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5杨华
杨 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十分实用、生动、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有以下一些优势:可以提供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和学习资源,并将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优美的音乐融为一体,将信息资源和课堂内容有机结合,延伸并拓宽了教学的维度,降低了教学坡度。化难为易、生动新颖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丰富、灵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课更具魅力。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新时期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营造出美好的听觉、视觉、意境,容易将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创设教学情境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最佳状态。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形并茂、活泼灵动的情景,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教学二年级《春天在哪里》一文时,设计了配乐朗读课文,并用动画制作的春天草地、桃花、笋芽儿、枝条等景色图,使学生融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上课时,学生感受着声形并茂的春天形式,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在愉悦中完成了教学、学习任务。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课堂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系统化的教学,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从沉闷乏味的学习中解救出来,使教与学的双方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可爱的西沙群岛》一文,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单靠语言文字,而且宁夏没有大海,讲起来乏味枯燥难懂,在教学时,教师播放了全文的课件,展示各段的生动画面及重点的句子,把平面的课文立体化,与此同时,学生与课件互动,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互动,当这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也被调动了起来,随着对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物产丰富的欣赏、品味,产生了热爱宝岛的深情。
三、运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使语文课更加生动有灵气且有生命力。
在教学《曹冲称象》这一课时,学生因为年龄小,认知能力不够,对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不理解,教师用鲜活的动画展示了称象的全过程,不但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也突破了难点。教师趁热打铁,拓展课文,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假如你在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高涨,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其中一个学生说出比曹冲的办法还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用人代替石块,速度快,减少劳动力。视频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情境,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更加多元化,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能更高效地进行教学思维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恰当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化解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多媒体作为新时期一种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以多种多样逼真的动态效果,把抽象的语言知识形象化,从而被广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既优化了课堂结构,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上,多媒体技术也是功不可没。它可以使抽象概念直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所讲内容。
总之,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既优化了课堂结构,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打破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等品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彰显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