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2015-08-15钱家桥
钱家桥,罗 坚
(西盟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云南 西盟 665700)
1 栽培示范
勐梭镇是西盟县唯一的一个小河川坝,四周高山纵横,河谷交错,地势复杂,98%以上土地属于高山区,最高海拔2192m,最低海拔720m,相对高差1472m,主体属亚热带立体气候,湿润而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558mm,夏秋季节雨量高度集中,占全年的90.1%,冬春季节干旱明显,雨量偏少,占全年降水量的9.9%,特别是冬春季节天气晴朗,比较适宜于发展冬马铃薯种植。2013年勐梭镇勐梭村实施冬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示范20hm2,辐射带动全县冬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4.9hm2,总产量2063.4t,产值619.02万元,其中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示范20hm2,产量635t,产值190.5万元,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1)选地。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以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为佳,因为砂壤土上栽培的马铃薯出苗快,植株发育良好,块茎形成早,薯形整齐,薯皮光滑,产量和淀粉量均高。马铃薯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上生长发育,pH值以5.5~6.0最为适宜,同时前茬作物不得栽过烟草、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
2)深耕整地。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提高保温、蓄水、保肥、抗旱能力,要获得高产要求耕作层深18~20cm,并经二犁二耙,使土块细碎均匀。
2.2 种植
1)选用良种。为减少病害感染,提高商品率,选用适应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的合作88、会-2号等优良品种。
2)切块和催芽。按照芽眼切,最好将种薯一切为二,每块均匀分布芽眼,小种薯在尾部切1刀(用0.5%高锰酸钾或75%酒精对切刀进行消毒),切后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g对水50kg对摊成薄层的种薯喷雾,喷后拌匀,并在阴凉处晾干伤口。伤口晾干后,堆捂催芽。在堆放的种薯(30~40cm高即可)附近摆放湿稻草(最好不要与种薯直接接触,以免湿度过高,烂种),再用白色薄膜覆盖,进行催芽。出芽后再次切块,每块切成35~45g(比鸡蛋稍小),带1~2个芽,切刀最好要消毒,切后最好用杀菌剂处理,方法同上。晒芽。出芽后揭膜,将种薯摊放,暴露在散射光下炼芽,使薯芽转为紫色。然后根据薯芽的长短、粗壮程度分级、分期播种。
3)适时播种。播种时间宜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也可适时提早播种,播种深度10~12cm,芽眼向上,覆土6~7cm。
4)种植规格。采用双行净种,采用0.8m开墒,垄高20~25cm,墒与墒之间沟宽30cm,株行距40cm×40cm,每亩可播种4100~4200塘,用种量150~200kg。
5)盖膜。播种后,将垄面刮平,将膜拉紧、铺平,膜四周用碎土盖严,使薄膜紧贴土壤表面,达到最佳增温效果。
2.3 施肥
1)施足底肥。底肥施用量一般应占总肥量的3/5或2/3。为保证需肥量,要求每亩用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钙镁磷肥50kg作底肥,播种时将农家肥与钙镁磷肥拌匀,穴施于10cm以下2个种薯中间的土层中,种薯与肥料间距5~8cm,这样既可避免化肥伤害薯块,引起烂种缺苗,也有利于植株吸收养分和提高养分利用率,同时可疏松结薯层。
2)追肥。第一次追肥:出苗70%~80%时,每亩用5kg氮肥、5kg复合肥(浸泡一夜)加水或猪粪尿淋施并中耕除草培土。第二次追肥:苗高10~15cm时每亩用5kg氮肥、5kg钾肥加水或猪粪尿淋施并第二次除草培土。第三次追肥:封行后,每亩用5kg氮肥、5kg钾肥加水或猪粪尿淋施,并第三次大培土。
2.4 田间管理
1)破膜引苗。发现出苗后应及时破膜引苗,防止出现烧苗,并将膜破口处覆土以保温保水.
2)水分管理。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芽;苗未出齐前不能灌水。苗齐后表土发白时进行灌水,灌至墒高的一半为宜。待墒面土壤渗透水后将水排干,保持沟底不积水,特别是收获前15d不能灌水,注意清理排水沟,保证薯田无积水。
3)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病、蚜虫、瓢虫、地下蛴螬、蝼蛄等。病虫害防治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晚疫病防治可选用64%恶霜·锰锌每亩100g、72%霜脲·锰锌每亩100g、50%烯酰吗啉每亩60g喷雾,重点喷施马铃薯中下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一般喷2~3次,喷药间隔期为10d左右。最好挑选2~3种药剂轮流使用。病毒病防治主要选用脱毒种薯;蚜虫、瓢虫、地下蛴螬、蝼蛄等害虫可选用70%吡虫啉进行防治,也可采用挂黄板防治有翅蚜虫,防止病毒传播。
2.5 收获与贮藏
1)适时收获。马铃薯块茎充分长大,地上部植株停长,1/3左右的脚叶枯黄脱落时,即可进行收获。收获时注意用锄头挖收薯块,并进行分级出售。
2)贮藏。马铃薯块茎贮藏期中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热能和二氧化碳,使薯堆温度和湿度迅速升高,进一步加快块茎细胞内部的代谢作用,致使块茎大量失水,块茎重量减轻,薯皮皱缩,芽眼老化,以致不能食用和种用。基于上述原因,块茎安全贮藏对薯块质量以及贮藏窖的温湿度、通气状况、防病虫传播等条件有所要求。贮藏前先在通风处摊开晾干(时间约一周),使薯皮坚实,进行“预贮”,并剔除病薯、伤薯、畸形薯,然后贮藏。种薯贮藏最好在散射光下,窖温控制在1~5℃,最高7℃,相对湿度85%~95%为宜;食用薯贮藏,窖温一般应保持在10~15℃,不能见光,以免积累茄素,降低品质。
3)贮藏方式。①架藏。一般用架藏或竹楼贮藏,可以上下通风,薯堆温度不致过高,架藏结构简单,选阴凉通风有散射光的地方(室内、室外均可),用粗竹、木做成架床,分层放薯,每层距离约0.5~0.7m,每架之间留有通道,以便管理操作。②保鲜贮藏库贮藏。可利用保鲜贮藏库进行贮藏,延长马铃薯供应期,平衡产销。
[1]胡立勇,丁艳锋.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