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组合作才能增强学习有效性
2015-08-15孙克亚
孙克亚
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完成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合作学习不只是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内容,一种资源共享,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获得了言论自由,特别是得到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时所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学生所关注的,那么,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语文课“学什么”的问题如果能由学生决定,必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不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或不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去构设矛盾。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学生质疑的思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取决于自主学习是否有效。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个形式,走走过场而已。自主学习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其次,自主学习时应多采取默读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思考。第三,要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让学生动动笔,划下感悟深的句子,并在旁边作简要批注,不明之处也作个记号,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效的。第四,一定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二、组织学生有效合作
1.明确分工,各负其职。好的合作小组应保证每位成员都有参与的可能,这样各成员才能实现思维向高层级跃进,实现知识上的互补,形成合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中,可以按学习差异搭配、按性别差异搭配、按个性差异搭配。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可因时、因地、因人和主题而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让学生各尽其责。
2.把握机会,巧妙设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目的明确,选好讨论题目。问题设计要科学,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讨论学习,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趣味性、生活性、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热情,使每个学生的高级思维得到发展。
3.明确要求,善于调控。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位学生做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每位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团体,并且谈话内容应该与讨论问题有关,这样不但有利于目标的获得,而且能保证团体的凝聚力。另外,合作学习是一个互动沟通的过程,要积极倾听,适时反馈。教师要善于随时调控,合作交流可在小组内亦可在小组间进行。教师要适时地表扬大家能够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而且还读书认真,会动脑筋,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更好地被调动起来。
4.反馈及时,激励评价。保证小组讨论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而且乐于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更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注重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交流的能力,尽力去捕捉每个成员的潜在优势,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
注重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做到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统一。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互相合作,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但教师在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避免走入误区,才能让学生从中受益,让教学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