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的血脉涓涓流淌——《大足日报》副刊在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中的实践
2015-08-15龙良骅
□ 龙良骅
(大足日报社,重庆 大足 402360)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彰显着报纸的品位,也代表着报纸追求的境界。更有研究者称“副刊是滋养民族文化的一条血脉”。
《大足日报》创办于1984年,近30年来,报纸多次改版,但一直保留了副刊,且其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常年坚持了《龙水湖》(文学副刊)、《大观》(地域文化副刊)和《读书》三个副刊交替出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满足了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成为报纸一道独特的风景。特别是《大观》副刊,在挖掘、传承和普及大足地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大足文化底蕴深厚,《大足日报》把挖掘、传承大足文化作为神圣的职责,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
大足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境内的五万余尊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融合了儒、释、道三教,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艺术精湛,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1945年4月,以中国学典馆馆长杨家骆为团长的大足石刻考察团,首次对大足石刻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察,确立了“大足石刻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的历史地位。1999年12月,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文物。此外,大足还有源远流长的五金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有滋有味的饮食文化等形态。
面对这座文化的“富矿”,《大足日报》以传承和发扬大足文化为己任,从1988年开始,一直持续不断地对大足地域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普及,先后刊发了1000余篇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专版与专栏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有系统地对大足地域文化进行宣传普及
大足的地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精心的梳理,才能做出全面的介绍,深度的赏析。
1988年,《大足日报》的前身《大足信息报》即开辟了“宗教艺术”小专栏,尝试性地对大足石刻开始了间断性的宣传。但这时体量小,无计划,又缺少延续性,所以影响不大。从1997年开始,随着大足石刻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步伐的加快,大足文化受到格外重视,报社领导审时度势,于是在副刊中专门开辟一个反映大足本土文化的《大观》版,每月定时推出2期,从此一直没有中断,至今已经出刊近300期。
版面的扩容,出版周期的固定,对大足地域文化的挖掘开始步入了系统化轨道。
首先,组建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从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县志办公室及退休教师中,聘请了一批学养深厚、有声望、谙熟大足历史文化的专家和学者,组成撰稿的骨干队伍。如郭相颖,是重庆文史馆馆员,曾任大足县副县长、大足石刻博物馆馆长多年,对大足石刻的研究成果卓著,他欣然为《大足日报》撰稿20多篇;陈典,原大足中学退休教师、大足县志总编辑,大足人尊称他为“活字典”,他坚持为《大足日报》写稿多年,发表作品100余篇,直到80多岁去世为止;李小强,大足石刻博物馆年轻的研究人员,先后在《大足日报》开设多个专栏,10余年连续地推出了上百篇文章。由于有这些众多专家的支撑,保证了《大观》版有丰富的稿源,且质量上乘。
同时,细化栏目,做出品牌。《大观》版先后开设了“大足掌故”、“大足随笔”、“石刻杂谈”、“石刻的味道”、“大足石刻史话”、“大足人物”、“为保护大足石刻做出贡献的人”、“新视角、新思维解读大足石刻”、“大足清初社会遗迹”、“史海钩沉”、“纪念乙酉大足石刻考察60周年”、“大足史志拾阙”、“大足民间对联趣谈”等专栏,专家、学者撰文用通俗的语言对大足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其中,由陈典一个人撰稿的“大足掌故”专栏,连载近四年,刊发了94篇文章,内容涉及大足的历史、人物、风物,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成为《大足日报》的品牌栏目,很多领导和读者将该栏目文章剪贴成册,作为难得的县情读物;“为保护大足石刻做出贡献的人”、“宝顶圣寿寺800年变迁”两个栏目,由原大足石刻博物馆副馆长陈明光主持撰稿,他身患癌症,又已经70多岁的高龄,但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抱病撰文,对大足石刻的保护历史进行梳理,令人十分感动;“石刻杂谈”、“石刻的味道”、“大足石刻史话”相继在《大观》版推出,延续多年,共刊发文章200余篇,对大足石刻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诠释。
2006年,大足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境内的多座中型水库干涸,一些淹没在水下半个多世纪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文物部门抓住机遇,对这些宝贵的文物进行清理、勘测。《大足日报》积极跟进,在《大观》版先后刊发了《拂去地下文明的尘埃》、《捡拾被淹没的文明》两篇整版文章,让广大读者欣喜地了解到脚下的这片土地原来还有这么多被遗忘的文物。
为让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易于接受,《大观》版的文章要求采用散文笔法,做到深入浅出,还有一定的故事性。使了解历史、读懂石刻与审美享受融合在一起。
史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对大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挖掘,取得显著效果
大足位于川渝交界处,同时受到了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双重影响,因而文化形态多姿多彩,既有大足石刻等实质文化遗产,还有宝顶香会、中敖火龙、万古鲤鱼灯、大足石雕、西山神歌、二十四个望娘滩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抢救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显得迫在眉睫。《大足日报》主动与专家一道,对大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的深度挖掘。宝顶香会,伴随大足石刻的雕凿而产生,是大足最有影响的民俗活动,每年的农历春节过后,到农历二月十九,来自川渝两地及陕西、贵州等地的数十万香客,云集大足宝顶山朝拜千手观音,历史上就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朝拜活动有着独特的仪轨、唱词等,可当今人知道的越来越少,于是我们组织专家走入民间,实地调查、搜集、记录,留存了宝贵的资料。中敖火龙、万古鲤鱼灯是独具大足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华一绝”,其中万古鲤鱼灯舞还在1957年被选送到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可是,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这些舞蹈也有即将消失的危险。《大足日报》组织记者,到民间寻访还健在的老艺人,不但用笔,还用视频记录这些舞蹈的程式、表演技巧、乐谱、道具的工艺流程等,然后在报纸上浓墨重彩地推出长文《中敖火龙:中华一绝》、《万古鲤鱼灯:民间舞蹈的奇葩》,并把视频资料上传到报社主办的网站上。
经过《大足日报》的高密度、大版面的深度宣传,引起了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目前,宝顶香会、中敖火龙、万古鲤鱼灯、西山神歌等均已经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
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办好、办活《大观》版,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地域文化既具有独特性、多元性,也具有神秘性。往往因为史料的笼统、缺失或实物的漫漶,对同一事物也会出现众说纷纭的情况。《大足日报·大观》版,采取兼容并包的编辑方针,倡导和鼓励互动商讨,保持版面的活跃和文章的锐气。
晚唐时期,大足有一座龙岗山,当时的昌州刺史韦君靖曾在山上建永昌寨,屯兵数万,雄踞一方,一般学者认为龙岗山就是现在大足城外的北山。2007年,大足石刻博物馆副馆长陈明光撰文《北山非龙岗山辨》发表在《大观》版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大足的知名文化人李传授、张划等分别撰写了《北山,旧名龙岗山何错之有》、《也说北山是否就是龙岗山》等商榷文章,《大观》版同时予以登载,使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得以深入。
大足与邻近的永川、荣昌三区县,在唐宋时期同属于昌州辖地,大足为州治所在地。宋代时,开始出现称昌州为“海棠香国”,谓“天下海棠无香,独昌州海棠有香。”近年,大足和永川、荣昌三地各称自己为“海棠香国”,争夺这一美誉。针对这种情况,《大观》版组织稿件,先后刊发了由郭相颖撰写的《海棠香国母地何在》、李传授撰写的《海棠香国就在大足》等探讨文章,通过对尘封的史料的详细分析,结合大足现今还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最后认为大足与永川、荣昌历史上同属昌州,也就同享“海棠香国”美誉,但也指出,由于当时大足是昌州的治所,是当时川东地区的政治、交通、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所以大足应该是“海棠香国”的母地。
结集成书,延伸传播效果,扩大大足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挖掘传统地域文化的目的,既是为了传承文脉,更是为了当代的文化建设。
《大足日报·大观》版共计刊发文章1000余篇,涉及历史、石刻艺术、宗教、风物、人物、民俗、民间传说等多方面。由陈典撰写的“大足掌故”专栏文章,最后单独结集出版,书名仍为《大足掌故》;由大足石刻博物馆研究员陈灼撰写的“大足石刻史话”专栏文章,也结集成书,书名也为《大足石刻史话》;由李小强撰写的“石刻杂谈”、“石刻的味道”等专栏文章,最后荟萃一起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刻在崖壁上的世俗文化》,放大文化效应。
除结集成个人专著外,《大足日报》还将《大观》版发表的文章,精选80余篇,汇编成《足迹——大足日报大观版作品精选》,正式出版。
区县报本身是地域文化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推手和载体。一份优秀的区县报,对传承和延续当地的文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足日报》做了积极的尝试,今后将更上一个台阶,继续做好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扬光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