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2015-08-15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刘慧娣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刘慧娣
1 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是一种使企业资源获得最佳利润的常用方法,也即一种以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财务计划。其主要作用是对企业预定时段内的有关营业收入、资金需求、现金收支等方面的详细计划予以反映,并以此作为企业预定期间的目标。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支持系统相互作用,进而为企业运行管理提供重大支持。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实现企业目标利润为目的,以收入(销售)预测为起点,对企业未来某一段时期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进行反映,以实现对企业生产及投融资等活动的预测,最终促使企业完成对未来时期内的整体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准确预测。总的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高质、高效完成预期经营目标,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将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并及时下达给企业内部的各组织管理单位,同时需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控制,进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2 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历程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预算管理最早起源于周王朝,并在历朝历代得以传承和推广。当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后,主要以财政预算为主,缺少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而企业在制定预算管理体制时是向国家财政预算看齐的,致使其预算管理思想被限制于计划经济体系框架内,最终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发展。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吸纳西方管理会计方面的理论,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由于缺乏自主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导致其应用范围和所发挥作用都非常的局限。伴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行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学者及企业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便开始认识到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他们希望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预算管理的控制、分析及调整等方法,以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随后,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明确列入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工作环节中。2002年,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成为我国预算管理体系步入正轨的标志。2010年,为加强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引和规范,以有效控制企业运行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文件得以发布实施,有效促进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目标中作用的发挥。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国有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其能够得到不断推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为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以增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二是为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三是为夯实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四是为追求更大的资本运行效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高效运转,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得以逐步建立和广泛应用,然而我们还应该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充分认识和分析,以促进其日益完善。
3.1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目前,较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全面预算仅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而与其他管理部门无关,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其作用等缺乏正确的认识。截止目前,虽然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已在较多国有企业得以建立及推广应用,但由于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削弱了预算计划的执行力度,全面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目前,较多非财务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职能认识不清楚,认为与自己无关,对这项制度的实施情况也不予关心,更不了解自己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应尽职责。正是由于某些部门没有从整体上梳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对其缺乏正确认识,更没有培养或安排推动这项工作开展的工作人员,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或者整体专业素质较低,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预算目标缺乏战略导向
企业在缺乏战略指导的环境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易出现短期预算目标与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的现象。由于不具备企业整体战略思想,部门间的各自为政、互相掣肘等不协调现象时常出现。
3.3 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
企业采用何种方法编制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虽然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已经对某些非正常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但由于在确定增量或减量的幅度时引入了较多的主观因素,限制了全面预算管理高效推动作用的发挥。
3.4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和考核不到位
预算考评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总结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切实依据。但目前国有企业预算考评体制还不够完善,没能够实现与员工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注重全面预算编制而忽略执行情况落实的现象普遍存在,进而导致依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评价或考核工作执行不到位,最终使得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无法得以充分调动,工作效率偏低。
3.5 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预算编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后期得以有效执行,监督部门的有效监督是国有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保证,因此,国有企业在制定和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实践,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相对于预算实践,企业预算监督则更为重要。
4 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对策探讨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推进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基于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运行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4.1 转变观念,重新建构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正确理念,是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根本条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同时应把其责、权、利普及到每一个员工,做到全员参与,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部门之间。
构建一个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是国有企业应当落实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还应加强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以促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得以有效沟通与紧密合作,进而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国有企业运行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
4.2 确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企业需要把发展战略与短期经济活动目标充分联系起来,进而实现预算模型与发展战略的充分吻合。在确立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时,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预算目标的制定须经得起市场考验,即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应变能力;二是,要在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制定预算目标,能够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相适应。
4.3 强化监督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评价机制
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应该积极建立全面预算评价机制:一是,认真分析全面预算工作执行效果,在充分考虑预算执行质量、进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效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二是,国有企业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明确每个职工的责任,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采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当预算编制基础变化不大或者不经常变化时,国有企业可采取零基预算法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充分考虑影响预算目标的各种因素,在分析及评价各因素出现概率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行确定。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有效节省预算编制的时间,国有企业可采用预算编制季度调整制度取代月度调整制度,以解决滚动预算自动延伸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耗时过长等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建设及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推行并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场重大的变革。通过本文分析结果可知,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推行,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从制定到实施再到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条件下,提高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1]何悦,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李岚岚.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庄健.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7).
[4]丁炯.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会计师,2012(17).
[5]伍勇刚.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关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2(21).
[6]苗萌.论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新经济,2015(02).
[7]孙陆萍.论我国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7).
[8]周洪.探讨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