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8-15王艳
王 艳
一、奥尔夫教学法
所谓奥尔夫教学法就是著名音乐家奥尔设计的一个独创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将音乐与舞蹈等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又富有表现力的新型音乐表现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旋律练习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有“一切从儿童出发”、“主动学习音乐”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奥尔夫强调“以生为本”,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做即兴创作,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奥尔夫教学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被我国音乐教育家广泛认可并实践,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功不可灭的贡献。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
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应该摒弃应试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习惯教一些应试曲目和应试技能。另外,许多学校一直认为音乐是副科,普遍重视不够,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挤占时间,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课上不上对学校没有影响。许多初中音乐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循规蹈矩,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的听,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许多教师以语言文字说明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而不是加强音乐基本技能的培训,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很少注意学生音乐情感的表达。许多教师没有开展自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没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质量低下
大部分学校音乐课程教学评估简单,教学质量低下,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音乐教学质量评估。学生音乐课上所获得的音乐享受、音乐成就感不足。音乐教师没有真正在意音乐教学,处于一位应付,或无所谓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结合语言和动作,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初中生处于心智发育与成熟的阶段,初中生对音乐充分了兴趣。初中生希望在一种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享受音乐带给他们自己的快乐,他们不喜欢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他们有自己的主见。通过语言或动作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语言和动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语言和动作本身是有节奏的,语言的语调、语气,动作的起伏等都与音乐的节奏相通,通过诗词朗诵或有节奏的动作训练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富有趣味的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二)通过即兴创作,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初中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往往会奇思妙想,对音乐也是这样,营造浪漫的氛围,他们就能想到一些浪漫的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创造性,可以通过即兴创作,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例如,欣赏小提琴《思乡曲》时,可以让学生用颜色来描绘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学生用黄、红、蓝,有的紫、红、蓝,有的用多种颜色,有的则用七色描绘出一幅精美的画面,更有甚者用一个故事或一首诗歌来描绘这首小提琴曲。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运用旋律图形谱,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初中生的音乐乐理还不是非常好,欣赏不同特色曲目时,音乐的理解力不一样。初中音乐教应该运用中旋律图形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提高初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图形符号作为一种记录音乐的方式,它将各种声音要素用视觉符号记录下来,比如声音的高低走向、强弱、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特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各种要素及音乐结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力度、音色的变化为图形谱涂上不同粗细的线条和颜色等。图形谱的运用不仅能将复杂的器乐曲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作品的内涵,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营造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分析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加强学生音乐节奏感、音乐想象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焕发初中音乐课堂的真正活力,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1]朱海平.奥尔夫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97.
[2]郑细贤.奥尔夫教学法运用于初中音乐课堂初探[J].儿童音乐,2013(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