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若居谈艺录(二)

2015-08-15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诗性本真艺术作品

沈 奇

B

35

欣赏艺术,实则是阅读人生。

透过作品,见得人气与精神,人气纯,精神正,则无论作品高下,皆有清气袭人,亲和可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有德,德乃才之保养,才大才小,有德则终成正果,不失正道。

36

画是人画的,人品决定画品。

画品有高下之分,更有真伪之分;高下来自修为,真伪源自天性。

37

读好画家的好作品,首先感念于心的,是画品与人品的合而为一,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何为“画为心声”, 何为文人心斋,何为诗人灵襟,何为“艺术是人格化了的第二自然。”

38

“艺术要通过一个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整体不是在自然中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歌德语)

由此可以说,真正感动人的艺术作品,都是灵魂的产物,而非技术化的复制。

39

绘画在发生学上的终极意义是:外部物象经由主体精神之诗性的“化合”,复转换为“心象”的投射——由一定的语言形式来完成。

因此,真正的好画,是既可作壁上观,又可作心里读的。

在这样的“观”与“读”中,我们既享受了一次美的散步,又收藏了一份诗意的“心境”。

40

在题材与形式之外,在色彩和线条之外,艺术的创作与艺术的欣赏,应该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思”或叫做价值尺度,即“心境”。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以及收藏者,在其意识的深处,经由艺术的创造与欣赏、以及“收藏”(广义的、包括灵与物在内的“收藏”)之途径,于悦意养眼之外,也暗自改变了一份“心境”——这是更具诱惑更有价值的所在。

41

所有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在一种自我认同的真善美之心境中所发生和成就的。

这个不乏诗性生命意识的“心境”,是决定作品是否打动人,是否同时能深度作用于视觉和灵魂的关键。

42

这“心境”,说起来好像是“虚”的,但落实于具体的艺术创作,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存在。

“勿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勿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需而待物者也。唯道集需,虚者,心斋也”(庄子)。

古今美学,皆讲“文以气为主”,正在于此。

43

西人王尔德有言:在艺术中一切都重要,除了题材。

或许可以就此戏仿一句:在艺术中一切都不重要,除了心境。

44

画是养眼的物事,好画更是养心的物事。

养心的画首先得有不同寻常的品位与格调,这就得看画画的人是否有自家“心斋”来养笔、养墨、养画外的东西了。

45

好的艺术作品,不仅在面对的当下发生感动,更要能将当下的感受延伸到记忆的回味中去,不断深化其后续的品读。

好比一位优秀的女性,当其出现时,她吸引的不仅是眼球,更能以气氛的营造而产生某种弥散性的精神场效应。

46

艺术作品由艺术家所生,则必如艺术家一样,有其肉身,也有其灵魂;有其骨、皮、肉,也有其精、气、神。虽为文本,亦是人本,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并带着作者“遗传”的性格与气质特征,展开其生命的方向与归宿。

47

艺术家身上,其艺术追求是和其精神追求、思想追求、人的价值及文化的价值的追求共存一体而不可分离的。

由此构成其创作主体的生命力度和情感深度,也便奠定了其艺术文本的生命力度和情感深度,使其能有效地将精神语言与技术语言亦即情感与笔墨不分彼此地自在融合为一,于形式美感之外,更有心灵的寄托存乎其中。

48

艺术性格即艺术命运,文体局限即文体界限。

——界限加命运,即艺术风格之所在。

49

或许,艺术在本质上是女性的。

这是因为在女性身上保留着比较多的自然性、本源性和诗性。

男人是在创作,女人却是在呈现。

50

中外艺术史虽然主要是男性艺术家们的档案,但若深究这些艺术的男人们,会发现主要是他们身上的女性元素帮助了他们,丰富了他们,造就了他们。

亦即只有当女性元素在艺术家身上起作用的时候,才会把肉眼变成灵眼,由物视进入灵视,看见隐藏在物象后面的灵象,以真正进入艺术的空间。

51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一切文学艺术之于人类的意义,主要在于将个体的人从社会化的类的平均数中分离出来,解放性灵,解脱体制性话语的拘押和社会人格的驯化,得以重返本真生命的鲜活与个在。

如伍尔芙所说的那样,“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52

女性之“趋于虚无化的生命本真”,方使真实的个人和真实的诗性或艺术性生命意识,从公共话语语境中脱身而出成为可能。

由此可以理解,许多男性艺术家在创作中,何以总有一个放大了的“欣赏者”,并为此而“艺术”。而在女性艺术文本中,则总会觉着她们似乎只是在和自己说话,很自然地从过于同志化的“公共场所”退回到个我的本真密室,埋首于一己的艺术生命意识。

53

由此生成的作品,在示人之前,先是作给自己“享受”的,是从一己之诗意的心灵而生,变成另一个自我来与她做伴的。

好比山与山岚的对话,水与水波的呢喃,只是那样原生性地在着,快乐或痛苦地在着。

54

如此心态生成的“呈现”式的艺术创作,与那些为“艺术史”的“订货”或为“名头”许身式的所谓“创作”,有着根本的不同。

或许这样生成的作品不一定能引发多少理论性的话题,但总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些直接来自生活与生命本身的气息,一些既超脱又平实且自由专注的心音心色:诚朴、亲切而不失生动与深刻。

55

艺术创造的存在,不尽是为了成名,有如树木的生长,不尽是为了成材。

小树可以长成大树,或就那样小小地成就为一片小的风景;而所谓的“雕梁画栋”,则已然是无自然呼吸的展示了。

56

艺术在这里回到了它的本质所在:既是源于生活与生命的创造,又是生活与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

猜你喜欢

诗性本真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让语文教学回归课堂本真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