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文本精神 探索“要素作文”——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中考记叙文

2015-08-15邓浩权

语文天地 2015年17期

邓浩权

针对初中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遵循贯彻文本精神,认真解读文本,探索“要素作文”,以“环境描写有规律”、“文末对话见主题”、“处处点题,紧密扣题”、“巧分段现结构美”等四要素规范初中学生的写作,并且提倡做好写作底蕴的积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要素作文”的构建和意义

中学生的作文是指令式写作,是在规定的情景中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以提高或者测量写作的能力。中学生的作文多属于被动式作文,限制性作文,文思涌泉之下写作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们找到一些要素,帮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较好地完成写作。

黄厚江老师曾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作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还是不要过于理性,不要过于理想化;要更多地立足学生的实际,立足教师的实际,立足作文教学本身的实际。有感于黄老师的“实际”理论,基于教学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要素作文”的设想,提炼出记叙文写作必须具备的要素,为学生画出一个“方圆”。

“要素作文”的理论基础是文本精神。叶圣陶先生说:“中学生先该把教科书好好地阅读,因为中学生的职务就在学习学校课程。”叶老强调了教材文本的重要性。笔者以文本为基础,提炼文本精华,构建“要素作文”。

“要素作文”的意义在于它的构建使学生、特别是中下层学生对作文的组成内容有了清晰明确的认定,形成了可遵循的规范,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叙述资源。

二、“要素作文”的四大要素及指导

1.环境描写有规律

环境描写是初中学生掌握的重要描写手法,要写好环境描写,就要有一定的规律。对此,笔者为学生指引了一些规律。

首先,环境奠定感情。这种构思源于余映潮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成熟于文本的例证。在课本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句子,确定这种模式的有效性。例如: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春》

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故乡》

景本无情,情因人生。在句子的末端,淡淡一笔写人,情愫悄然而生。教授时,跟学生强调,写景为主,人迹为次,不要本末倒置。

其次,美景亮词,哀景暗词,语情统一。我们在大量的作文批阅中发现,学生写景物的时候往往不注意词语和所表达情感的协调性,特别是形容词的使用更是如此。为此,笔者翻查了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并结合大朗一中李石松老师送课时提到的经验,强调“语情统一”的重要性。

上文中的例①则属美景亮词,例②则属哀景暗词。

环境描写有衬托人物情感的作用,定位明确的词语色彩会使这种情感变得明显外露易于把握。

最后,身边景真实情。学生写景,要么觉得没景可写,要么空想些雪景台风。真实景色就是身边景色,师生们所见之景色无非是“花草鸟蚁”、“蓝天白云”之类的,既然身边景色如此,我们照常直写就是了,不必舍真求伪。至于“情”,必须真情,是喜是哀是嗔是笑,我们必须求真方能感动人。现今部分学生写作有个不好之处,喜欢写些消极悲观的事情,例如“没人理解自己”、“学习很差没希望”甚至“爸爸妈妈病死”等惨淡题材的作文,曾经有人戏言:中考作文四万,总有一千要死人。这话可有依据不得而知,其中或许也不乏真情,不一定都是辛弃疾所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这等文风确实有违中考作文“积极向上”的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殊为不利,为师者应该适当引导,不能为“真”而“真”。

2.文末对话见主题

综观文本佳作,文末的寥寥数语就把深邃的思想牵出,主题跃然而现。例如:

①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对比中见主题)

②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走一步再走一步》(议论中见主题)

①段在对比中见主题,②段在议论中见主题,皆为佳作。在经过反复的试验后,笔者发现文本中有更适合学生表现主题的方法。

③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以语言描写体现主题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他们通过人物对话从容地驾驭语言,有限度地避开本应严谨的文字逻辑。经反复实践和改良,我们引导学生:把主题表露得更明显,把单个语言调整为人物对话。

以学生练笔为例:

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看到妈妈白皙手腕上的油迹,一股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驱走我的寒意。我说道:“妈妈,你真好!”

妈妈把我轻轻地抱住了,道:“小傻瓜,妈妈是你永远的港湾。你读书累了,就来妈妈的怀里撒撒娇。”

“对话”让学生更从容地处理主题,也使人物情感更饱满;直白的表述方式,使主题清楚明白。或许有人认为这“直白”的方式失去了含而不露的韵味。可考虑到学生的表述能力和布局水平,“含而不露”有可能变成“读者看不懂”,以此观之,“直而白”是合适的。

3.处处点题,紧密扣题

纵观近几年的学生作文,点题扣题都是重点难题。有时候,一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文理俱佳,但一看题目却有觉得文题格格不入,难以判分。研究文本,参考名家经验,经过探索总结,以“前后点题,中间多处扣题”的方法让作文贴题。

首先,关键词点题。抓住关键词,在文章前后、中间多次出现关键词,以最直观的方式取得点题扣题的效果。

①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恐怕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颂。

那位朋友再来我这里时,一定请他看看这篇小文。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多次重复标题的关键词语,以直观的方式点题扣题,给读者(主要是老师)最直接的提示,保证文章不离题。

其次,正反点题法。某题目有“潜藏”的前提,这类作文的点题必须从“正反”两面处理。所谓“正反”是指不仅指相对性质的正面和反面,更指前后或者因果等逻辑关系。

以《心声》为例: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京京的“心声”是欲发不得而形成的,所以文本里把京京的“委屈”作为点题的手段,多次提及。学生习题中颇多这写情况,如《彩虹来了》潜藏着“风雨”,《门开了》潜藏着“关门”。如此题目,我们必须“正”“反”点题;以“正”为主,以“反”为辅;先“反面”再“正面”点题,两者兼备。

4.巧分段现结构美

在本届初三级,“三段式”作文很普遍。所谓三段式,是指文章文段较少,只有三或五段,整体呈现一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叠感的段落形式。为了破解这种三段式作文,笔者结合文本例子,引导学生以“环境”、“事件”、“对话”巧分段落,形成错落有致的段落结构。

首先,景物分段。以一个完整的景物描写为段,突出环境描写,强化环境描写营造气氛、烘托人物等作用。例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其次,事件分段。以事件分段多用于插叙或者补述小事,在结构上形成错落有致的结构美,丰富文章的情节内涵。例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小西”。

再次,对话分段。以对话分段,不仅可以形成多段结构,更可以强调突出对话内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例如,鲁迅《故乡》:“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分段不是为“分”而“分”的,既是为了使作文结构具备视角上的美感,也是为了把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出来,使读者产生阅读美感。

三、写作底蕴的积累

作文教学可以靠“三言两语”点拨,但决不会“三言两语”教成,必须依靠学生长期的积累。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好学校资源,并且进行足够的练笔,促使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文本精神的贯彻

作为学生必须读好文本、学好文本、贯彻落实文本。以文本为基础,学技巧,积累好词好句。近五年的中考试卷,中考的基础板块中“连词成段”和“仿写”的更替出现,表明了教育部门对语言组成能力和语言模仿能力的重视。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以文本学技巧,以文本练仿写,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2.阅读积累、笔记积累

学校的图书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利用好图书馆,利用好图书资源,多阅读,多想想。为督促自己必需想得切实起见,不妨随时提起笔来写笔记,但要写上笔记簿去,却非把读书所得整理得有条有理不可。读书笔记写得简单却见实效,时常翻阅,文笔也会沾上一丝大师气。

3.微作文练笔

余映潮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笔者鼓励学生写微作文,用两三百字把生活小事记载下来,用一段简单的话把小感受记下来。对于学生来说,两三百字并不算多,又足够把一件事情说出个模样。从练笔的角度来看,两三百字的日积月累是巨大的,日子见功自然水平提高;从素材的积累上看,两三百字的素材化小为大做题材可以,作为小小插叙也无妨。

作文教学之路风景处处,我们为师者带领着学子们一路观奇探幽,偶然胡乱摘取一朵小花以供同好,若有不对之处,请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