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融合互动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5-08-15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年7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河南省农产品

卢 燕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1 引言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开局元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方针,其中“生产发展”是关键,没有生产发展的带动,很难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特别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1-2]。该文提到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包含农村农业,农村工业以及农村服务业等,农村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调整融合是带动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是指农村这个地域内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以及产业各层次内部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包括农村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各项目之间、项目中各产品之间的关系,与农业产业结构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3-4]。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依赖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来抓,并制定了“五个一工程”以有效地推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但是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仍任重道远。该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其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5]。

2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状

首先,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第一产业融合互动现状为: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渔业等,其中,种植业分别为棉花、瓜果、花生等经济作物,谷类与薯类等粮食作物,药材、青饲料等其它作物;林业的主要用途是提供建筑用材与森林防护,但是林业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经济林面积较少;畜牧业的发展较快,但是猪肉的比重远远超过牛羊肉与其他禽类,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渔业主要以淡水养殖为主,水库养殖与池塘养殖是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式。自2005年新农村建设提上日程之后,河南省积极推广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及绿色农业,种植业与林业的比重在2006年出现下降趋势,但是2009年再次小幅回升,然而渔业与畜牧业的变化情况较种植业与林业正好相反,而且其增速还是比较明显的。其次,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第二产业融合互动现状为:“以城带乡、以工带农”是河南省政府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实现新农村建设所坚持的,经过近10年的努力,河南省在各中心市区周围的乡镇建立了适宜的工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再就业,增加了资产的投入,促进了第三产业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数量的增加,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进城在逐渐推进;最后,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第三产业融合互动现状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以及互联网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对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休闲娱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渴望足不出户或者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或购买到城市居民用到的各类生活用品或休闲娱乐项目,这些都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并且特色也不够突出[6-7]。

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存在的问题

3.1 新农村建设与第一产业融合互动存在的问题

(1)农用非农化问题突出。农业用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农用地非农化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集中表现为河南省部分地区违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在农业用地实施项目建设违规扩建,并巧借政府农业扶持政策之名,无偿占用耕地;(2)农产品市场不够完善。由于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市场主体发育不平衡、价格波动频繁,这类市场一般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农民的市场议价能力较弱,造成市场价格无法及时传递供求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不准确性;(3)农业科技贡献率及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升,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也在逐年增长,但目前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部分贫困山区还没有普及机械化生产;(4)农民受教育水平及农业科研人员比例较低。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农民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农业科研人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无形资产,但是,目前河南省的农民文化水平虽然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引进大量专业人才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5)农业生产方式亟须转变。种植业化肥与农膜的使用、畜禽养殖业的动物粪便与其他排泄物对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粗放的生产方式与分散分布的饲养地点又加重与扩大了污染面积;(6)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农业是解决农村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与保障,就目前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情况,2009年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6.5%,与我国较发达的城市以及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及农民收入的提高,此外河南省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最大,但是种植业人均工资水平却最低,次之是林业,工资水平最高的是占比最少的渔业,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且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贫困问题仍然突出[8]。

3.2 新农村建设与第二产业融合互动存在的问题

就河南省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工业发展仍然比较缓慢,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以及“三化”建设的推动下,各级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贯彻实施“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方针政策,也大胆地尝试了将农业与工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但是受到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劳动力投入、资产投入、意识观念守旧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链条短,很多工业都只是停留在对农产品的初加工水平上,没有分类分级,没有加工转化增值,并且大多以个体经营的散户为主,没有大规模的领头企业带动,产业化水平较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尚未形成一定的带动力,发展后劲不足[9]。

3.3 新农村建设与第三产业融合互动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要稳定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以服务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房地产、金融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是引导农民消费由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转变的主体。但是目前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发展水平上,虽然消费形式多种多样,但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及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品大多还是以生活必须品或者较廉价的商品为主,对奢侈品的需求较少,第三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起色,但仍然需要对农民消费观念进行进一步引导,对第三产业经营形式进行创新,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10]。

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新农村建设与第一产业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土地管理,稳定粮食生产。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需要高度重视土地利用问题。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来保护与维持耕地面积,对那些违法违规无偿占用或更改基本农田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给予惩罚;另一方面,调整农业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采取入股、出租或转包等方式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再则,加大土地整改力度,对零散的小块耕地进行集中合并处理,对农村居民居住用地利用率相对较低的实施村镇建设合并规划,建立中心村或中心城镇,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最后,稳定粮食产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协调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以及渔业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倡导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粮食-经济-饲料三元结构种植模式。(2)深化农产品市场改革,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深化农产品市场改革,一方面要求积极参与并利用国内与国际的农业市场竞争环境,发挥河南省农业经济作物的优势,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农产品的质量,致力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此外,良好的宏观环境是推进农产品市场改革的主要动力。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农产品物流联盟,农产品物流体系与其他商品一样,要经历加工包装、储藏、配送、装卸等流程,这些需要处于不同产业链的企业合作完成,所以要建立农产品物流联盟,发挥不同企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引入多种交易方式。随着现代通讯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电信、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需要进一步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以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同时引入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交易模式,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此外,加大农产品运输及物流所需的技术投入,特别是要保证农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新鲜程度。(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科技贡献率;积极改善农机装备机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根据不同地区农作物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一对一的农机设备,充分实现机器操作代替人工劳作,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4)提高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大力扶植农村优秀文化。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受教育情况的不同,构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广大农民开设不同的教育与作业课程,增加农民的专业知识储备,倡导科学种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河南省特有的豫剧、曲剧、越调等艺术形式,来传播国家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对当地广大农民进行思想熏陶,进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养。(5)推进循环种植业生产方式,推广畜禽健康养殖方式。一方面利用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地域优势建立集农、林、牧、渔于一体的立体复合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且农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提高畜禽的喂养技术、扩大绿色饲料的使用范围、循环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无污染与高利用率的畜禽养殖业。(6)增加政府财政扶持力度,扩大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府的支持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河南省要利用自身农业大省的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11]。

4.2 新农村建设与第二产业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由于河南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依然是其未来一定时期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第二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未来发展必然的要求,因此,河南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先选取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性农村工业基地,协调该区域内不同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同时促进农村与城市交际,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居民市民化进程;另一方面尝试将当地的特色农业与适宜工业相结合,延伸工业链条,强化生产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与再加工,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分批销售,充分发挥当地农业优势的前提下,构建具有带头作用的大规模产业体系,形成规模效应,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12]。

4.3 新农村建设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大,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就目前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要想实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通过推销、商演、实地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需求,并运用市场营销知识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消费产品,并激发潜在消费,一些农村居民并不是没有积蓄,而是其平常习惯了节约,不必要的消费难以刺激其购买的欲望,这时就要针对其潜在的需求,采取适当的影响方式,刺激需求转化为购买力;另一方面,创新第三产业运营形式,引进高新科技与信息化技术,实现农村居民足不出户便可购物的心理需求,同时加快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把电子消费、网上购物、微商等新型的第三产业发展形式推广到农村地区,带动农村就业与经济发展,为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发挥作用。

[1] 程松杰.河南新农村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考.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140~141

[2] 孙慧明.关于河南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9~12

[3] 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资源产业,2003,5(3):63~66

[4] 陈柳钦.也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理论导刊,2003,(5):22~24

[5] 朱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政策选择.中州大学学报,2008,25(2):1~4

[6] 杨家伟,乔家君.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机理探究.经济地理,2013,33(9):93~100

[7] Liu Y,Li X.Game Theory Analysis on the Generation Process of Transfer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Transfer.IERI Procedia,2013,5:59 ~64

[8] 张晓玲,元新娣.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建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3):46~49

[9] 佟志华.我区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理论研究,2008,(6):9~11

[10] 郭造强,李霄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7(5):40~44

[11] 关黎丽.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结构调整研究.郑州:郑州大学,2011

[12] He B,Yang L,Griffy-Brown C,et al.The assessmen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 rural society:Developing a new theoretical construct.Technology in Society,2014,38:130 ~138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河南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