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5-08-15◆曹颖
◆曹 颖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龙固中学)
诵读文化经典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可以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经典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本文主要从教学理念出发,分析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将经典诵读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1.经典二字是针对儒家书籍以及其他有重要权威的著作而言的。在古代,“经”即规范、常道,“典”即重要的文献、著作。现在,我们所理解的经典书籍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后,留下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2.诵读顾名思义就是吟诵和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文言文方面,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文章,来理解和掌握文中的内容和蕴含的道理。诵读是一种结合心、口、眼、耳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诵读时,这样的方式让人很容易进入状态,同时利用想象、表达和观察力来便于理解。
二、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要想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要先学会结合听、说、读、写的学习方式,并且将学会融会贯通。恰好诵读就巧妙的结合了这四个方面,对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语言是人们沟通的基础,经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积累素材,善于借鉴,提升写作水平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语言素材的积累对提高语文作文能力是很重要的。在积累的过程中,通过诵读的方式,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诵读经典佳作,不仅能帮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更能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模式和文章结构,这就解决了学生在面对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经常诵读经典著作,可以真正帮助学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理想状态。
(三)承接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只是单一的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健全人格。如今,我国在教学标准上已经有了新要求,特别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能力,而且要学会恰当应用。通过诵读经典,学生不但能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运用到21 世纪的今天。
三、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建立校园人文环境
改善校园环境,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来建立起校园人文环境。在精神方面,注重校园宣传活动和制定人文校园的相关校训和理念传输。例如,学校可以借助自身资源开展各种校内活动,举办“朗诵比赛”、“校园读书节”、经典诗词书画展、经典国学作品剧场、古诗词配乐表演、古诗词创作比赛等,带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点燃他们的激情,从精神层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物质环境方面,可以着重从校园的一些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各班级制作开办经典文献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每天定时定量选取一些吟唱古诗词的流行歌曲,例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王力宏的《花田错》,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等总所周知的歌曲。通过音乐的传播,让学生更能理解其中意境,在诵读经典作品时更加富有情感,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二)整合经典诵读的资源
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人类历史的瑰宝,不能完全将它纳入我国的教学范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学会结合教学标准选取合适的资源来帮助教学,改变以往单一的课本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经典诵读的资源,可以增添语文教学的色彩,将教学活动生动化。
(三)遵循经典诵读的教学原则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时,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教学原则,确保经典诵读实施的科学性。具体有四个原则,即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其中,全面性原则是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情感、认知、实践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主体性原则是指在诵读经典的整个过程里,要让学生充分占据主体地位,真正按照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来开展活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多样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选择经典作品时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种类,要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筛选,从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针对性原则就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诵读,为各个阶段的学生量身打造学习计划,让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也能共同进步。
(四)充分利用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载体,充分利用好这个教学资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一般语文课本中收录的经典古诗词,都是相当富有代表性的著作。在课堂上,教师避免运用枯燥无味的语言来对文章进行讲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经典文献的见解,教师要带领学生打开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互相进步。
四、教学案例
教学概况。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教学题材,在教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感受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最后,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后,要求完成诵读,并进行评比。
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自由读,画出难点。然后教师在开始教学前播放现代歌手所演唱的《水调歌头》的版本,以王菲演唱的为例。播放完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分别说出自己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最后教师再正确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诵读步骤。教师可选择在配乐情况下,对该词进行朗读,然后再带领学生读,最后在学生完全理解后,要求背诵。可以将诵读评比放在下一堂课,这样比较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吸收。
成果调查。在进行完以上所有教学后,开展一堂讨论课,询问学生对该文章的理解程度,鼓励他们自由发表见解,对苏轼及该词进行更深一层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适当延伸课题,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经典诵读的解析和实际案例分析,表明经典诵读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作为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真探究经典诵读,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1]武聪.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张曙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经典诵读”[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3):76.
[3]李维华.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86.
[4]滕梅.论经典诵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J].文学教育(下),2012,(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