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全方位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5-08-15时咏梅
◆时咏梅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迎宾街小学)
新课改中提出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当代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全方位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小学数学的特点
数学本质上,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学科体系,而这些判断是用专用术语、逻辑术语,以及相对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还要借助逻辑推理,由已知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由所有判断的总和构建了数学学科。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很严格的推理论证过程,但也是需要判断推理过程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质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身体上处于由儿童向少年转变的阶段,思维上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因此,一定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期,全力开发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尤其在小学中、高年级。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目标内容之一,既符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始终注重培养小学生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不但是教师传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和掌握应用技能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切联系一起的。
1.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2.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实质上,是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但是绝不能认为,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时候,就无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因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只能说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基础,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比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引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高度的认识,那么,教材无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难以激发学生思考,不仅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有可能僵化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三、精心练习能够促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通过解题的练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思维与解题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精心设计好练习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1.设计习题要有明显的针对性
要根据不同的章节来进行问题设计。比如,为了考察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同时也为了锻炼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初步判断的能力,可以精选判断对错或选择类型的练习题。
2.设计多种类型题
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习题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并且达到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目的。
3.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题
这样的习题,对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极大帮助,但是要注意,在做有多种解法的习题时,提醒学生不能光顾着追求解法的数量,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思路,运用已经学过的不同的知识内容去解决问题,同时找出最简洁的解法。
4.设计习题的难度要得当
难度的平衡点就是,如果班级三分之二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能运用所学过知识正确解答问题,这就是较为合适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或者拔高教学,往往爱出一些超过大纲范围很多的习题,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由于难度太大,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谈不上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常,教材中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但是普遍难度不够,不能满足多数学生的需要,同时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同,练习题也很难做到适应各种学习程度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四、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人类的思维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人们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等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能帮助人们调节、改善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教师要想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时也需要让学生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之后,才好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评判,经验丰富的教师考察学生时,经常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解题的计算过程和思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