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

2015-08-15段凤嵘

语文天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真话创造性

段凤嵘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是最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的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一篇习作的诞生,其中所包含的个性特征是多方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习作就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

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这才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以生为本,凸显学生个性特征

1.创设自由环境,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提倡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讲实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说真话、抒真情的教学平台,让作文真正成为表现学生个人真实情感、张扬学生个性的一面镜子,让学生想笑就放声地笑,想哭就尽情地哭。当然,我们提倡学生说真话,绝不等于说不加引导,而是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的话既真且善。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感受成功的机会,少批评,多勉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品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充满个性的观点、思想、心理,表现出来的符合特定年龄特点的行为、作风、习惯,教师要予以认真对待,认真评价。哪怕是过激的、偏颇的观点和语言,我们也要在注意保护写作积极性的前提下,施以善意和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改进以后,同样加以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道心中所想,发心中所感。

2.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创造潜力

通常情况下,小学作文练习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个性和创新从来就不是分离的,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个性是创新的前提。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的区别,生活环境的差异,加上各自阅历的差别,因此学生的表述必然会千差万别,这说明作文本身就应该是多样性的。

不说空话和大话,这是对作文的基本要求,而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生活,培养其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另外,应开放评价体系,提倡个性。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个性交流,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根据心理学上的智能多元化原理可知,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特长的展示、个性的张扬,必然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写作的兴趣,诱发出潜在的创造力。

二、广辟途径,发展学生个性特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习作”部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上述内容,不仅指出了小学习作训练的具体内容,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训练的途径和方法。事实上,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落实大纲中有关作文的要求,课内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必须广辟训练的途径,丰富训练的形式,才能拓展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写人物传记、想象作文、童话和寓言故事、写日记等形式。此外,写读书心得、连环图画故事、通讯报道、专题小论文等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多样化、多渠道、多类型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使学生在表达中把自己的个性随意发挥。每一篇由学生亲自撰写的文章,都是其个性独特感受、情感体验的结晶,这其中包含着作者的创造性,也充分展示了个性化习作训练所带来的作文教学的创新成果。

因此,重视儿童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以此发掘创造的智慧和创造的潜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尊重学生个性、引导个性创新这条基本原则,采用各种途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个性思维,拓宽他们的个性活动空间,只要这样,小学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迎来个性张扬、尽情挥洒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真话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真话能走多远(节选)
真话都可以写吗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永远说真话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