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气象
2015-08-15周桂富
周桂富
自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引进了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当做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创造中获取知识。
一、课前充分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网络,做好课前预习,把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科学知识、民俗风情等相关的知识,通过网络、图书馆和订阅的报纸等,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课堂,使知识不仅限于课本,使学生不仅获得书本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如学习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时,通过阅读课外短篇小说,了解四大吝啬鬼,就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主人公葛朗台,体会其中的社会现象,不仅拓宽了语文课堂的知识面,还深化了对教材的理解,更有利于对文章的掌握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
二、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当然,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对于语文的学习具有灵活性,好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放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视角,对文章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课堂中,教师多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谈自己的感受,创建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教学中,多考虑并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励学生展开思维去发现新知。比如在讲《幼时记趣》时,教师首先把设置好的问题,给学生列出来:文章写了怎样的童年生活?“物外之趣”体现在那些事上?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童心和什么样的童趣?可以列举一下你们童年时候发生的有趣之事吗?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比较容易掌握。对于教师的提问要有联想空间,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把济南的冬天与南方的冬天相比较,把济南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相比,找出异同,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三、课后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的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一定是具体的、有形的,它可能只是一种学习体验、感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课堂讲解结束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课堂谈论结果、课文感想以论文的形式或者读后感形式,写出自己对所学的体会,不必太复杂,写出自己的理解就行,将研究性学习深入研究,激发广大学生的思维潜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安排课后实践,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比如在学完《亡羊补牢》之后,教师让学生写《生活启示录》等作文,运用课上学习的知识,在社会中体验,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使学生从课本中学习变为从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四、创造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遵守积极性原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吸引每一位学生,使其乐于主动学习,主动去探索,积极从语文中获得体验;遵守启发性原则,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智能水平,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乐于思考、易产生联想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七根火柴》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根普通的火柴,并引出课文的主题“在长征中,大家能想象出一根普通的火柴曾经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吗?它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当一名战士身上只剩下七根火柴时,他却舍不得点燃一根,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革命精神?”问题刚提出,学生们已经在认真的阅读课文了,这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有了深入研究的欲望,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产生的悬念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容易实现;遵守发展性原则,创建的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以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为参考,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创建的问题不宜太难也不宜太容易,需要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具有发展性,是创设情境的最适度问题;遵守开放性原则,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探索问题,获得多种结果,选出最优途径。
比如在学习《妈妈的账单》时,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教师让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开张账单,这属于开放式问题情境,问题出来后,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有的同学开出了五十万,想给妈妈买辆车,让妈妈可以享受方便的生活;有的同学开出了负数,觉得自己欠妈妈的太多了,需要用一辈子去偿还,长大之后要当老板让妈妈过幸福的生活,这种开放性的情境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搜索、发现、体会,从实践中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创造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