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未来图书馆中心的社会趋势研究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015-08-15邱葵
邱 葵
1 美国未来图书馆中心简介
近年来,关于图书馆未来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很多研究者纷纷做出分析,描绘未来图书馆的种种构想,以及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的前景。其中,一些预测颇为惨淡,比如Sullivan在《2050年学术图书馆解剖报告》中认为,预计到2050年,纸本馆藏将完全消失,因为书籍的电子化使纸本书没有存在的必要,民众采用订阅方式就可获取几乎所有的书;也不会再有电子资源检索课程,因为数据商提供的检索界面简单明了,学生能直接索取所需资料;信息扫盲会完全融入课程,图书馆将成为学校信息技术部门的一员而不再单独存在[1]。不过,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图书馆的S.Bell从馆藏、空间、用户体验、参考咨询、用户、图书馆员技能、图书馆员在教学中的作用、图书馆如何体现自身价值,以及图书馆与教授关系等九方面,比较图书馆在传统、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其描绘的未来图书馆展现了更光明的一面:图书馆在馆藏和服务上呈现随时、方便、自动、随身和嵌入式特点,馆员则是富有创新精神和拥有多种技能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2]。
对图书馆未来研究最细致的当属“美国未来图书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Libraries)于2015年发布的题为《趋势》 (Trends)的研究报告,其角度与其他预测迥然不同。未来图书馆中心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的下属机构,是在美国博物馆联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的“未来博物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启发下,由美国博物馆暨图书馆研究机构(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进行部分资助建立的。美国博物馆暨图书馆研究机构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为美国12.2万座图书馆、1.75万座博物馆提供所需的政府支持。未来图书馆中心有三大使命:(1)识别与图书馆及其服务的公众(community)有关的新兴发展趋势;(2)推广未来型的有创意的技术,帮助图书馆及其专业人员塑造其未来;(3)把图书馆专家和有创新思维的行家联合起来,帮助图书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3]。未来图书馆中心发布的图书馆趋势报告基本代表了美国图书馆界的先导思维,具有权威性。有鉴于此,可以把未来图书馆中心的研究结果作为方向标,了解美国图书馆界在理论上如何引导图书馆向前发展。
2 未来图书馆19 个发展趋势述评
《趋势》报告不是简单地预测未来,而是找出问题的起源,再分析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将在今后不断充实和完善,而且欢迎公众提出建议。《趋势》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的19个发展趋势,及其将对图书馆造成哪些影响,并建议图书馆进行相应的规划[4]。
2.1 人口加速老化(Aging Advances)
美国人口普查机构预测,2050年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20.2%,平均预期寿命88岁。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导致民众工作年限将大大延长,这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读者构成,图书馆需要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比如,在馆藏建设上,需购买更多的休闲读物和大字体的印刷品;需要开展更多的与老人有关的活动;对学术和特殊类型图书馆而言,退休老人激增,尤其是很多老人退休后不再做研究,这势必影响其业务形态。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政府会调整拨款方向以适应老年读者的需求;年轻一代会花时间和金钱来帮助家中的老人,而这有可能改变读者状况以及图书馆员的构成。另外,寿命延长导致退休时间增加,老人们需要充实空闲时间,更多人希望做义工,且对社区聚集和交流的空间有更多需求。
2.2 信息分享的匿名化(Anonymity)
社交媒体的涌现为民众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由于社交媒体软件往往实行实名制,或者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个人信息,越来越多的民众对隐私保护表示担忧,于是匿名的应用软件将大行其道。尽管匿名交流容易被不法之徒用于非法勾当,比如散布种族仇恨、性别歧视,但对绝大多数民众而言,正因为实行匿名,才能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图书馆应充分了解匿名对言论和学术自由的重要作用。
2.3 集体影响力(Collective Impact)
“集体影响力”是J.Kania和M.Kramer 2011年创设的概念,是指“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活跃人士致力于用一个共同的议程来解决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5]。越来越多的社会难题或社会变革(如饥饿、贫穷、暴力、教育、健康、公共安全、环境)很难用传统模式,比如单一的社会组织推动或个别项目的实施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复杂的原因,跨领域的集体影响力应运而生。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一向被视为解决重要社会议题的主要合作伙伴,他们在新的集体影响力模式下,会继续受邀参与这类计划。同时,随着集体影响力这种推动社会前进的新模式受到政府等方面的青睐,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也需要以重大社会议题法人方式来考虑图书馆面临的问题,辨明哪些需要优先解决。
2.4 联合互动的学习方式(Connected Learning)
大量电子资源的涌现以及社交媒体与网络的连接催生了新的联合互动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当学生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且与自身有关的研究课题时,学习效果会显著提高[6]。联合互动的学习方式创造了一种学生间彼此帮助支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并同专家们)通过互动、分享、反馈等途径来共同学习[7]。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亮点是:它在学校教育方式和校外互动的手把手的学习方式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8]。由于联合互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习者自己挖掘资源并互动,这使学习者有机会重新认识图书馆的最基本的优点:在这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接触大量的信息[9]。图书馆作为一种中性化的学习空间,平等地对待所有使用者,没有教室里的压力,能让学习者无忧无虑地获取最新的技术,以及通过图书馆的便捷上网服务,更好地加入互联的学习环境中。此外,在不同的场所学习,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一切都为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提供了机会,共同创造联合互动的学习环境,并成为这种学习模式的重要环节。
2.5 无所不在的数据(Data Everywhere)
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并非新鲜事,新技术运用大大提升了收集、储存和分析客户数据和个人信息的能力。移动通讯装置、上网设备和各种应用软件,以及其他新兴事物,如可穿戴技术、慕课(MOOC)、消费品网络化,为数据收集增加了更多机会。有了大数据,企业、政府和非盈利机构就能以事实为依据,更好地做出决定和制定政策[10]。但将大数据运用于社会变革,比如面对贫穷、健康和教育等问题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数据的收集缺乏统一标准、数据的收集分散、各个机构和组织之间缺乏协调、信息技术(IT)资源不充足[11]。图书馆向来有收集数据和改善服务的传统,图书馆在新趋势下会发现数据对自身非常有用,也可能会被要求与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来分享自己采集的数据[12],而这些都可能因为涉及读者隐私和学术自由而有道德上的顾虑[13]。随着数据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会被要求作为数据储存库,把不同类型的数据结合起来,对数据分类和存档,用户可以电子方式索取这些数据。随着数据价值的提升,图书馆还要帮助人们应用这些数据,当然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14]。
由于数据能被用来发展、创造和宣传内容,商业企业就能把用户习惯和地理人文的数据结合起来,分析民众的偏好,为特定的人群定制内容。利用数据创造新的内容的关键可能在于如何分享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比如:内容的创作者、批发者、零售者、使用者和有使用许可者,而图书馆能在分享信息和帮助用户整理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方面承担一定的角色[15]。
总之,任何网上的交集、接触点及其产生的结果越来越多地被转换成数据,并被储存、分类和分析,于是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需的结果[16]。图书馆会以某种形式或多或少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2.6 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
2001年M.Prensky引入“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两个概念。数字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年轻一代。数字土著是指在电子世界里长大的年轻人,数字移民是指在数字时代前出生、成长的人。数字土著与数字移民在工作、学习和互动方面有显著的区别,比如数字土著把计算机、电子游戏和互联网语言视为与生俱来,像母语一般使用[17];数字移民会带有一些数字时代前的“口音”,比如把互联网作参考用,会用产品使用手册,会在纸上而不是电脑上修改文章。这两种人的差别均可在办公室、教室甚至家庭看到。Prensky认为,他们在教室表现出的差别最值得注意,因为目前的教室往往是由数字移民教育数字土著,而这两种人无论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大脑思维方式,还是对待信息和合作,都可能不同[18]。数字土著可能把更多的技术融入职业生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他们希望更多地接触新技术、与同事和同龄人分享更多的虚拟和物理空间,他们需要更舒适的环境来支持自己把工作和生活融汇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他们需要更有持续性的工作环境[19]。由此一来,数字土著就会从做生意、收集新闻和信息,到消费、对个人隐私的定义、娱乐和社交等各方面,呈现出与数字移民的差别[20]。数字土著与互联网一起成长,非常依赖移动电子装置,是社交网络服务的主要消费者,把速度视为电子产品和服务最重要的特征,且喜欢集工作和娱乐于一体,同时在各电子装置之间从事多项任务[21]。据皮尤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研究,美国年轻一代在媒体和技术使用上,有在印刷环境与数字环境之间彷徨的习性,他们喜欢把图书馆当成安静的学习场所,以及与人合作和闲逛的地方[22]。这需要图书馆调整服务和活动项目,以适应数字土著特有的新需要和期望。
应指出的是,不应该把数字土著的标签贴在这一代所有人的身上,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早年没有像数字土著那样受到数字技术影响,如在低收入社区成长的年轻人、新移民或新移民子女、选择远离数字世界的人。因此,图书馆仍需要向这些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提供接触新技术、资源和合作的机会。
2.7 无人飞行器(Drones)
无人飞行器正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东西,被用于研究、运送货物、艺术创作、新闻报道、执法和监控、娱乐等方面。在美国,业余爱好者可以在某些限制下(如远离机场、400英尺以下高度以及在操作者的视野中)放飞无人飞行器,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仍禁止无人飞行器的商业性使用。尽管人们还在等待政府规定的松绑,以应对民间对无人飞行器高涨的兴趣和需求,不过现在已有1500多种无人飞行器面世,性能多样,能满足各种需要。对图书馆来说,无人飞行器可能有以下影响:(1)用来改善原来服务不好的地区的上网情况;(2)可以向地理位置偏僻或受灾害影响的地区投放书籍;(3)向个人或社区运送设备,或用带有视频的无人飞行器,让研究人员联系起来,以便有机会把研究覆盖到这些地区[23];(4)无人飞行器也为制作内容和研究提供新机会,读者可能会希望把无人飞行器视为图书馆能提供的技术资源的一部分,而通过无人飞行器制作的视频或调查内容也可以由图书馆来收集和管理;(5)随着无人飞行器为创新、研究和生产提供新机会,同样也会带来隐私和安全等忧虑[24]。
2.8 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
心理学教授J.Arnet把成年初显期归纳为处于17-20多岁这段成长期的90后和00后[25],他们有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富裕国家,这一代年轻人会花更长的时间来达到所谓人生的“五大里程碑”:读完书、离家、经济独立、结婚和生孩子。最新研究表明这和大脑发育有关;但也有研究指出,这是由于近年经济不景气,导致适合年轻人的工作岗位短缺以及住房供应不足,一些年轻人不得不延长求学时间。也有人指出,即使经济复苏,这些人的行为特征未必会因此而改变。由于几届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岗位、在职人员工作年限延长、对工作经验有更高要求、更多的工作变动,以及求职者想要更有激情、能创新甚至光鲜的工作,高端人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26]。这些人口方面的变化促使介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一群年轻人的产生,他们有独特的需求。图书馆应思考如何为这些人定制服务,从青少年服务(如电子游戏、社交媒体)和成年人服务(如就业指导)中借用一些点子。目前青少年时期已经是一个被认可的成长发育期,所以在教育、健康、社会服务、法律等方面都有特别的措施和政策来为处于这一时期的人群服务。如果成年初显期被公认为一个独特的成长发育期,就会被政府扶持,图书馆就需对此采取应对措施。
2.9 快捷休闲的服务理念(Fast Casual)
快捷而休闲是快餐业新兴服务理念,它定位于快餐店(麦当劳、肯德基等)与休闲式餐馆之间。这种服务理念体现为:柜台点餐,点餐可以随客人需要进行调整,随点随做新鲜高品质的食物,提供高档的就餐环境。此外,因为吸引这一代年轻人的不再是广告,而是快捷而休闲服务中的数字式服务、快捷方便、口味纯正和重质量等特性,所以这类餐饮企业注重高科技在客户生活中的作用,使用APP来进行点餐和移动支付[27]。这种服务理念也运用于旅馆管理中,如采用融入类似家庭客厅、富有弹性且便于社交的空间设计(如自由的座位组合、方便寻找的电源插头等),鼓励客人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或谈生意。这一切都在服务中表现出弹性,迎合人们希望提高工作效率和随时上网的生活方式。从表面看,这种服务的流行是因为价廉物美,其实它体现了顾客所追求的服务价值的改变,因为他们需要清新且更为社交化的体验。
图书馆需引入快捷而休闲的服务理念,在强调免费或低收费的同时,要展现图书馆的活动和服务作为一种社交体验的价值。另外,快捷而休闲的服务理念还应体现在空间使用上,使图书馆成为能让人喜欢在此流连且进行交际的场所。传统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比如空荡荡的大厅、严肃规整的服务台,很难给人以快捷而休闲的服务体验,因此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
2.10 翻转式学习(Flipped Learning)
翻转式学习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左右,鼓励学生先预习内容,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将所学知识用于课堂上。翻转式学习利用流行的教学技术,让老师把上课时间用于手把手的指导、教学,而不是知识和内容的灌输。翻转式学习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如学生要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有所接触、为上课做准备,为此需要有奖励、检验学生理解能力的机制,需要在教室内进行高水平的认知活动[28],还需要有自由弹性的环境、好学的气氛、有计划的内容和称职的老师[29]。向翻转式学习方式转变需要老师做大量准备工作,如花时间查资料来录制、上传和管理上课的内容,而这一切可能正好在图书馆员和信息从业人员能提供的服务范围之内;学生也会把图书馆作为翻转式学习的自习场所。此外,图书馆资料课也可成为翻转式学习中单独的一门课,或将翻转式学习融入教学过程中[30]。
2.11 游戏化的学习(Gamification)
游戏化的学习,或者说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在美国快速流行,逐渐从专业训练向中小学甚至高等教育发展。把玩游戏运用于学习,主要是玩游戏的人有一些特别有用的且在学校也会看到的特点:坚持不懈、敢于冒险、重视细节、勇于解决难题。Joan Ganz Cooney中心对694位幼儿园到八年级的老师的调查表明,74%老师把电子游戏用于教学,其中80%老师说每月起码玩一次电子游戏,55%每周玩。和在教学中偶尔使用电子游戏相比,深度采用所谓沉浸式教学电子游戏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更容易通过课程规定的标准测验。
游戏化的学习大致有两方面:(1)游戏化的学习(Gamification),也就是把电子游戏中的一些元素或把电子游戏的设计技术运用于非游戏的场合;(2)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这种方法历史久远,它是直接把游戏用于学习,并以此来决定学习成果。提倡这种方法的人们认为,要玩好电子游戏,必须要掌握空间推理、数学和逻辑思维,而这些也是学习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时所需的技能。电子游戏还能增强好奇心、社交和不断处理信息的能力[31]。游戏化的学习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使学习变得有趣,从而紧紧吸引住学习者。使用这种方法只需要很少的指导,学生会主动寻找信息来了解游戏是怎么玩的,包括与内行交流、通过看书和上网查找教材和说明。
图书馆一直是按个人兴趣学习和自助式探索知识的场所,自然成为游戏化学习的理想地点。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是一个公共聚集的空间,能发挥作为团队co-play地点的优势,鼓励用户以小组,或者所在班级为单位在图书馆一起“玩”。此外,培养工作技能的电子游戏方兴未艾,被用于电子扫盲或训练操作某种系统,可以是计算机或是其他系统。这无论对在职人员还是待业者都很重要,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充实自己[32]。图书馆可以利用游戏化学习帮助人们准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2.12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物件集计算、通讯和通话于一身,可以收集或传送数据,并经由另外一些机器的控制连接到互联网上。这些物件的相互连接以及产生的数据,在经过互联网上更高一级的处理后,会产生更智能的指令。这些指令一旦重新传回到原来物件,会使它们进一步自动化,从而增强服务和使用体验[33]。物联网物件的种类五花八门,包括可穿戴设备、植入体内的医疗装置、家电、城市基础设施(污水管、街灯、电表、水表)。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的规模将达到250-500亿个物件[34]。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了1606位技术专家,其中83%认为,到2025年物联网的发展会对公众产生较大效益。随着物联网深入日常生活,人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关于使用这些东西的技术问题,而且他们需要有更多的知识来使用和管理这些装置。另外,在这些物件的拥有方面,如同数字鸿沟,也会产生有和没有的人之间的鸿沟。因为贫穷而没有这些物件的人们可能会被抛弃,他们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而且被看成是不完整的人[35],这需要图书馆注意,并准备提供相应的服务。
2.13 自造者运动(Maker Movement)
3D打印机、激光切割器和3D设计软件的普及为“自造者”提供了过去只有制造厂商才有的创造和制作物件的能力。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这些有共同爱好人也可以在虚拟空间建立自造者社区,分享各自的兴趣、专长,切磋技艺[36]。在自造者运动中,图书馆无疑是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图书馆的自造者空间(Makerspaces)和创客空间(Hackerspaces)为自造者运动的爱好者提供场所、共享设备、互相学习的机会。图书馆历来是收集信息的机构,并向人们提供由他人创造的资源。自造者运动赋予图书馆新功能:向社区提供机会以制作自用或供社区使用的物件。当然,图书馆可以把这些制成品纳入馆藏。当地政府也可以利用自造者运动来改造制造业、建立小企业、吸引投资以及更新附近的街区和商业中心。总之,自造者运动为图书馆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了在当地社区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和企业发展的新机缘[37]。
2.14 隐私观的转变(Privacy Shifting)
新技术的发展使东西做得越来越小、价廉、无所不在,它们不断跟踪使用者而且连接在互联网上,同时也需要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私人信息,并将之与公众或提供服务的公司分享。这为一些注重隐私的公司提供了商机,比如Snapchat的卖点就是所有的视频分享有时间、次数的限制,以减少隐私泄露机会。
此外,物联网的兴起使更多有独一无二身份特征的物件连到网上,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个人信息与企业甚至公众分享。另外,智能住宅里的电子装置是联网的,家庭成员、钟点工、保姆和物业都可以接触到它们的登录和密码信息,大大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系统软件被侵入或植入木马软件的可能性。这些智能装置也会收集和储存很多个人的偏好和习惯,比如室温、照明、家庭人员出入和运动的时间和规律。单独看,这些信息可能没什么好担心;但当它们被收集到一起时,就可能透露一些不愿公开的个人私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个人隐私的观念就会发生改变:他们需要在保护自己隐私和享用这些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之间进行取舍。此外,沉迷于新科技的人与不太掌握信息科技的人之间、数字土著与数字移民之间的隐私价值观不同,而年轻一代会带领社会改变对隐私的价值取向,使人们逐渐加强对隐私权的关注,尤其是当他们自己受了高等教育并进入职场时,会更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一个折中的办法是在鼓励信息分享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网上身份或发展匿名或隐私效果好的社交应用软件,让人们在享受现代信息便利的同时保留自己的隐私。
2.15 更有复原力的社会(Resilience)
复原力强的社会是指通过周密准备和部署,能从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经济危机等物质、社会和经济灾难中快速恢复。这是美国经历一系列自然灾害,比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痛定思痛,集思广益,通过出台政策来使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甚至恐怖攻击,并尽快恢复。一个复原力强的社区能通过规划和准备,在灾难发生时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不是等着灾难发生,并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20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与32个城市合作,实施建立复原力强的社会计划,旨在使一个城市的社区、机构、企业、各个系统直至个人都有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幸存、适应乃至继续成长。该计划为参加的城市制定了一整套灾难快速复原的方法,包括指定一个一位复原总监、制定具体战略、在私人企业、公立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在有共同想法的城市之间建立网络来共享资源。
作为社会的重要机构,图书馆也需要使自己的设施、服务和活动与所在的政府机构保持一致,为快速复原计划而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到,如果政府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可能会对图书馆的预算造成影响。因为创建更有复原力的社会需要社会中每一位成员的参与,图书馆是最理想的为个人提供有关活动或服务的场所,并能培养一些有关的社会观念,如再生能源、支持本地农业多样化、社会的平等和包容,这些观念能帮助人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更好地应变,且能把社区中弱势群体受到的影响降至最低[38]。
2.16 机器人技术的推广(Robots)
机器人技术于1960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逐渐运用于教育、研究甚至日常生活。机器人会越来越多地与自然人一起工作。提倡机器人技术的人认为,机器人变得来越安全,它们可以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从而把人们解放出来,从事高水平的创作性工作,包括管理机器人、创新或从事对机器人来说太复杂的工作。
机器人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有:有些图书馆开始把机器人技术介绍给所在社区。Westport图书馆的M.Bleiweis指出:“作为下一代的颠覆性技术,机器人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认为很有必要让人们能接触它,并从中学习。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个人职业发展角度看,都很重要。”[39]另外,尽管提倡机器人技术的人认为机器人会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但还是会有机器人代替自然人的顾虑,这样图书馆和其他教育机构就会在向被机器人替代的工人提供新工作技能培训以及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使这些人能重新开始新的职业生涯。此外,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势必牵涉公共政策的完善,包括安全、隐私、民事责任以及知识产权,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加以引导[40]。
2.17 分享型经济(Shared Economy)
传统的消费品所有权模式正在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分享型经济,让使用者能共享资源、物资、服务甚至技能,这也叫做互助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或同伴合作或租赁(Peer to Peer Collaboration/Rental)。
人口增加和都市化使人们越来越担心有限的资源和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希望通过分享型经济模式,优先考虑资源应用,而不是其所有权。这样可以把社会资源中没有被利用或使用不足的部分得以充分使用,实现物尽其用。这种经济模式不光被政府、非盈利组织采用,还正成为流行的商业模式,比如短期出租多余房间的Airbnb和出租私家车的Lyft和Uber。根据2014年一个对6个国家3万多互联网用户的调查,68%的用户愿意在有报酬的前提下分享或出租私人物品,66%愿意租用他人的东西或服务,包括电子商品(28%)、电动工具(23%)、自行车(22%)、衣物(22%)、家庭用具(22%)、运动器材(22%)、汽 车(21%)、野 营 装 备(28%)、家 具(17%)和住宅(15%),26%愿意租用服务。分享型经济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网上分享的反馈、评论为建立这种信任提供了可能[41]。
图书馆向来为社会提供附加值,而且也有提供免费/共享资源和空间的潜能。图书馆要考虑自己能为参与分享型经济的人们做什么,并为他们的需要提供方便。同时也应该看到,分享型经济中涉及的法律和税收问题,以及相关许可,使分享型经济能真正发挥其本意而不是被滥用。图书馆要向分享型经济的参与者提供必要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调查发现,90后和00后占参与分享型经济人群中的42%,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的人。如果图书馆能搭上这股新浪潮,就可能使年轻一代重新提起使用图书馆的兴趣。当然,图书馆也必须使自己的服务与此接轨,提供有关的讲座和工作空间,提倡分享型社会文化。
2.18 断网(Unplugged)
信息在网络社会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断网对工作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时刻联网而接触大量资讯,很多人处于认知超负载状态,个人或集体无法把精力集中在真正应该做的事情上。除了为集中精力工作而断网外,断网有时也是为了人们能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便更好地工作。比如,假期本应用来好好休息,但有一半多的美国人在休假时继续上网,回答邮件和联络工作伙伴。所以,一些度假旅馆开始以没有电话和网络为营销手段来吸引希望彻底断网好好休假的顾客,市场上甚至还有能阻断或限制上网和通话功能的衣物、手机壳和手提包等新产品,让抵制上网变成为一种时髦[42]。
作为安静读书学习的场所,图书馆完全可以迎合这种新趋势,在馆内划出断网区域,让人们安安静静、心无旁骛地学习或思索。可以把以前的“安静阅读区”重新标上时髦的名字,比如“断网区”或“电子装置禁区”,为有此需要的读者服务。对馆员来说,也需要有机会断网,以便有时间反思工作,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做事。
2.19 人口都市化(Urbanization)
随着都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口。1950年世界都市人口比例只有30%,2014年达到54%,预计2050年将达到66%。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对世界上600个中心城市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些城市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但产生的GDP是世界总额的60%,这600个城市中的七分之一在美国[43]。
人口向都市集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个人的事业成功开辟了更多途径,造成财富集中和贫富差距扩大。大城市周围地区逐渐都市化,吸引更多的居民,这会增加图书馆的使用,需要建立更多的分馆或服务网点,产生新的图书馆使用模式。同时巨型城市也会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对城市服务和政府拨款需求不断增加,突发或是持续的失业率冲击。人们期望大城市的图书馆在经济发展和培养个人技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图书馆也不得不在经济不景气时与其他公共机构争夺资源,为此,可能需要发展可持续的活动和服务,或者和本地机构甚至其他城市的组织进行合作,共同对付相同的挑战[44]。
3 对未来图书馆趋势研究的解析
在今日对未来进行预测变得稀松平常。为归纳分类未来的趋势,并加以深层次分析,大多数的未来学家和社会趋势观察者一般使用所谓的DEGEST分类法,把它们分别归入人口(Demography)、经 济(Economy)、政 府(Government)、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ety)和科技(Technology)六大类。未来图书馆中心出于自身需要,扩大了该分类法,把教育变成独立的类别,并称为STEEPED(Society,Technology,Education,Environment,Politics/Government,Economics,Demographics)。按照该分类法,19种趋势可以归类为:(1)社会趋势有5个:信息分享的匿名化、集体的影响力、快捷而休闲的服务理念、自造者运动、隐私观的转变;(2)科技趋势有5个:无所不在的数据、无人飞行器、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的推广、断网;(3)人口趋势有4个:人口加速老化、数字土著、成年初显期、人口都市化;(4)教育趋势有3个:联合互动的学习方式、翻转式学习、游戏化的学习;(5)环境趋势有1个:更有复原力的社会;(6)经济趋势有1个:分享型的经济。分析这些趋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美国图书馆而言,社会、科技、人口、教育等方面的趋势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影响最大。尽管环境和经济趋势对图书馆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这和主要的趋势类别相比,它们相对不是太重要。
(2)尽管这些趋势中有五个是明显的科技趋势,但在被归到其他类的很多趋势里都有太多的科技成分:信息分享的匿名化、自造者运动、隐私观的转变、数字土著、联合互动的学习方式、游戏化的学习、分享型的经济等七个趋势,如果除去科技成分,很难单独成立;在其余几个趋势中,也很难完全排除科技影响。所以,可以确定地说,科技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会起到很大作用。这初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分析发现,这些科技发展中似乎没有哪个和图书馆有直接联系,图书馆嵌于这些趋势中。这在表面上看,是由于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全面渗透,但一定程度上也隐约表明图书馆本身的边缘化。
(3)和其他一些对图书馆未来预测相比,未来图书馆中心的预测比较高明,它另辟蹊径,不是为了预测而预测,而是把最新的流行趋势和科技发展加以分析,看看哪些对图书馆的未来会有影响,让图书馆能从较高的视野来顺潮流而动,更好地改善服务,使图书馆避免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这和未来图书馆中心的服务使命完全吻合,也就是“把图书馆专家和有创新思维的行家联合起来,帮助图书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在美国,图书馆作为免费的社会服务机构,唯一的经费来源是所在学校或城市的公共拨款,所以,不被拨款源认可、背离其发展方向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生存。因此,随时跟上学校教学科研(高校图书馆)和城市发展(公共图书馆)的需要是所有图书馆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4)要注意的是,未来图书馆中心是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机构,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主要成员是公共图书馆,所以,这些趋势分析的主要听众是公共图书馆。相对于高校图书馆,其经费压力要大得多,所以跟随时代潮流更有迫切感。
4 未来图书馆趋势对中国图书馆影响的讨论
19种趋势是以美国社会人文科技发展为基础而做出的,其对美国图书馆而言可能是紧迫问题,但有可能还没有提上中国图书馆的议事日程。尽管以上趋势讨论面面俱到,但19种趋势中的很多可能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由于中美在人口、文化和法律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其对中国而言,可能未必有直接使用的价值。此外,有些趋势虽然在中国也有出现,但其成熟程度或使用方式可能也不同。
拿最简单的科技趋势来说,数据采集可能是美国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几乎所有企业发展都需要数据支持:在图书馆,新期刊采购最常用的依据就是看某个期刊在过去是否有人在电子数据库检索时被拒绝过,有多少次,和订阅成本比,这些拒绝访问如果能顺利索取到全文,每次平均成本是多少,并以此来做采购决定的主要依据,而不是看其他图书馆有没有,或是某个人的推荐。同时,无所不在的数据和物联网的高度发展紧密相连,比如,美国很多地区的居民电表、煤气表和水表都是用无线方式和提供这些能源的公司的连接,把实时数据直接送到公司,这样不但节省人工,让抄表员的工作成为过去,而且也便于随时监控使用情况,以便合理调拨资源。而对那些需要保护自己隐私,不让它留在网上的用户,他们需要另外付费来继续使用人工抄表服务。尽管个人网络隐私权在中国日益受到关注,但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银行信息没有被盗用,而可能不会把隐私权的概念延伸到个人水电煤使用情况这种小事上。
另外一个例子是分享型经济,中美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也会使这种经济模式难以在中国流行。在美国,旧的个人用品,包括分享型经济中提及的衣物、家具,通过各种渠道重新使用是常见文化,在中产阶级中也如此,没有什么丢脸,所以这种经济模式本来就有社会基础,而互联网只是使分享型经济模式更放心、更便捷而已。此外,目前分享型经济中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分享私家车剩余运能,Lyft和Uber使黑车合法化,在美国一些地方有阻力,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经营;而分享自家住房的Airbnb会影响旅馆的利益,所以这些模式会面临法律方面的挑战。
尽管如此,因为互联网让世界变小了,让人们在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发展上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对中国图书馆而言,须注意很多新科技和学习方式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因为其中的很多影响会跨越国界。分析19种趋势,会看到在社会方面:快捷而休闲的服务理念、自造者运动、隐私观的转变等流行趋势多多少少开始影响中国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会期待生活中各方面的服务,包括图书馆服务,能像快餐一样高效高质。读者也希望图书馆好好保管私人信息。在科技方面,无所不在的数据、物联网逐渐进入生活,而在整天上网的现实下,断网的确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益。如果图书馆能关注这些趋势,就能提早作好准备。此外,中国历来关心教育,目前中国教育抱怨最多的是应试教育,所以未来图书馆中心提出的教育趋势——联合互动的学习方式、翻转式学习、游戏化的学习会使学习更有效、更有趣,能让中国教育从单纯灌输的模式中走出来,对中国教育工作者有借鉴意义。不过,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非教室的学习空间,而这正是图书馆能大显身手的地方。
这些趋势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人口趋势,因为人口加速老化、数字土著、成年初显期、人口都市化等在中国基本都可以看到,所以中国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服务、馆藏建设、图书馆活动安排设计上应考虑人口变化的因素。
最后要指出的是,争取每年的预算,并能略微有所增长是美国各图书馆管理层的中心工作,因此他们必须时刻让拨款源,无论是政府还是所在大学,均知道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以保证对图书馆连续不断地投入。因为一旦有风吹草动,图书馆预算往往是首先被削减的对象,而这些趋势分析能帮助图书馆把自己的服务和社会与学校的需要保持完全一致,并走在这些需要的前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好,国家加大图书馆投入,目前中国图书馆可能还没有这种担忧,不过,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图书馆因为其经营模式的限制,一定会遇到各种挑战,最突出的可能是财政预算。因此,中国图书馆界需要居安思危,为图书馆的未来未雨绸缪。
5 结语
近年来,美国图书馆界对未来图书馆发展方向的预测众说纷纭,这些研究以图书馆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而不是把图书馆作为众多社会机制的一个部分来加以分析。另外,这些分析往往偏重于一些对图书馆有直接影响的新生事物来开展讨论,而较少考虑外在社会经济文化及科技发展对图书馆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内在缺陷导致预测的结果相对狭隘,未免有人云亦云或似曾相识的感觉。未来图书馆中心的趋势研究在一定程度打破了这种预测模式,用一种相对开放的角度,自外向内看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可能被哪些因素所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是不断变化的,创造未来是一个不断的塑造的过程。美国大学院校暨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每两年就有学术图书馆主要趋势报告[45],每次都有很多变化。预测未来说穿了只是对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的一番猜测而已,真正的未来却有可能向着让人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些预测只能起到开阔视野和借鉴的作用,并不是走向未来的路线图。
[1] Sullivan,Brian T. Academic Library Autopsy Report,2050[J/OL].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January 2,2011. [2015-04-09]. http://chronicle.com/article/Academic-Library-Autopsy/125767/.
[2] Zenke,Paul. The Future of Academic Libraries:An Interview with Steven J Bell[EB/OL]. [2015-04-09].http://www.educationfutures.com/2012/03/26/thefutureof-academic-libraries-an-interview-with-stevenj-bell/.
[3] ALA.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Libraries [EB/OL].[2015-04-09]. http://www.ala.org/transforminglibraries/future.
[4] ALA.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Libraries:Trends[EB/OL]. [2015-04-09]. http://www.ala.org/transforminglibraries/future/trends.
[5] Kania,John,Mark Kramer. Collective Impact [J/OL].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Winter 2011.[2015-04-09]. http://www.ssireview.org/articles/entry/collective_impact.
[6] Connected Learning Alliance. Why Connected Learning?[EB/OL]. [2015-04-09]. http: //clalliance.org/whyconnectedlearning/.
[7] Connected Learning. Connected Learning:Reimagining the Experience of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EB/OL]. [2015-04-09]. http://connectedlearning.tv/connected-learning-principles.
[8] Ito,Mimi. Connected Learning:An Agenda for Social Change [N/OL]. [2015-04-09]. The Huffington Post.January 15, 2013.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mimi-ito/connected-learning_b_2478940.html.
[9] Connected Learning: The Power of Social Learning Models [J/OL]. Te@chthought. July 13,2014. [2015-04-09]. http://www.teachthought.com/learning/connectedlearning-the-power-of-soc...
[10]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IFLA TrendReport:Riding the Waves or Caught in the Tide.2013[R/OL]. [2015-04-09]. http://trends.ifla.org/.
[11] Desouza,KevinC.,Kendra L. Smith. BigData for Social Innovation [J/OL].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ummer 2014. [2015-04-09]. http://www. ssireview.org/articles/entry/big_data_for_social_innovation.
[12] Matthews,Brian. Wait. Stop. What is a Photocopy?Three Insights from Our Library Student Advisory Board[J/OL].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September 10,2014. [2015-04-09]. http://chronicle.com/blognetwork/theubiquitouslibrarian/2014/09/10/wait-stop-what-is-a-photocopy-three-insights-from-ourlibrarystudent-advisory-board/.
[13] Arts Council England. Envisioning the Library of the Future Phases 1 and 2:Full Report. 2013[R/OL]. [2015-04-09]. http://www.artscouncil.org.uk/media/uploads/pdf/Envisioning_the_library_of_the_future_phases_1_and_2_full_report.pdf.
[14] New Media Consortium. Horizon Report 2014 Library Edition [R/OL]. [2015-04-09]. http://www.nmc.org/publications/2014-horizon-report-library.
[15] Haugen,Brad.Data Will SaveMusic[J/OL].TechCrunch.February 17,2015.[2015-04-09]. http:// techcrunch.com/2015/02/17/data-will-save-music/.
[16] Davies,Anna,Devin Fidler,Marina Gorbis. Future Work Skills 2020 [EB/OL]. [2015-04-09]. http://www.iftf.org/futureworkskills/.
[17][18]Prensky,Marc. 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J/OL]. On the Horizon. vol. 9 no. 5, October 2001.[2015-04-09]. http://www.marcprensky.com/writing/Prensky% 20-% 20Digital% 20Natives,% 20Digital%20Immigrants%20-%20Part1.pdf.
[19] Puybaraud,Marie,Hannah Hahn. Digital Natives:A More Tech-Savvy Generation Enters the Wiorkplace[J/OL]. WorkDesign Magazine. February 1,2012.[2015-04-09]. http://workdesign.com/2012/02/digitalnativesa-tech-savvy-generation-enters-the-workplace/.
[20] Weiss, Robert. Closer Together or Further Apart?Digital Devices and the New Generation Gap [N/OL].The Huffington Post. April 1, 2014 . [2015-04-09].http://www.huffingtonpost.com/robert-weiss/closertogetheror-furthe_b_4690748.html.
[21] Schippers, Saskia, Meike Mak. Creating Outstanding Experiences for Digital Natives [J/OL]. UX Magazine.July 24,2014.[2015-04-09]. http://uxmag.com/articles/creating-outstanding-experiences-for-digitalnatives.
[22]‘Digital Natives’ Are Still Bound to Printed Media[EB/OL]. [2015-04-09]. http://libraries.pewinternet.org/2013/06/25/press-release-digital-natives-are-still-bound-to-printed-media/.
[23] Frey, Thomas. 192 Future Uses for Flying Drones[EB/OL]. [2015- 04-09]. http://www.futuristspeaker.com/2014/09/192-future-uses-for-flying-drones/.
[24] Wallace-Wells,Benjamin. Drones and Everything After[J/OL]. New York Magazine. October 5,2014 . [2015-04-09]. http://nymag.com/daily/intelligencer/2014/10/drones-the-next-smartphone.html.
[25] Sherwood, Jeff. Is ‘Emerging Adulthood’ Really a Thing?The Secret History of Words for Young People[J/OL]. Slate. August 22,2014.[2015-04-09]. http://www.slate.com/blogs/lexicon_valley/2014/08/22/emerging_adults_teenagers_adolescents_and_other_words_for_young_people_are.html.
[26] Hymowitz,Kay S.Where Have the Good Men Gone?[N/O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19,2011.[2015-04-09]. http://www.wsj.com/articles/SB10001 424052748704409004576146321725889448.
[27] McGrath, Maggie. How Millennials Will Dictate The Future Of Fast Food [J/OL]. Forbes. April 18,2014.[2015-04-09]. http://www.forbes.com/sites/maggiemcgrath/2014/04/18/how-millennials-will-dictatethefuture-of-fast-food/.
[28] Brame, Cynthia J. Flipping the Classroom. Center for Teaching Vanderbilt University [EB/OL]. [2015-04-09]. http://cft.vanderbilt.edu/guides-sub-pages/flipping-the-classroom/.
[29] Talbert,Robert. Toward a Common Definition of‘Flipped Learning[J/OL].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April 1,2014. [2015-04-09]. http://chronicle.com/blognetwork/castingoutnines/2014/04/01/toward-a-common-definition-of-flipped-learning/.
[30] Talbert, Robert. Four Things I Wish I Had Known About the Flipped Classroom[J/OL].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June 5,2014. [2015-04-09]. http://chronicle.com/blognetwork/castingoutnines/2014/06/05/four-things-i-wish-id-known-about-the-flipped-classroom/.
[31] Thompson, Clive. How Videogames Like Minecraft ActuallyHelp Kids Learn toRead[J/OL]. Wired.October 9,2014.[2015-04-09]. http://www.wired.com/2014/10/video-game-literacy/.
[32] Malykhina, Elena. Fact or Fiction?:Video Games Are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J/OL]. Scientific American.September 12, 2014. [2015-04-09]. http: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fact-or-fiction-videogamesare-the-future-of-education/.
[33] Burrus,Daniel.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Far Bigger Than Anyone Realizes[J/OL]. Wired. November 21,2014. [2015-04-09]. http://www.wired.com/ 2014/11/the-internet-of-things-bigger/.
[34] Regalado,Antonio. How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Change Business[J/OL]. MIT Technology Review. May 20,2014. [2015-04-09].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news/527356/business-adapts-to-a-newstyleof-computer/.
[35] Anderson,Janna, Lee Raini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Thrive by 2025 [R/OL]. Pew Research Internet Project.May14, 2014. [2015-04-09]. http: //www.pewinternet.org/2014/05/14/internet-of-things/.
[36] The Maker’s Manual[R/OL]. PSFK Labs. 2014. [2015-04-09]. http://www.psfk.com/report/makers-manual.
[37] Kalish, Jon. High-Tech Maker Spaces:Helping Little Startups Make It Big[EB/OL]. [2015-04-09]. http://www.npr.org / blogs/alltechconsidered /2014/04 / 30/306235442/high-tech-maker-spaces-helping-littlestartupsmake-it-big.
[38] Mazur,Laurie,Denise Fairchild. Is 'Resilience' theNew Sustainababble?[J/OL]. Grist. January 14,2015.[2015-04-09]. http://grist.org/article/is-resilience-the-newsustainababble/.
[39] Waldman,Lorett. Coming Soon to the Library[N/OL].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eptember 29,2014. [2015-04-09]. http://www.wsj.com/articles/coming-soontothe-library-humanoid-robots-1412015687.
[40] Benson,Thor. Time for a Federal Robotics Agency[J/OL]. TruthDig. September 23,2014.[2015-04-09].http://www. truthdig . com/report/item/time_for_a_federal_robotics_agency_20140923.
[41] Global Consumers Embrace the Share Economy[J/OL].Nielsen. May 28,2014. [2015-04-09]. http://www.nielsen.com/lb/en/press-room/2014/global-consumers-embrace-the-share-economy.html.
[42] Walker, Rob. Why Anti-Tech Is in Style Literally[J/OL]. Yahoo Tech. May 21,2014. [2015-04-09].https://www.yahoo.com/tech/why-anti-tech-is-instyleliterally-86318311694.html.
[43] Manyika,James,Jaana Remes,Richard Dobbs,et al.Urban America: US Cities in the Global Economy[R/OL]. The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 April 2012. [2015-04-09]. 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urbanization/us_cities_ in_the_global_economy
[44] Dobbs,Richard,Jaana Remes,James Manyika,et al.Urban World:Cities and the Rise of the Consuming Class[R/OL]. The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 June 2012. [2015-04-09]. 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urbanization/urban_world_cities_and_the_rise_of_the_consuming_class.
[45] 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 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the Trends and Issues Affec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J/OL].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vol.75 no. 6,p. 294-302. [2015-04-09]. http://crln.acrl.org/content/75/6/294.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