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自己的委屈时,教师可以用评语来化解学生的忧愁:“真是善良的孩子,受到了委屈也没有哭泣。老师觉得你应该把自己的委屈告诉你的小伙伴,这样他就不会误解你了。”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自己的快乐时光时,教师可以用评语来跟学生交流心得:“你的作文让老师重温了一遍美好的童年时光,你的趣事也给老师带来了快乐,希望你有更多的趣事和老师分享。”

三、有效讲评习作

作文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作文训练过程的重要一环。习作刚完成之时,学生还是十分兴奋的,非常期待教师的评价,教师只有趁热打铁进行作文讲评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间隔的时间久了,先前的兴奋就会变成抑制,讲评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课时多,需要批改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层出不穷,许多教师会将前一星期的作文留到下一星期作文课的时候再讲评,学生的写作热情早已过去,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的习作写什么都模糊不清了,讲评时,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就可想而知。教师应对全班同学的作文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发现优点,找出共性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讲评课上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并以此为例进行整篇分析,肯定成功的一面,指出不足之处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每次作文讲评,师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审美与鉴赏,但是作为教师,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写作现状以及作文讲评的主要目的,设定作文讲评的核心,以此师生进行专题对话、交流,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讲评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当教师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时,会使学生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则会使学生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因此,教师要努力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精彩片断并进行讲评。让学生知道,一篇较好的文章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一篇较差的文章也会出现较精彩的片断。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努力发现一些优美的句子、新颖的开头、自然的过渡句、较好的结尾等,并不失时机地将这些闪光点在讲评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尽情地去欣赏,去品味,去体会其妙处。并强调指出写文章铸炼语言的重要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只要用得恰当,也会给文章添彩。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机会”,同时,通过精彩片断的讲评使学生领略到成功的愉悦感,并激起写作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中,要给予习作评改以充分的重视。提高习作评改效率,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循序渐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袁卫星.学生作文的情感疏导[J].语文学习,1999(6).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作文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习作展示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