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外交的应有作为

2015-08-15

新东方 2015年5期
关键词:争端南海国家

201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4年,被西方智库视作新海上丝路必备要素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开幕,中国官媒将这一年看作“一路”框架的形成期,将2015年看作相关细则的形成期。“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笔者将关注点放在“一路”,旨在分析其与中国国家利益契合的特性及中国外交的应有作为。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国家是有身份的,且身份多重。从团体身份上来看,中国是主权国家,有保持稳定、捍卫主权和发展经济以提升人民福祉的功能和义务,这是相对于个人的个体身份而言的。从角色身份上来看,中国传统上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及周边国家乃至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提倡“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谐世界”的理念,注重礼仪,求同存异。从类属身份上看,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以体系内国家的姿态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国际社会的治理,认同国际社会的现行游戏规则,诸如政治上的民主制度,经济层面的市场经济规则,以及安全领域的不诉诸武力等。从集体身份上看,中国认可国家间共同利益的存在,上个世纪提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

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国家行为,国家先知道“我是谁”,才知道“我需要什么”。理性的国家将选择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的行为。中国对自我身份的定位有和其他国家一致的方面即体现了共性,也有自身特色即体现了个性,共性是主权国家的物质属性所决定的,个性则是由国家置身的文化传统决定的。共性和个性都是一个国家的内在属性。人们习惯对特定的行为进行归因,当将某种行为归因为相关行为体的内在属性时,这个行为体的声誉就形成了。例如,将唐朝文化繁荣盛世和对外交流盛况归因为唐朝制度的开明和经济的繁荣,唐朝良好的声誉就形成了。按照理性主义分析方法的思维逻辑,根据前述中国国家身份的分析,中国的利益在于发展经济以惠及民众,巩固政权稳定,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保持周边环境的稳定,以体系内国家的面貌参与体系内治理,并逐步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在发展对外关系中推进共同体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倡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首先,有利于中国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海上丝绸之路繁盛于唐朝,促进了唐宋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而由此带来的竞争激发了创新意识并最终促进了各国文明的共同繁荣。元朝时大批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中国定居,对回学的研究盛极一时,民族融合与交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将唤醒沉睡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使丝路沿途国家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和进行国际合作。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李克强总理同年提出将中国-东盟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黄金十年升级为未来的钻石十年,2014年再度提出升级2010年业已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都表明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中国发展稳定的周边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倡议的国际机制,例如专门讨论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东盟地区论坛,并尊重强调舒适度和低水平制度化的东盟方式,积极参与东亚峰会和“10+1”、“10+3”机制,2003 和东盟发表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李克强总理2013年建议双方签订睦邻友好合作协定,推动双方发展战略互信关系。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含元素之一是政策沟通,通过官方层面的对话,国家能彼此传递善意和诚信,使合作在问题领域之间不断外溢,使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超越功利性的战略互信达到稳定化的情绪性互信情境。新海上思路对于改善中国与西亚和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同样的功效。

再次,新海上丝路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体系内国家身份的认同。自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正式开启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革除一切束缚资本和生产要素等方面存在的不利于释放市场活力的因素。中国对自我身份的界定是体系内国家,认同国际体系规范和具体的游戏规则,将之视为适当的,而非简单地视之为功利性的实用工具,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中国威胁论一直存有市场,中国海洋维权的正当举措也让某些国家质疑中国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战略构想背后的真实意图。国际体系是国家互动的产物,国际体系发展到国家形成和遵循规范的阶段产生了国际社会,而对这些规范持有正向认同的国家被视为体系内国家,反之则被视为游离型或革命型国家。新海上丝路涉及海上贸易、水陆联运、港口互动和设施互通,国家在这些领域的行为都有国际法律和法规进行规范和引导,中国在其中如何作为也成为考验中国是否遵循国际规范和规则的试金石,中国在这个进程中表现出的诚信将推动其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最后,新海上丝路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共同体的远景。美国建构主义学派学者亚历山大·温特认为,集体身份的四大要素是同质性,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和自我约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推动相关国家在体系内共同发展,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让他们携手应对共同的挑战与威胁比如海盗行为和环境恶化现象,同时促使自我约束成为共同观念从而保证个体利益不会被整体利益所湮没,这都符合中国提倡“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远景。

二、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考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是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积极表态,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也为相关省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个新事物诞生后有一个成长发展的历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不管是国内学术界还是国外的研究机构都会有相应的研究及提出相应的思考。

(一)关于公共产品、公共财产和共有物的思考

公共产品是被共同生产出来且供生产方消费即使用的产品,其生产方是有边界的因而其本身被局限在一个范围之内。公共财产指所有权属于一个群体共同所有,该群体从中提取资源为己所用的事物。二者的区别在于,使用者对前者的使用不会影响他者的同样权利,公共产品本身不会遭受损耗,而使用者对后者的使用则会影响他者的同样权利,也会使公共财产遭受损耗。举两个例子说明二者的差别。天气预报是公共产品,甲方和乙方都可享受这一产品,并非甲方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影响乙方消费同一产品的数量或质量。一块社区的草坪属于社区居民共同所有,甲方放牧的牛羊吃掉的青草可被视为从这块草坪中提取的资源,会影响到乙方放牧的牛羊吃草的数量。总而言之,公共产品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元素是设施互通,且用统一标准加强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起来的设施分别属于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国家,沿海国可以为其他国家的船舶进入本国港口设置条件,但这种条件是非歧视性的,且不能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对外国船舶在本领海之内的无害通过权构成破坏。从使用者有无边界限制之分来看,设施的互联互通既不是公共产品也不是公共财产。从所有权这个层面上讲,它也不是共有物。

这就引发出一点思考,既然设施互通带有利他性和非排他性的色彩,参与其建设的相关国家便有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排斥的情绪,担心其搭便车。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把大国外交放在关键位置,将周边外交放在首要位置,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作为基础,并强调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多予少取,先予后取。中国文化因子中含有利他性的成分,比如孔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包含着这样的道理。但是,如何跨越文化的边界动员其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接受同样的理念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影响

美国的学界对决策层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冷战结束之后,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已让位于文明之间的冲突,以中国向叙利亚和伊朗出售武器以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一致立场为例,得出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明和阿拉伯世界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将联合应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结论。进攻性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认为,每个国家都企图当世界的霸主,但碍于宽广水域的阻隔无法透过宽广的水域投放力量,只能充当地区性霸主,但时刻防备着其他地区性霸主的崛起,美国因此关注亚洲地区未来霸主人选。鉴于中国实力上升迅速和真实意图不明朗,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应该对中国采取防范战略,中美两国因此必有一战。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国际体系内权力的分布呈现出金字塔状态,霸权国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国家,是国际秩序的建立者和护持者,而主导国在权力上不足以与之比肩,即使他们对国际秩序心存不满也只能等待权力结构变化带来的转机。主导国权力上升和其对国际秩序的不满意导致其不惜对霸权国发动一场战争,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国际秩序。美国文化中有二分法思维,基督教传统是其文化的根基,基督耶稣广施善行对民众进行教化让其步入教徒行列本身就体现着二分法意识,习惯对手存在的美国在美苏冷战结束之后仍然要为自己找出一个对手,小布什在“9.11”事变后以是否反恐作为敌友标准体现了这种二分法。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对美国TPP倡议的替代性选择,并将之和南海争端挂钩,其实就暗含着对中国崛起后真实意图的忧虑。

日本是美国的忠实盟友,将自己定义为西方一员。日本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均须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进入本土,而这两个水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果中国不遵守海洋法的义务,对国际海上航线通畅和国际航行安全造成破坏,对日本的经济而言是灾难性的打击。中国和日本存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和周围海域权利争端,日本无视双方达成的历史性共识将钓鱼岛国有化的事实导致两国关系一度滑至最低谷。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前夕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但日本并未直接承认双方历史上曾达成“搁置争端、共同开发”的共识,也就是说日本并未改变钓鱼岛国有化之后的官方表态:“日本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两国关系没有打破真正的坚冰。2014年5月,中国最先进钻井平台981号开赴南沙海域进行作业,日本趁机加强和越南及印度等国的关系。日本官方认为,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高度联动,如果中国通过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在南海问题上有所动作,并推动南海问题朝向中国有利的方向解决,日本将在解决东海问题上失去主动权。

印度是采取西方样式民主的国家,被美国视为民主制度的桥头堡。印度历史上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公开表态美国支持印度恢复过往的荣光。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争端长期不睦,印度和中国的边界争端尚未完全解决,而巴基斯坦被中国视为全天候的朋友,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存在微妙之处。中国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颠覆传统,将关注点从东方转向西方,意欲恢复历史上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国家之间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印度洋是连接马六甲海峡和红海及苏伊士运河的必经水域,南海是印度既定东进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水域。中国的西进和印度的东进战略产生交汇。印度是和美国及日本走近的国家,但也是中国可以拉近的国家。

(三)南海争端的负面影响

南海争端不仅是个政治问题,涉及到相关国家的国家利益,其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关系到国家发展长远大计,也关乎国家是否能有效捍卫领土主权完整的合法性问题,因此国家在争端中寸土不让。同时,它也是个法律问题,国家关于领土和海域的权利拿出的证据,是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的南海争端方履行根据法律表达诉求的义务。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于设施互通的解释提及加强水陆联运和增设海上航线,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南海争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为防控海洋环境污染,沿海国有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指定航线的权利,以减低意外事故发生的频率。南沙群岛至所有南海争端声索国的距离都在400海里以内,中国南沙群岛专属经济区和菲律宾以及越南从其沿海本土划定的专属经济区因此发生重叠,即产生专属经济区划界争端,在争议专属经济区划定海上航线涉及到管辖权归属问题。

设施互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应有之义,用于国际航行的港口应保持开放以确保所有国家进入海洋的自由。菲律宾的马尼拉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但南海争端使中国不受歧视进入该港口的权利被打上折扣。由此可见,贸易自由的规范可能让位于政治利益的考虑。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外交的应有作为

(一)向世界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美国对中国采取防范战略的原因无外乎实力和意图两个因素。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军费支出增长迅速,中国表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其采取异于西方民主制度的政治体制,且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国防政策不够透明,再加上中国自2009年以来在南海和东海海域执法及军事巡航的力度加强,特别是981号事件让日本等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视中国为主要威胁,让有些国家置疑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战略之下的真实意图。

中国应在国际关系的竞争中掌控话语权,熟练运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解释当今世界发生的现象。权力的互动关系不仅有一种逻辑,权力转移指主导国挑战霸权国制定的国际秩序和游戏规则,遵从的是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学派的逻辑。中国可以从新自由主义的逻辑出发,强调国家间关系的非零和博弈,用权力共享而非权力转移的理论描绘国家互动。权力共享的假定是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需要运用合力去解决这些共同利益,理性的国家行为体能管控冲突和发展合作,核心假设是国家将不同的权力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单独权力机械叠加无法发挥的功能,在不同的问题领域实现权力共享。

除了诠释好权力共享的理念,中国还应学会用西方的语言解释中国的现象。欧盟从欧洲共同体发展起来,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解释了共同体的四个构成要素,中国支持建立东亚共同体,后支持建立亚洲共同体,这一源于西方的概念将有利于中国的声音更好地被西方世界听懂和接受,减少中国深度融入国际社会的阻力。温特所言的同质性据其自己解释指政权性质的一致或相似性,对国际社会现行规范的认同也可以作为同质性的标准,中国不会因为政治体制不同而和国际社会其他成员无法形成共同体。

(二)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的义务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影响力大,成员国多,它是通过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确定下来的,该会议是国际关系史上参加国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该公约是国际法编纂史上条款最多、成员国最多的一部法律文件。中国是该公约的成员国,是否按照公约的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在国际社会中构建起良好的形象及能否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依赖海上贸易生存的国家如日本以及海洋领域的超级大国美国将关注视线投往中国。

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各国通过海上贸易共享繁荣的理念,中国在这个进程中不会对进入本国口岸设置不合理的条件,不然相关国家港口之间的互动无法实现。中国也没有阻挠外国军舰和商业船舶通过其专属经济区上空和水域的飞越和航行自由,针对美国军舰和军用飞机在这些地方的军事测量和侦察行为进行的驱逐和紧追等执法行为是捍卫和平的合法行为。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庞大网络中,中国应提升自己造船技术和完善船舶检验程序,保证在本国登记的船舶有充分的适航性,船长和高级船员具备海洋工程和通讯方面的技术以及熟悉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止海上碰撞的国际法律法规,以及确保悬挂本国国旗的船舶在遵守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法律法规前不得出海。伴随新海上丝绸之路从理念逐步变成现实,中国在其他国家港口停泊的船舶会增加,更要履行《公约》规定的遵守港口国在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事务方面的管辖权,接受后者展开的检查或配合后者启动的司法程序。

中国和东盟曾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双方都意识到该宣言缺乏强制力,现在正推进将宣言上升为准则的进程,在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中国可提倡和推进划定争议海域内海上航线,一是可显示中国搁置争端、共同开发倡议的诚意,二是可通过非敏感领域的合作为久拖不决的南海争端带来新的转机。

(三)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关于南海问题,美国对中国的担忧是现实的。如果中国封闭南海航线,美国的商业船只将无法通过航行权利获取商业目的,美国军舰将无法为捍卫其自身和其盟国的利益在世界范围海域内被顺利调遣。所以,奥巴马政府的南海政策是捍卫美国在这个海域的基本国家利益,即航行自由和航道安全,公有空间(含天空)的使用,以及捍卫国际社会在该海域的权利。中国的立场是维权和维稳并举,并认为南海问题的主流是好的,尽管相关国家利益存在差异,但只要尽最大程度扩大共识,和平局势是可以保障的。而且,中国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愿重蹈历史上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覆辙,也不接受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国际仲裁,原因在于主张用谈判的方式化解争端。中国对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开出了同样的药方,用合作方式联合开发有争议的海域。2014年中国官媒着重诠释南海问题新思路“双轨制”,主张直接相关国家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与东盟国家合作维持南海地区和平态势。中国亮出和平立场,同时亮明维权底线,让美国明确中国的关切以及做到理解美国的关切,才能在南海问题上拉住美国,让其不会因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而揣测中国的称霸之心。

当今国际体系游戏规则在美国主导下建立,国际秩序在美国的主导下维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革包含政治体制和经济领域的改革,让人民进入权力资源以践行以人为本的精神,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依法治国的内涵在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让法治在中国成为文化,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以实现自由的目的。这和国际体系的规则即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致的。中国提倡自由贸易,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和中日韩自贸区及亚太自贸区的实现,反映了对自由贸易规则的遵循而非破坏。由此可见,中国不是国际社会的革命者,而是积极融入者。

只要拉住美国,日本就失去了靠山。中国已实现了对东海海域的常态化巡航和完成了对钓鱼岛上空防空识别区的划定,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所谓单方面实际控制,接下来中国应着力于防止日本挑衅南海争端东盟声索国滋事,以及避免和日本在东海问题上正面冲突和弱化钓鱼岛对双边关系带来的影响。至于印度,中印关系不存在海域争端,领土争端大部分已经解决,中国应做的是挤压日本趁机和印度走近的空间。印度总理辛格在981平台事件后访日,习近平遂对印度进行访问且签订20亿美元的经济协议和辛格近期访问中国,都显示两国关系态势良好。只要中国让印度明白其无意在后者传统势力范围印度洋海域进行扩张,印度不会成为新海上丝路的阻力,毕竟它也是将从中受益的沿途国家。

[1]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John.T. Rourk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M].Connecticut: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1995.

猜你喜欢

争端南海国家
南海明珠
北海北、南海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把国家“租”出去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南海」——歴史、国際法尊重を
南海随笔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