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高中生周记写作

2015-08-15顾小娟

语文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侍萍周朴园周记

顾小娟

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一次的文字记录,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通道,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学生自由徜徉的“百草园”。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呼吁语文教师要对过去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那么,周记的写作是否也应该做相应的变化?又应该怎样去调整呢?

一、让周记鼓励学生参与和体验生活

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高中生作文的“同质化”“八股化”现象不少:有一篇命题作文《留住》,不少学生写出了“五段式”文章,除了开头结尾,中间三段都是几个古人的事例:屈原、司马迁、苏武、陶渊明、李白、苏轼等,这样老拿古人说事的“新八股”索然无味,让人无语。在作文中,如果学生自己真实情感的表达和生活感悟的记录所剩无几,多是脱离了生活的无味的成人化、虚伪化的东西,要求学生写出健康、清新、朴素、自然、有鲜活生活气息的作文就只能是一个梦。

而在学生的周记中,却有着令人意外的新气象,即使是一些平常文笔一般的学生,也有话可说,而且还言之有物。例如某个学生放假回家,看到农村老家屋脊上居然长了一株结粒的麦子,惊讶之余,他想到一粒小麦在如此的环境下还能成长,催人奋进。这比上文的励志内容胜出不止一筹,而且不落俗套。同样是一名家在农村的学生,有一次临时放假,家里没人,结果在邻居大叔家吃了顿午饭,他写得很朴实:“大叔大婶怕我不好意思,热情地往我碗里夹菜,还说随粥便饭,没什么好吃的。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我还是感到了浓浓的亲情。”这个事例稍加改动,就是《留住》的好材料。

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学生的生活面虽然窄,但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感知去体悟,一样有很多美妙的瞬间可以记录。我们的周记如果能长期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他们真实的发现和体悟,作文怎么会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呢?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把说真话抒真情作为自己写作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有所得,不吐不快。这样写作就变成了一种愉悦的享受,而不再是痛苦的应付。

二、让周记引导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念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在建议学生观看“2012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之后,很多人的周记不约而同地写到了与之相关的内容,有的还很有分量:

例1:胡忠和谢晓君两位老师的事迹让我看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还有爱和信念,不是所有的人都成为物质的奴隶。一个人总要有一点追求,有一点奉献,他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例2:孟佩杰恪守孝道,带着养母上学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尚能如此,更况于人乎?“香九龄,能温席”,古往今来,留下了多少关于“孝”的故事,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向之学习呢?

例3:“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刘伟如是说。相形之下,作为一个肢体健全的人,我有深深的内疚。“努力就有可能”,在刘伟的钢琴声中,我有什么理由不昂扬前行呢?

这些真情实感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要相信他们、放飞他们。语言的说教很多时候是苍白无力的,要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给一根杠杆,他们同样能撬起整个地球。

三、让周记培养学生审美及探究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金岳霖先生》中有一段:“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其实,金先生并非没机会与林徽因结合,有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可能同时爱上他和金先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梁思成就告诉林徽因她可以自由选择,即使林选择的是金,他也会祝福他们的,后来林把这件事告诉了金先生,金先生的回答是: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于是就这样,为了林徽因的幸福,他选择了放弃。这便是柏拉图式的崇高爱情道德,至今读来仍令人唏嘘景仰。

学完这篇文章,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我虽然没有这样的人生体验,但非常钦佩金先生的情操。想起‘非诚勿扰’中那个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女子,觉得她应该认真读一读林徽因和金岳霖的故事。”笔者的批语四个字:“深以为然!”

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笔者布置了一篇周记:《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之我见》。有一名学生的周记给令人印象深刻。

我认为周朴园是爱鲁侍萍的,他们的感情是真的。首先,在周朴园心中,侍萍一直还是那个年轻、美丽、贤惠的女子。其次,周朴园一再追问侍萍的下落以及知情后要给侍萍以补偿。第三,最具说服力的一点,周朴园保留了从前侍萍在时的家俱、生活习惯等。

周朴园爱鲁侍萍,但社会地位的悬殊使他不能够和侍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在现代社会婚姻生活充斥着“小三”“背叛”之类的词语时,能看见周朴园这样一个尚能“专一”“负责”的怀旧男人,真是难能可贵!

尽管学生的观点尚待商榷,但能有如此认知已经弥足珍贵,借用一句现成的话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沿袭以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灌输”某种结论性的内容给学生,那不还是“填鸭”吗?即使孩子错了,但他们至少有了思考,有了属于自己的观点,这同样是一种收获,也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总之,高中生周记的写作其实大有可为,教师可以充分用好这个平台,引导学生写心情、写生活、写观察、写读书笔记等。同时,不拘泥于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收获写作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样在无形中逐渐养成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积累的好习惯,作文水平就会有较为明显的进步,整体的语文素养也会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侍萍周朴园周记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写进梦里的周记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爱与虚伪
由《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雷雨》(节选)
帮忙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