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2015-08-15孙桂林
孙桂林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八中学)
纵观我国教育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呈现出这样的两种大体趋势:一种是继承和完善中国传统教育,“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设计理论确实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已经充分地发挥了它的优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方便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方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适用于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弊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另一种是美化和宣扬美国式教育,效颦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要求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认知探究工具的支持,因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培养了大量的创造型人才,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这种教学设计模式只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不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另外,由于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笔者认同这种“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它能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系统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即注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注意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桃花源记》的设计课时是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导,主要学习字词、难句翻译及诵读。对字词的学习,进行了适当的整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以求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重点在第二课时。通过对目标、学生特点的分析及第一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一、导入
由《饮酒》导入,并问: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由于这首诗是八年级学过的,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较自然地引入作者及背景,导入过程较为自然,新旧知识也有了关联。
二、初读感知
1.配乐朗读,请两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课件配乐。
2.师生对两位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正音正字。
3.解决文言词语。课件展示一些重点文言词语(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提问。
4.翻译重点语句。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上节课的复习,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整体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也为下一环节的开展蓄势。
三、创造性阅读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陷入对课文的逐句翻译中,使得课堂教学呆板、缺乏生气,笔者的这一设计就是要打破常规,使之成为一堂课的高潮,这就是创设情境,创造性地再读课文,变枯燥的翻译为有趣的再阅读。具体设计如下:
师:我们刚才的学习,大家的劲头都很足,很好。桃花源最后没有人找到,这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憧憬。可是,当时,谁也不知道,有一位教师先生和他的学生在渔人离去的一个月后,又一次来到了桃花源。
大家的表情很惊讶,课堂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师:假如老师就是晋太元年间的那位教书先生,你们就是我的学生(我指了指靠边的一组学生),我们的教室就是桃花源,在座的各位是桃花源的百姓,我们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好不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师:渔人发现了一处叫做桃花源的好去处,吸引了无数的人前去,可是这个地方却如海市蜃楼一般,不见了踪影,真是令人神往啊。听说周围风景绝佳。也罢,今日就带着弟子们去见识一下(大家笑)。
我示意了一下让大家安静。
师:泛舟溪上。百闻不如一见,果然绝佳(课件展示美景图),观之使人流连忘返啊!
问一生:我们走了多远了?
生1:不知道(生笑)。
师:忘路之远近,是不知道啊。咦,前面风景怎么大不同?你来说一下(指另一生)。
生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生笑)。
师:看来你就是陶渊明啊(善意的笑)!
……
师:真是太高兴了,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别人想破了头,找断了路都没来到桃花源,我们师徒却于无意之间进来了。哈哈哈!
随意走到一位学生跟前,叫起他。
师:老人家,你老高寿啊(生笑)。
生3(有点扭捏):100 岁了(众笑)。
师:那可是老寿星了。你老看上去精神蛮不错的。
生3:别看我岁数大,可是头不晕,眼不花,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活50年(众大笑)。
师:呵呵,老人家,就您这精神头儿,再活100 岁也有可能啊。祝您长命百岁(有生笑)。呵呵,说错了,应该是祝您长命两百岁(生大笑)。
……
从这里的情境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此处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恰到好处,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因为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感染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再学习,使“学”和“教”相得益彰,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得到知识的快乐。
四、探究考证
经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笔者借此又适时地抛出这样两个问题:
1.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
2.渔人在本文中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的?
引导大家分组讨论。大家在讨论中,都能够查找资料(虽然不多),依据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对于第2 个问题,以往教学中容易忽视,笔者也借机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揣测或许在陶渊明的笔下,“渔人”就是“愚人”吧。
最后,对于主题,笔者做了如下的总结: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同时表现了对不守信用、虚伪奸诈、趋炎附势的市井媚俗之徒的强烈讽刺和批判。
总体上看,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真意切的课堂氛围,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来,这样便能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结合。但以上仅仅是一两节课的一个实践片断。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把信息技术的手段运用到课堂上,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1]李文光.教育技术学(第2 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