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性分析
2015-08-15韩峰
韩 峰
(辽宁省公路路政管理局,辽宁 沈阳 110002)
引言
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者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进行了探究,并从中找到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比较重要。
1.区域经济交通影响因素及与空间结构的调整分析
1.1 区域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在当前也愈来愈重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地位位置层面的差异就会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例如在我国的西部以及中部地区富足资源使得当地的资源得到了发展,对当地的经济也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而东部地区的资源比较匮乏,这就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以上从地理位置的差异层面而言,在交通的便利程度也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影响,有着比较便利的交通,对资源的分配也会有着影响,其中在实物资源层面就能通过便利而对交通来获得更多的原材料,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样在区域经济层面也能有着促进作用[1]。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相关性要能辩证的看待,这样才能够对全面各地的经济均衡发展提供动力。
1.2 交通基础设施和空间结构调整分析
从空间联系格局调整方面,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层面,高铁对城市结构影响比较显著,主要就是对产业布局以及地区增长极得到改变,尤其是对商业以及旅游业和房产业领域产生的影响比较大。高铁带来的密度以及混合土地使用开发等方面就形成了空间层面的演变。我国当前的高铁建设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对拉大城市的空间框架起到了很大作用,对城市的辐射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在城市效率上也有了提高。还有就是对沿线城市空间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得到了有效加强,这样就比较有利于城市群的形成以及发展。另外在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下能对沿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同时也能够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
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因素及实现协调发展策略
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因素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得到协调有着诸多因素影响,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在人力资本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的要素比较多是形成区域经济不协调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外商的直接投资以及民间资本流向东部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就有着促进作用,这样就造成了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不能得到协调的体现。还有是劳动力的流动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影响作用。再者,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初始条件的差异在规模报酬递增循环雷击中也会对区域经济起到影响作用。还有是在区位的优势上对中西部的地区发展也会拉大差距,从沿海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要比中西部的建设要完善[2]。
2.2 区域经济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策略
第一,对于区域经济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性来分析,对区域经济得到优化发展就要能够将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有效优化改善。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很协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建设比较好,有着比较低的边界效应,这样在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上就会相对比较高。相对而言,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比较落后,这样就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诸多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层面得到有效加强,并要促进落后地区和发达区域的贸易往来,这样才能够对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有所保障。
第二,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层面也要能充分重视,从而将产业得到协调发展,要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对东部产业向着中西部的迁移加强,将中西部的地区经济发展能力有效提升。同时还要能有效引导中西部地区得以科学有序的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并加大优化的力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改善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条的物质条件,除此之外,想要实现全国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就要能够将地方保护主义得到有效消除,并要能够将人力资本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要能有效构建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对于各方面的市场经济法制以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层面的构建得到有效加强[3]。
第三,对区域经济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还需要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完善,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化的规划以及加强对国土开发的优化,要能够结合资源的承载力以及发展潜力进行重点开发。对于区域的功能定位要能够得到明确化,同时也要能够制定相应政策以及评价指标,将区域发展的特色得到有效呈现,这样才能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3.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其中还有诸多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在阻碍,所以要能够对这些现状能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实际针对性的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能够在发展中得到重视,将其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摸清,这样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实现层面就能起到推动作用。由于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的均衡化目标实现有所裨益。
[1]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2014 (11)
[2]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13(04)
[3]叶劲松,钟昌标.我国各省份协调内贸与外贸关系的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