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疫病在猪养殖中的原因和防治
2015-08-15冯寿珍
冯寿珍
(宣汉县芭蕉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达州 636150)
猪呼吸道病是对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病原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号称“三不疾病”,不死、不长、不愈,可引起猪生产性能下降,导致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随着猪病的发展变化,猪呼吸道疾病已不单是由某一种病原引起,常常表现几种病原先后或同时感染,使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和严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又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场一旦发生呼吸道疾病,如何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与治疗成为挽回损失的关键[1]。
1 发病原因
呼吸道疫病多为空气、飞沫传播,病原多为支原体,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健康猪和病猪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即可被传染,当猪群机体抵抗力下降,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就被激活,引起呼吸道疾病爆发。若饲料中有坚硬带刺的饲草、生猪出牙等情况下均可诱发本病发生[2]。牧区若引进了易感猪群则可于较短时间内导致大部分猪感染,发病率可达15%-60%,育肥猪发病率甚至可高达90%。据相关研究表明,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和猪舍内空气流通情况的好坏有着很大的直接关系,尤其是在秋末、冬春季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若空气流动性好,生猪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就小,反之患病的几率就升高。圈舍阴冷潮湿、采光不好,也会降低生猪的抵抗力,升高呼吸道的发病率。若圈舍拥挤、猪群拥挤则生猪接触密切,只要有1头猪发病则在短期内会感染全群。还有一种发病原因为寄生虫感染,主要是由猪的蛔虫、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2 临床症状
呼吸道疫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例如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原体为猪肺炎支原体。无论猪的年龄、品种和性别都有可能发生感染,由于其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因此严重威胁猪的正常生长。呼吸道疫病的患猪表现无痰性干咳,运动后和喂食时发生连续咳嗽,单纯感染时病猪并不发烧或仅是低烧,伴有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现象。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很低。在肺脏受到严重破坏、或存在继发感染的时候,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3]。
3 诊断方法
①具有明显季节性。病毒在寒冷的冬季和春初易于存活和传播,大致时间为12月到次年4月,冬季为高峰期。气温升高后极少发病,夏季一般不发病。②所有年龄猪均可感染,18~20周龄生猪发病率最高。
4 预防措施
4.1 避免引进易感猪群,禁止在疫区引进猪只。在引进新猪后为避免感染则要隔离观察1个月,确保未发生感染病例且检疫合格的才能和圈舍中的其他猪进行混合饲养。
4.2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质量。为提高乳猪抵抗力,需保证母猪的饲养质量,饲料质量要高、营养要均衡,这样母猪膘情好、泌乳足,乳猪的抵抗力才会提高。产房与育崽舍饲养的密度不可过高,猪群避免拥挤摩擦,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圈舍内温暖干燥,通风良好,气候寒冷时垫草更换要及时。
4.3 保育后期应该加强通风,因为恶劣的空气质量可显著降低猪呼吸道的抵抗力,促进各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特别应该注意冬季的通风,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4]。
4.4 加强预防接种。本病具有地方流行性,因此在易发地域则要加强预防接种,7日龄以下的乳猪可进行呼吸道疫病弱毒苗皮肤划痕接种,免疫力在10d后获得,免疫效力可维持1年。
5 治疗措施
5.1 首先将疑似病猪迅速进行隔离,并对所有的圈舍和活动场地进行消毒清理,更换柔软、干燥的垫草和清洁的饮水。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5.2 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药物预防,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用药方案可以是每吨饲料中添加氟奇康泰500g,联毒克500g,倍能佳1000g,或每吨饲料用替米考星预混剂1000g,感毒清1000g于保育中期(40~45日龄)连续使用7天,在保育向育肥猪舍转群后连用7天,或在12或13周龄连续使用7天。
目前,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表现为混合感染的病原体较前几年有所变化,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2型圆环病毒(PCV-2)等的感染为主,再结合其它的细菌继发或混合感染。二是发病时间的改变,表现为断奶后各个阶段的猪均可发病,即从断奶后2周开始,一直到育肥期都可以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既有感染的因素,又有营养、饲养管理以及猪舍环境的因素,因而,应该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控制。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致病菌耐药性大大增加,因此抗生素用量继续加大,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大量抗生素残留在猪肉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丁许交,段洪峰,易康乐,等.湘东生猪呼吸道疫病病的防治[J].中国草食动物,2011,31(5):75-77.
[2]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8(2014,3重印):78-79.
[3]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7):315-316.
[4]蔡宝祥,殷震,谢三星,等.动物传染病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