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加”和“减”

2015-08-15韩曙光

语文天地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内容

韩曙光

要想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加”和“减”是非常有必要的。做好“加”,让课堂教学由薄到厚,以丰见长;做好“减”,让课堂教学由多到精,以少取胜。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该“加”时,如行云流水,丝毫不吝啬;当“减”处,似惜墨如金,绝不画蛇添足。

一、“加”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由薄到厚

1.增加教师自己的阅读心得

就课堂教学设计来说,阅读教学首先要从教师自己的阅读原始体验出发,这样的课才能鲜活,才能有新意,才能有创造力,才能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这是一片________的月色”句式说出自己的理解,再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________人如吾两人者耳”句式说出自己对“闲人”的理解,最后以“东坡先生,读你的《记承天寺夜游》,我读懂了________”形式说一段话。在总结课文时,笔者对学生说,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如果说这些教学活动比较成功的话,就是在教学设计时加进了自己的阅读心得。

2.增加作者的思想经历和写作背景

教学一篇文本必须了解写作背景,这是肯定的。不仅了解背景,还应该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教《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时,不仅仅要求学生记住这篇童话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还要求学生了解其经历:列夫·托尔斯泰1 岁半时母亲不幸去世,8 岁时父亲去世,13 岁时他的监护人姑母去世。跟他的经历相似的还有《父母的心》作者——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他1899 年出生,1901 年时父亲去世,1902年时母亲去世,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离世。一个无父无母无人监护的孩子后来成长为世界有名的大文豪。而现在有不少孩子有父有母有人监管,就是成不了才。笔者通过补充介绍作者的人生坎坷经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生命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增加必要的背景知识,无论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学习活动的展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加法”的老师很多,但增加出问题的情况也很严重,因此必须遵循增加的一些基本原则。

1.“加”是内化,融合,而不是堆积,拼凑

有的老师说:“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用了新教材新教参,什么都不‘加’,我都教不完;再‘加’不是更没有办法完成教学任务了吗?”这不是“加”不对,而是加的方法不对,没有内化,没有融合。简单堆积,简单拼凑,对课堂的优化是毫无好处的。

2.以我为主,多“加”自己的东西,少“加”别人的东西

真正能帮助我们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很多课的失败,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就是由于拿了别人的东西太多,而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

3.多“加”内涵,少“加”文本

如何增加教学的内容呢?有些老师认为,增加内容就是增加文本。一位老师教学朱自清的《春》就引用了近十首关于春的诗歌;一位名师开课,其主题是“慢慢走,欣赏吧”,结果一节课就阅读了五六篇文章。和者以为,即使这些内容都很有价值,很有必要,也不必把整个文本都加进来,而应该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东西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去。

二、“减”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由多到精

知“加”不知“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唐代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蝜蝂传》,是说蝜蝂这种小虫子,看到什么都要背在背上,最后被身上的重物压死了。原意是讽刺那些贪婪的人,其实对我们很多老师的备课也有警戒意义。事实上,我们很多不成功的课就是背负太多。什么都好,什么都要,面面俱到,结果,蜻蜓点水,一面不到。所以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还应学做“减法”,让教学内容由繁到精,以少取胜。

1.“减”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一位教师用一课时授完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其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作者用时5分钟,检查字词预习情况用时5 分钟,听课文朗读用时5 分钟,欣赏由课文内容改拍的影视图片用时5 分钟。真正解读文本、品析语言仅用了近20 分钟。这位老师设计的前几个教学环节明显不合理,必须大胆删减、浓缩,因为精彩的好课往往都是简洁的、干练的。

2.“减”繁杂的手段和形式

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问题上,应是能不用尽量不用。在一次大型语文赛课活动中,有位老师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用了30 多张幻灯片来展示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而当讨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时,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这本应成为课堂亮点,却被老师以一句“你们说得都不对”给扼杀了。为了追求多媒体展示的听觉、视觉效果,而使语言的欣赏、积累、运用等原生态的“语文学习”退出语文课堂,实在令人可悲可叹之至!其实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抬头看投影,听课效率是极不高的。

到底什么该减什么不该减,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尺度,笔者以为这几条可以参考:(1)有害无益的一定要删减。尽管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但课堂教学绝不是加进来的东西越多越好,有些内容加进来是有害无益的,有些内容可能是有价值的,但采用不适当的方式加进来也可能是有害的。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删减。(2)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定要删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底线。有些内容本身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却会妨害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毫不犹豫地删减。(3)可有可无的一定要删减。有些内容,加了不一定有害,但也未必有多大意义。本着以少取胜的原则也应该毫不犹豫地删减。

一言以蔽之,课堂教学,该“加”时,如行云流水,丝毫不吝啬;当“减”处,似惜墨如金,绝不画蛇添足。只有做好“加”和“减”,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效。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文本内容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