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教学成效的五个“抓手”
2015-08-15水卫国
水卫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阅读学习成效息息相关。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阅读教学技巧的研究,既要汲取他人的经验技巧,又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究,确保以更加扎实的措施有力推动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点把握五个“抓手”,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此作简要论述。
一、重视诵读训练,提高文章感悟效果
诵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抓手。经过反复的诵读,学生可以从停顿、节奏、语调的变化中摸准作者创作的脉搏,实现了和作者的同呼吸,这对于提高对文章的感悟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充分重视诵读的作用,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节奏停顿、技巧处理、音调变化,读出韵味、读出感情,通过诵读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反复有效的诵读对提高阅读训练成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学《冰心诗四首》中的《母亲》和《纸船——寄母亲》这两首诗时,笔者要求学生对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认真分析,带着这样的情感进行诵读,从而实现了寓情于诵、诵中浓情,为接下来的阅读分析研究增强了感知,夯实了学习基础。笔者带领学生分析明白前者处于一种幼年时期寻求母亲保护的心情,而后者则是成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依恋,两种不同的思想情感应该读出不同的韵味,从不同的技巧处理中同样体现对母亲的爱戴之情。有了更加深情的诵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无论是感悟人物形象,还是感悟情感线索,都会有感而发,浓情喷薄而出。
二、重视课前预习,扫清基础学习障碍
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定位方面应当着眼于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突破重难点。而一些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等内容,则可以通过课前自行解决的方式,节约课堂阅读教学时间。笔者充分重视了课前预习环节的要求,尽可能设置一些前置性思考题,结合学生自学解决生字词内容,为接下来的分析研究扫清障碍、奠定基础。例如,教学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一课时,笔者对学生提出了四个预习要求,首先是自行解决这篇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生字词,了解高尔基的生平以及他所创作的作品及其特色等内容;其次是针对课文中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进行分析,体会语言的优美、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并结合一些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再次是对外祖母影响高尔基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明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课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总结。有了上述预习作为学习基础,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前初步熟悉了教材内容,对重点难点也有所探究,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将会更加顺利、更加有效。由此可见,课前预习的顺利进行能够为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扫清障碍。
三、重视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渴望参与、渴望表达的意愿也更加强烈。教师要重视课堂启发引导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堂上侧重于引导学生参与教材内容的分析,杜绝直接灌输的模式,使阅读教学更多地成为教师启发、学生互动的过程。
以《甜甜的泥土》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母子深情,以及把握教材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笔者在课堂上专门设置了探究环节,首先要求学生以本文的奶糖为线索来设置文章情节发展的线索、拟定小标题,使学生摸清文章的框架脉络;其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读、悟、思、议等不同的方式,寻找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爱的表现的内容,在这一环节,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对文章的一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探究;最后引导学生寻找教材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阐述分析其意义和作用。这样的思考题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模式,教师不再直接给予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逐层深入地开展分析。无论哪一个环节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都会更加活跃,从理清文章结构到分析写作手法、品味精美语言,学生在参与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感悟,每一位学生都会进行充分的思考,思维能力明显提升。由此可见,提高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学生能够从教师的引导中获得技巧,增强能力,对整个语文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帮助。
四、重视技巧提炼,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属于一对孪生姊妹,教师应当强化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在写作指导中借鉴阅读训练的技巧方法,实现两者的融合与相互促进。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更要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写作特点,了解相关写作技法,并提炼出来进行消化吸收,以达到掌握作文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的目标。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中,笔者结合四次“背影”出现的时机、描写的细节,引导学生把握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何将情感蕴涵于描写之中。这样的写作技巧有利于学生内化吸收,特别是在阅读分析中提炼出来的写作方法,教师可以结合课外仿写活动进行巩固,让学生活学活用,将这些技巧有效运用于实际学习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再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一篇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做到情景交融。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分析拟人之细腻、比喻之恰当、排比之恢弘,让学生在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中提高理解感悟效果。将阅读教学与作文写作结合起来,特别是增加阅读中写作技巧的指导,对学生而言可以有效提升写作的能力。
五、重视文学知识积累,拓展阅读学习空间
提高阅读教学成效既要狠抓课内技巧方法分析,也要重视学生文学知识积累。初中生学习虽然较为紧张,但是一点也不能忽视阅读活动。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阅读的明确要求,让学生每个月、每个周都有阅读的计划安排,从各种刊物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要通过不间断的阅读积累逐步夯实文学知识基础。许多作文写作方面、阅读理解方面成效显著的学生,都与平时书读得多、读得深、读得细有关。在要求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怎样进行优美语段摘记,怎样进行写作提纲提炼,怎样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等等。这些方面内容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抓手,教师可以结合这样的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培养起认真读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加有利于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综合推动阅读教学的改革创新,要通过强化诵读增强语感,重视预习扫清障碍,启发引导培养能力,并提炼技巧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广大教师在这些方面要强化分析研究,进一步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