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摭谈
2015-08-15姚粉珍
姚粉珍
视频中播放着韩红的《天亮了》,“……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是会有,看到太阳出来,他们笑了,天亮了……”。这时老师深情地说:“在那样的一个秋天,爸爸妈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则永远地离开了人间。这是怎样的爱?这就是我们父母的心!”看着视频,听着老师的表述,同学们深深地沉浸其中,这时,老师娓娓道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日本作家写的表达父母之爱的文章《父母的心》,师生们很快进入了课文之中,课堂效果甚佳。这就是笔者在课堂上讲授《父母的心》一文时的课堂导入。
合理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被深深地吸引,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当中。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几种导入方法,谨供借鉴。
一、背景式导入
背景式导入是指通过简介与作者有关的资料和写作背景导入新课的一种方式。如讲解《春望》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公元756年6 月,叛军攻占长安。是年7 月,杜甫独自来到灵武找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叛军虏到长安。次年3 月,他看到失陷的京城处处荒凉残败的情景,想起客居他乡的妻儿,把那种无限的深情寄托于自己的弊端,写出流传千年的《春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这样的导入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题真正含义,又深化了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感受。
一般而言,讲授写作年代距今久远而又文意含蓄的作品,适合用这种方式。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应该用简明的话语,抓住与教材相关的信息,不能占用过长的时间;关于写作背景,应该做到有条有理,抓住重点。
二、解题式导入
课文题目就是全文中心内容的体现,通过分析题目,学生可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另外,采用这种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笔者就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天上飘着各种各样的云彩,它们是千变万化的。你们经常观察天上的云吗?说说都有哪些形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呢?(学生们纷纷说出不同形状的云,猜测各种原因)你们是否知道,不同形状的云里会隐藏着不同的天气知识,也就是说通过不同形状的云及其变化能够识别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看云识天气》”。如此导入新课,能够使文章内容突出出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复习式导入
“温故而知新”。对以前的知识不断温习,就是利用“温故”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由于学生以前学过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3分钟的赛诗会,学生情绪高涨,此时再导入散文《春》的学习,学生无不兴趣盎然。初中语文课本,虽然分了三个阶段,但当我们用心观察,不难看到课本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无论是题材还是结构抑或文章主题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授课时用旧知识导入新课,不仅能营造活跃教学氛围,还能够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设疑式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一上课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积极思维,多角度思考,使教学氛围异常活跃。例如,讲解《紫藤萝瀑布》的时候,笔者上课之前和学生聊天,问:“你们看过瀑布吗?”“看过美丽的紫藤萝吗?”“那看过像瀑布似的开放的紫藤萝花吗?”一系列的问题,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家都想尽快了解一下文章内容,甚至有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捧起课本看了起来。利用这种导入方法导入新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情境式导入
情境式导入,就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深刻体验教材内涵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此种方法的机会很多,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例如,利用图片信息与影像资料实现情景重现,引入课程。讲《黄山》一课时,笔者播放配有优美旋律的纪录片,然后提问:黄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交流后导入:带着对黄山的这些美好憧憬,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通过饱含激情的讲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激情。比如,讲解《囚绿记》的时候,笔者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绿,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词语,它更是频繁地走进文人骚客的笔下,被赋予了很多的内涵,‘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生机,‘千里莺啼绿映红’的鲜活,‘绿遍山原白满川’的旺盛,‘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丽,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囚绿记》,感受作者又赋予了它什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角色。
另外,课堂导入还要注意时间。导语不能太长,尽量维持在3~5 分钟。如果时间太长,就过于啰唆,导致教学环节失衡。要是太短,便不能很好地收到导入的效果,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这便需要老师依照课程改革的标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导入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总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设计非常重要,设计恰当的导入,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给整个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