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情怀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观照——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学教育

2015-08-15金春平

语文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应用型文学

○金春平

(山西财经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山西 太原030021)

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学者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人文知识基础差。但需要指出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也许在中学阶段,数学与英语是他们较为费力的学科,语文学习却比较顺利。从这一意义上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学教育没有必要自轻自贱,妄自菲薄。笔者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其他素质较高,比如社会人生的经历等,这让他们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和把握能力,高出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文学是人学,对于文学的认识需要丰富的社会经历,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方面显示出了他们的优势。

可是,为什么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没有正确审视自身的优势,文学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没有得到表现和提高呢?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有关,即与文学教育的理念有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事业,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理想主义精神。不管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是在享受大学的教育。可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宗旨,太过于实用主义,把学生当做商品加工定做。当然,我们不反对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并不否认高等教育的就业导向。可是,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教育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如果继续下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甚至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是有害的。这种教育模式的残缺,是因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毕竟是人格,而不是人力。它应该是一个通才教育。

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文学教育上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通过不断压缩课时为学生换得大量的岗位实习时间。在课堂上,老师只是很粗浅地讲授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常识,这样造成了有些学生跟着文学史读作品,其后果就是“理念先行”,很难培养文学感觉和想象力,压抑了创造性思维。而大多数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根本不读作品,尤其不读经典的作品,结果造成学中文的大学生既写不出优美深刻的文章,也讲不出有诗意有思想的话语,只是沦为社会异化后的码字工具。这种现象不仅在综合性院校普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甚。这源于高校文学教育的剑走偏锋,没有抓住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门心灵的事业,不是功利的事业,文学是诉诸语言的自由情感的审美存在形式,一切文学类型均以情感力量打动读者。可是,当前的文学教育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因素,中学的语文教育一切为了考试,看的不是阅读多少世界名著,作文写得多么具有真知灼见,而是看考试分数,很多学生作文水平不是很好,原因是中学作文有着固定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这个角度考虑,韩寒当年批判中学教育还是有道理的。虽然期盼大学的文学教育能有所改变,然而大学的文学教育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最终的目标由考试转向了就业,许多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熟悉各种应用文体和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总想着学了文学就能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可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的认识与文学的本质是违背的。在市场经济下,人才也面临着批量生产,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是生存的主导,单纯的技术指标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只注重实际效应,而忽视长远的审美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蔡元培做北京大学校长的时候,倡导的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提倡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那时的北京大学大师云集,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即便是理工科的学生,也有非常扎实的文学素养。需要指出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追求技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大量的精神追求。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的话,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社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如同卓别林《摩登时代》里饰演的人物,成为社会异化的工具。美国社会学家丹尼·贝尔在其影响深远的社会文化学著作《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说:“真正的问题都出现在‘革命的第二天。’”[1]借用这个说法,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的工作上。他们也许技术上比较精湛,可是在精神素养和日常修为上的欠缺导致他们在压力面前,尤其是进入社会更高层次带有点文化审美色彩的交往圈子中,显得非常不从容,甚至成为“局外人”。因为他们的精神不够丰富,内心不够强大,缺乏审美判断能力,同时,社会责任意识、人文关怀、社会道德等等都很欠缺,这样就会为社会增添许多不安定因素。

文学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怀与人文精神。文学离不开三项基本要素:心灵、想象力、审美形式。文学的立场是超越的,所谓超越就是对现实功利性的超越。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文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使得我们的学生不仅拥有着精湛的技术,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有深厚内涵和素养。

相对于综合性院校的文学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学教育没有必要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对于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阐释上,而是应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上。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将来从事文学学术研究的人不会很多,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学习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线索性的框架。课堂教育的落脚点还是应该放在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上。因为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卡尔维诺语)。但同时,作为文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奢求每个人都如同北京大学等名校教师博学而富有洞见,但至少教师本身要有意识做博览群书的人,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文学本身不像做数学题,有固定的答案。文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所以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多增加课堂讨论的环节,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负面性的评价,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奇思妙想,特别是那种具象性很强的、无拘无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这是文学教育最基本的精神素质。其次是要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感受诗意的能力,这种诗意,通常是与人生的“善”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审美是所有人间善意最强大的心理支撑。最后,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不是现在流行教育偏重的那种应用性很强的表达能力(比如写一篇说明文),而是文学写作特有的那种创作性潜质。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可以去实现。没有讨论,就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想,学生自己不写,就很难充分体会前人的那些美文的秘密,也无从激发写作的灵感,更不会对经典作品有独特的审美和鉴赏。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应该用更多的时间阅读那些经典文本,从自身的角度去把握和认识作品,也许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很幼稚,很肤浅,但是这种“瞬间对自由的体验”(刘再复语)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也是一种审美能力上的提高。试想,大学期间长时间进行这种有效和有意识的训练,那么,等到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就不再显得力不从心,而是既是行动的巨人又是思想的巨人。

当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多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家庭背景导致了如今的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内心世界不够宽广。最可怕的是,如今的大学生患上了道德冷漠症和社会冷漠症。即便是想表达强烈的公众意识,也往往因为缺乏理性的支持,走向偏激。近年来,由于中日关系趋于白热化,许多大学生采取了很多不理智的行为。如今的大学生要么对社会不闻不问,一心痴迷于网络,要么走上街头做出过激的言行。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这种现象更是严重。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弱,一个原因就是中学阶段对应试教育的逆反心理和对中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这就养成了他们自律能力弱的毛病。在自私和自律能力弱的双重影响下,这些学生渐渐地走向一种边缘,这里的边缘是精英的边缘化。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考察,整体而言,大学生在整个社会中还是一个精英群体,但是随着教育理念上的错误引导由于自身的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被边缘化,这种边缘化不仅是社会缺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认可造成的,同时,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本身的这种“自暴自弃”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文学教育虽不能像治病一样给予他们开出良方,但是至少在心灵上、精神上能给予治疗。早在现代文学时期,鲁迅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如自己所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那时的文学主要起到的是对大众的启蒙作用,而如今的文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影响力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对个体的人而言,文学起码还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事实上,大学生不能没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虽然我们不能期望学生以一种高昂的姿态去干预社会,如传统的文人那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至少大学生要有朱学勤先生“书斋里的革命”的意识,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文学的学习和文学的教育,要让学生逐渐培养起一种社会忧患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更需要学生自己去有意识地加强。这里有必要对人文精神进行一下说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如此丰富的内涵,就要求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本学科,更需要人文学科的综合学习,向哲学要高度,向历史要深度,向文学要广度。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走入社会,才会有大局意识和发展思维。

总之,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学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不仅是学校教育理念上的误导,同时与社会大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更与如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实质上,文学教育是一个慢慢浸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违背规律,拔苗助长,渗进许多功利性的因素,但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那就是审美情怀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观照。文学应返回文学的初衷,返回文学最初的基本立足点和文学最初的理由,这一理由,不是政治理由,不是功利理由,不是道德理由,而是心灵理由、情感理由、审美理由、生命需求理由、见证人性和生存环境的理由。而这种认识,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作用、双管齐下的结果。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现实主体”中又多一个“艺术的主体”。现实没有自由,但梦中有自由,所谓的幸福,乃是瞬间对自由的体验。唯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自己沉浸其中,让自己内心丰富而强大,这样的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才不会因一时的窘迫而垂头丧气,不会因一时的压力而停滞不前。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学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软实力”的培养上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扮演重要的角色。

[1]丹尼·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应用型文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我们需要文学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