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抗法氏囊抗体引发鸡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治
2015-08-15刘春华
刘春华
(辽宁省辽中县卫生监督所,辽宁 辽中 110200)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某养殖户40日龄肉鸡注射抗法氏囊抗体后,引起鸡发病。4天后陆续出现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葡萄球菌感染,经综合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
1 发病情况
2011年5 月28日下午,该户主对40日龄的2000只肉鸡注射抗法氏囊抗体。注射当天晚上,气候突变,气温下降,连续几天阴雨连绵,造成鸡场环境潮湿。注射第2天突然出现少部分鸡精神、食欲不好,有下痢现象,排拍白色稀粪。户主先后用痢菌净、氟派酸和环丙沙星拌料、拌水治疗,效果较差。到第4天整个鸡群相继发病,并出现死亡,6月1日-3日每天死亡20只左右。发病1周后该户主前来求诊。
2 临床症状
病鸡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低头缩颈呆立,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无光泽,局部羽毛发生脱落,食欲下降或废绝,部分病鸡腹泻,排灰白色稀粪,胸腹部皮下浮肿,病程稍长的病鸡不能站立,倒地不久便死亡。
3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病鸡胸腹部皮肤湿润,肿胀,呈紫红色,剪开皮肤可见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溶血呈弥漫性黑红色,皮下有数量不等的黄色渗出液,同时胸腹部及大腿肌肉有散在出血斑点。胸腹腔内积有大量胶冻样黄红色水肿液。肝脏肿大,呈紫红色,有花纹样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 直接镜检无菌取自然发病死亡或频死鸡的肝、水肿液和皮下渗出液等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呈单个或葡萄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4.2 细菌培养将病料接种于普通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菌落形态为湿润,光滑、隆起的圆形菌落;接种鲜血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生长出菌落呈β 溶血。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单个或成串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4.3 药敏试验用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增效新诺明高敏;对青霉素、罗红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痢菌净不敏感。
5 治疗
5.1 注射治疗
将病情较重,不食的鸡隔离饲养。用对该菌高敏的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进行交替,即上午用庆大下午用卡那霉素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5.2 拌料治疗
对病情较轻可采食的鸡,用新诺明拌料、维生素、微量元素拌料进行全群投喂,连用3天。
5.3 环境消毒
用百毒杀对鸡舍环境带鸡消毒1次每天连用7天经上述治疗,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