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设计
2015-08-15张姣艳
张姣艳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20000)
一、设计背景
1.地理概况。长沙,湖南省省会,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心。长沙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现已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2.使用现状分析。经过调查分析,目前长沙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使用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飞机、动车等一些先进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得目前长沙火车站的主要服务对象由广大群众转向一些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怎样把火车站站前广场打造成更好的为这些人服务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火车站广场面积有限,然而公交车道以及私家车停放已经占据了广场的大部分空间,既造成的空间的不流畅,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3)广场上的一些基础设施老化,休息设施单一且少,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要求,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换乘环境。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目标。改善长沙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使用现状,为人们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换乘空间。根据长沙现有的文化精神,结合使用现状,确定广场的设计目标:生态环境优良,功能布局合理,景观形象鲜明,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交通广场。
2.设计基本原则。首先,针对火车站的消费群体是以农民工等弱势群里为主的现状,从弱势群体的角度进行设计。
其次,尊重长沙历史文化,把长火车站沙打造成一个展现长沙文化的重要窗口。
然后,考虑不同年龄不同特征的人群对公共空间的不同需求,合理安排各功能分区。
最后,在整个设计中坚持与火车站建筑风格相协调。
三、设计方案
1.方案构思。根据城市交通广场的特点和长沙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功能和内涵,坚持从人的需要出发,从使用功能和环境的景观功能角度分析,将整个广场景观构成概括为以下两点:
(1)构思元素:山、星、回。运用山、星、回等各种空间元素来整合广场,使广场成为集休闲、文化和交通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活力的多元共享。
从长沙名山岳麓山获取灵感,通过山的变形再造得到主题雕塑的造型。长沙自古就有“星城”之称,长沙火车站建筑的设计又与红色文化息息相关,毛主席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星火,长沙也是红色文化的象征,综合以上,提炼出“星”的元素,以此为基础加以变形,提炼出景观设计元素。回形纹是古代陶器上的一种装饰纹样,由于回形纹变化多且造型美观,因此回形纹经常运用到当代设计中,现在,回形纹常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本方案从火车站广场的主要使用人群为出远门的人这一特点为出发点,把回形纹运用到铺装设计中,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呼应主题。
(2)景观形式。以射线形式的铺装与丰富的景观形元素结合的形式贯穿整个广场,整个广场以丰富的景观形式连为一体。广场两则设计书阵休息区,为人们在喧闹的广场空间中提供相对静谧的休息空间。广场中设一星形喷泉,活跃整个广场广场气氛。以自然草地和自然石头构建特色景观,让农民工在城市氛围中感受自然,并融入城市空间。
2.总体设计之功能分区
功能性是景观设计的第一特性。本方案根据广场的需求合理规划各功能分区,尽可能的减少功能矛盾,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人群的需求。
(1)站前广场及进站区。进站口是一个人流量最大的区域,需要一个空旷的广场供乘客进站,同时也方便管理。在形式上改变了平常使用的标准矩形的形式,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增强了透视的效果,具有引导人的行为的功能。铺装上把回形纹运用到此处,寓意一路平安,同时做到点线面的完美结合。该区域最宽处有70 米,最窄区有50 米,能容纳足够的使用人群。
(2)站前人流疏散区。在火车站建筑与休息区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区,主要用于人群流通。该区以铺装为主,不设任何障碍物,方面进站人群与出站人群的快速转移,提高人口流动的方便性。
(3)集散广场区。在休息区中设计一喷泉广场,活跃整个广场气氛。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具有一定互动性的候车环境。喷泉以五角星为设计元素,人流量大时,喷泉关闭,该区域主要供人流动、休息。人流量小时,喷泉打开,可成为人们可观赏的一道景观。喷泉与灯光相结合,形成夜晚火车站的独特景观。
(4)候车休息区。该区域以硬质休闲座椅和文化小品为主,主要供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的乘客休息,以及文化展示。在景观设计上以座椅设计为主,考虑到下雨或出太阳时没有一个可停留的相对舒适的休息空间,因此在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小的灰空间的设计。例如:以木材质设计一长廊,既不阻碍人流,也是一个舒适的休息空间。
(5)树阵休息区。在广场中设一树荫休息区,主要针对在广场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的乘客,为人们在喧闹的城市中提供一个相对静谧的休息空间。
四、结束语
本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设计从使用人群出发,解决了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规划了各功能分区,对广场的各个细节进行了人性化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而又具有人文气息的换乘环境。
[1]宋钰红,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王园园,浅论广场设计的地域性[J],山西建筑,2010
[3]SergeSalat,城市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