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也可以这样修改
2015-08-15王芳
王 芳
这次的模拟考试,作文题目是“________的魅力”,又是如常般的翻看试卷,进行质量分析。面对小丁的试卷,笔者不由得眉头紧锁:“我们的家乡旁有一个城镇,那里有一个陶艺村,挺有名的。可我一直没有亲自体验一下的机会。听说可以把泥做成想要的样子。终于有一个假期,我慕名而去。这里与其说是一个陶艺村,不如说已经被开发成了一座艺术展馆……”
他的文章开头段落叙事还是比较清楚,但语言不够简洁。这些内容一言以蔽之:家乡的陶艺村,一直以某种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自己。
他继续写道:“我看过无数展览品,真不敢相信,他们都是用人手捏出来的……当我来到体验馆时,看见里面有许多人在做自己的艺术品。我和父亲一起进去,一人拿起一块青色的泥巴玩起来,以为很简单,其实困难很多……其实很多的事都像陶艺一样……在一开始就要找到中心在哪儿”。
文章接着写了因为转盘旋转的原因,平衡不好掌握,自己费了很大劲才做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笔筒。语言风格如故,叙事细节缺失,结尾也没有扣题。只是题材比较新鲜,笔者也去过位于富平县的陶艺村,还拍了不少照片。于是灵感一现,有了这次比较成功的修改案例。
首先,笔者展示了自己参观陶艺村时拍摄的四张图片:其一是笔者在镜子面前拍的一组纯色花瓶;其二是色彩富有特色的,形态也颇具特点的陶艺作品;其三是面部表情丰富的陕西八大怪的陶艺制品组合;其四是三个青花陶瓶。同时,笔者讲述了自己去陶艺村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接着,笔者指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陶艺魅力的理解。有的说陶艺色彩美,有的说陶艺形态美,有的说这些照片让他想起了自己制作陶艺时的窘态,还有的说他想到了女娲造人的故事……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笔者将学生的观点做了总结——陶艺的魅力在于制作者对陶艺的欣赏和美的感悟,在于玩赏者对于陶土的拿捏和创作,在于陶艺本身的色、光、形、态所散发的魅力。文章的内容充实了,结构也渐渐清晰。
随后,笔者给了学生10 分钟的时间进行书面表达,要求他们选择陶艺魅力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写50 字左右的一个小片段,语言表达要求简洁、流畅、优美。这样的处理,给每一个学生一个有效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也避免了类似文章低效的修改。
在课后的整理中,笔者看到了许多优秀的片段,内容丰富多彩:有写陶艺光和色的,有写陶艺制作过程的,还有写制陶艺人精血诚聚的,更有人想到了中西方的造人神话……因为对字数有比较严格的限定,学生的语言表达都比较凝练,优美,达到了高效训练的效果。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笔者将挑选出的优秀片段,按照制陶、赏陶、玩陶的行文思路进行整理后,特别强调了对陶艺魅力的点染。同时加入了一些过渡句,使得段与段之间密切关联,全文浑然一体。升格后的文章如下:
陶艺的魅力
它终于还是让我驻足。
这一件件陶艺制品,像一个个默立的制陶艺人,用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牵引。
这陶艺便是他们的精魂,便是他们用艺术凝聚的灵魂,便是这看似毫无生命的个体如泣如诉的魅力。(石艺佳)
一转身,暖黄色的灯光下的它,却又是这般的溢彩流光。只不过是一双手的捏玩,便使那卷卷浮尘下的积土,在展览台上骄傲地,却又那么静寂地伸展着。霞红色的条形和翡翠绿交融着,绿向外蔓延,变淡,变青,又与深黄相吻,似与灯光的暖黄交相辉映。(王钰琪)
在另一个角落,形同而貌异的它,着色不同,星星点点地充满不能言喻的亲和力;也有奇异的抽象,扁平的脸,叫不上名的物体——似刀似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耳畔传来一阵老陕特有的笑声,只见一个古铜色的小人偶,拗着头,很高兴的,也算大放异彩了。(石珂源)
或许,陶艺的魅力是在色彩的变幻里,在丰富的想象里,在轻柔的触感里。
这时,不由得想象自己是魔法师,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埋头,泥巴乖巧地任揉捏搓圆。好一阵捣鼓之后,一个湿漉漉的小蘑菇便安静地躺在手掌中。上瞧下瞧,终于让人满意地噙起嘴角。(赵梦雨璇)
玩制陶,你必须得静下心后坐下,弯曲手掌,轻轻抚上略有润湿的陶土,稍加力度着手揉捏,看它在掌心旋转成一捧完整的满足。之后或许略加釉色,或许放手纵容。你可能欣赏它灵动的眉眼,可能赞美它丰满的色彩,但你终是收获了一种来自文化血脉中的悠远和深沉。(姜可欣)
的确,用黏糊的双手摩挲着黏软的陶泥,注视着它在自己的掌心狂舞扭动,而我摹出它的肌骨,为它注入生命,俨然一副创世的气度。想起东西方神话中的女娲和上帝造人之时,赋予泥土自己绝伦的美和信念,恣意、自由。而我却又不能乱捏一气,它可以千姿百态,但必须站立,在平衡的约束中,杂糅在作品里。我的力量和心愿,这大概就是陶艺的魅力吧。(张涵之)
静观陶艺,感受的是斑斓的色彩;触摸陶艺,感受的是随心而舞的灵动。我想,那是一种技艺在传承,更是一种文化在血脉中流淌。它们在静默中营造出的文化境界,暗含着中华文化的情愫,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周翰辰)
是啊,捧起这陶艺,又有谁舍得放下呢?
修改后的文章,语言生动流畅,主旨立意明确,全文结构清晰,情感表达自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文章素材,成就了这次魅力语言的饕餮盛宴。虽然文中画线部分笔者的语言比较少,而笔者则在对开头的叙写,对材料的组织,对结构的明确,对主旨的升华,对情感的把握方面,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效果良好。
其实,师生一起写一写,改一改,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一篇文章,都可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