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与践行海南经济发展新理念

2015-08-15

新东方 2015年3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海南旅游

考量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的基本历程,真正健康、平稳、正常发展的时间不过十多年。之前的“汽车事件”,之后的“洋浦风波”,后来的“房地产泡沫”,可谓“开局不利、开门不红、发展不顺”。其间,固然有大背景方面的原因,但自身的问题却权重很大。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引领战略考虑,有重要影响的“小政府、大社会”与“一省两地”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关于“小政府、大社会”与“一省两地”的反思

海南有很长一段时间曾把“小政府,大社会”概括为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与基本经验,这是有问题的[1]。首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求的政府,关键在于服务、统一、高效、廉洁,也就是好政府。“大”“小”并不重要的。同时,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也难以用“小”或“大”之类的量词加以限定或说明,特别是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更不可能用“小”或“大”之类的量词加以规范。再则,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优胜劣汰,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体现公开、公正、诚信、有序的规范;另一方面还得遵循自由、平等、竞争、利益、效率的原则。所有这些内容与要求,政府亦必须加以体现和反映。可见。一个“小”字无论如何也说明和蕴含不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与诸多要求。其次,“小政府,大社会”无法概括与体现改革开放对政府的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改革开放要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是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利益与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这些本质要求与基本内容,用“小政府、大社会”是无法概括的。正如主张与宣传“小政府、大社会”的同志自己也承认:“对‘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在社会各界都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更恰当的、使不同看法归于一致的提法,将来可能会有。”[2]可见,“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连主张者自己心里也不踏实。第三,从实践的情况看,海南的政府并不小。海南的地域、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内地一般省份比较,政府机构不少,人员也不少,根本不是“小政府”。如,海南陆地面积是福建的27%,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其22%与15%,而政府公务员却相差不大。当然,用“小政府,大社会”来概括海南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也很不科学[3]。

关于“一省两地”。所谓“一省两地”:即海南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及“热带海岛旅游胜地”。毋庸多言,海南发展的目标模式并不是“新兴工业省”,退一步而言,当时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三低两弱”(即:劳动生产率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态脆弱和社会文化脆弱)的状况严重存在,不可能于2010年基本建成“新兴工业省”。毫无疑问,海南是“生态立省”或建设“生态省”。至于“两地”,虽然体现了海南资源的两大优势,但却把海南最大的优势与前程——海洋忘却了。祖国浩瀚的南海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观念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开发利用南海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使海南从海洋大省迈向海洋强省,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4]。

没有发展思路与战略有问题而经济社会发展不出问题的。如果海南建省办特区27年来经济社会都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不折腾,也不坎坷,那么,邓小平对于“海南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殷切、深情期望可能已经实现。此前的曲折与坎坷既是我们的教训,也是我们的财富。作为教训,应当记取与反思;作为财富,是一种沉淀与积累。

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所谓国际旅游岛,即在旅游领域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国际化特定海岛,其战略目标是“两堂一园一中心”:“两堂”即旅游天堂、购物天堂;“一园”,老百姓的幸福家园;“一中心”,亚洲新的金融中心。把海南建成老百姓的“幸福家园”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目的与宗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三地两区一平台”:即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现代化的热带农业基地;南海开发和服务基地。“两区”:国家旅游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平台”: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从海南实际出发的正确决策,既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也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新时期、新阶段、新常态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当有新思路、新理念。

二、树立新思路、新理念

精心呵护生态环境。环境好、生态优是海南的最大优势,是海南的最大本钱,也是海南的“金饭碗”。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精辟、深刻、到位地指出:“海南一定要保护好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一定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绿色银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部内容与举措,都应围绕“增绿”“护蓝”展开,精心呵护海南的生态、环境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前提与基础[5]。

国际旅游岛、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一并筹划。2010年1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区”亦成为国家战略。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不但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密切相关,而且与“自由贸易区”国家战略休戚与共。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但是“21世纪现代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我国南海的“国家核心利益”。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海南从建省办特区伊始就提出了要建设“自由贸易区”战略设想。

新世纪新阶段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对外开放,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实质性发展,建设“自由贸易区”不失为重要方略。海南经济特区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条件具备。构建“自由贸易区”不仅对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促进与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东盟与我国的自由贸易区正在建设中,这是我国与一个国家经济利益集团之间的特别贸易与关税方面的协定;“中新”与“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也已签订,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在积极商谈之中。建设“自由贸易区”国家战略的大势已成。海南从经济大特区发展为国际旅游岛,特别是其实施的“离岛免税”与“离境退税”等优惠政策与洋浦保税港区“三区合一”(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区、自由贸易区)等各种贸易优惠政策综合考虑,实际上已成为我国旅游与对外贸易政策最优惠的地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简单地说,实质上就是“洋浦模式全岛化”或把海南岛变成“大洋浦”,与“自由贸易区”只一步之遥[6]。

新阶段新常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实现腾飞,建设幸福家园,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必要选择。首先,海南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从当年经济特区的战略布局来看,深圳对应香港,珠海对应澳门,厦门对应金门(马祖),汕头对应侨胞和海南对应台湾。在当前国共两党关系进入新阶段的条件下,海南好好发展起来,其典型与示范意义就更加重大。海南目前拥有国际旅游岛、航权开放、落地签证、离境退税、离岛免税、洋浦特殊政策等众多优惠条件,再前进一步,就是自由贸易区。特别应当明确的是,洋浦的发展需要海南全岛的支持,海南“自由贸易区”就是将洋浦政策全岛化,以800多万人口、3.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支持洋浦的发展,进而推动海南的发展,其巨大的历史与现实、典型与示范意义不可低估,对于实现小平同志的遗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海南处于中国面对东南亚的前沿,是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桥头堡与南海经济开发与保障国家核心利益的前进基地;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设在海南,是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海南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拥有华南唯一的保税港区。因而从基础条件看,建设海南“自由贸易区”是需要、必要和可行的;当年“金融海啸”冲击下的东南亚国家一直梦寐以求的是要深度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海南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对于双方都是福音。再则,中国可以借机整合北部湾地区和香港、台湾的增长力量与资源优势,避免在产业转移、市场控制等方面的恶性竞争,从而提升出口竞争力,并有效地支援我国内陆腹地的发展。显然,海南经济的发展对于加速我国的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意义巨大。

其次,海南是我国连接国际市场的最好中间环节。当前,在亚太地区,由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台湾、香港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组成了一条经济高速增长的“新月经济带”,其中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互投资方兴未艾,推动了这个地带所有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一方面,海南正处在这条“新月形经济增长带”的中间地区,只要实行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积极参与这一地区的资本流动与经济技术合作,就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成为环太平洋经济增长链上有力的经济增长环,在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和国家统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海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仅是我国连接国际市场的最好中间环节,而且是我国对外贸易与开放的重要纽带与桥梁。此外,海南的面积与台湾差不多,人口只是其三分之一,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在区位与对外开放方面,具备先行、先试、先建的基础条件,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隔离成本几乎为零(有琼州海峡作为天然隔离带)。一旦泰国的“克拉运河”开通和建成与祖国内地相连的跨海大桥,海南成为新的物流与金融中心可能将成为现实。通过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海南岛未来将成为亚洲繁荣的“生态型自由岛”,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可能成为“亚洲国家联合会”的理想会所,祖国的“南海明珠”。

再次,是维护与保障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举措。海南地处中国南海北沿,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前沿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众所周知,一方面,南海关乎我国核心利益;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海外大量的资源支持,特别是石油等能源的供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与安全。我国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道路,包括加快南海开发、开放。在区位选择上,可以借助海南在南海的地缘优势,与东盟各国结成“命运共同体”;在发展方式上,通过包容性发展与合作积极与东盟各国扩大稳定的经济与文化往来,从而实现南海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近年来,海南经济持续增长,已形成有一定竞争力的制造业和初步发达的第三产业,正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东盟国家形成多方面合作、互补的有利关系与格局。加快与东盟各国差异化的产业合作,对进一步加快海南经济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大有益处。同时,建立海南“自由贸易区”,对于加快南海的开发与开放,建立稳定的南中国海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四,海南有办特区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经验与教训。海南建省办特区伊始即在全国率先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全方位、多层次、纵深式发展,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少环节、开放式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与格局。与此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大开放”的战略方针,实行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大规模的吸引外资,走以开放促开发的经济发展道路,既是“试验田”,又是“排头兵”,曾走在全国的前列。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推进再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仍是海南的历史任务。27年来,海南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各种考验,在全省为经济大特区的环境下保持经济发展并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经验优势。近些年来,海南经济增速较快,“生态立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转型升级,基本具备了“零关税”、自由旅游政策下的抗击打能力;东环铁路效果明显,西环铁路即将通车,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远见之举,紧紧抓住了市场经济是“两通经济”(流通与交通)做大文章;海南建省办特区“纠正错误”“摆脱泡沫”“冲出误区”的经历,对于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管理、改革、创新、集约“四大内动力”协同推进。新时期新阶段新常态下,行之有效的传统“三大动力”:投资、消费、出口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三大红利”:资源、人口、计划出现弱化;“市场决定性”也使得以往“一统天下”“指令计划”“不计成本”的资源配置方式成为历史。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科技、信息、产业化、一体化条件下,管理、改革、创新、集约成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四大新动力”。管理是更重要的生产力;改革出效率与效益;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引擎;集约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插上翅膀[7]。一方面,“四大内动力”的载体是劳动、资本、技术、信息与市场;另一方面,其实现方式又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密切相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上新台阶,在不放弃传统“三大动力”的同时,要切实抓住并实现管理、改革、创新、集约“四大内动力”协同推进,既要依托劳动、资本、技术、信息与市场“五大要素”,包括“互联网+”及其新模式、新业态、新方式等,又要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管理要科学、民主、适合、有效;改革要深化、切实、到位、普惠;创新要广泛、深入、全面、持久;集约要简约、节约、践约、公约。不如此,管理、改革、创新、集约“四大内动力”难以发挥协同作用。

海洋产业、热作农林牧业、国际旅游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教育业“六大产业”相向而行。海南经济大特区与国际旅游岛建设27年的基本实践与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依托海南的基本省情与自然、资源优势,海洋产业、热作农林牧业、国际旅游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教育业“六大产业”是海南经济发展大有前景的支柱产业。“六大产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中相向而行,形成产业支柱及其体系,国际旅游岛成为百姓的幸福家园指日可待。这里的问题是,现代教育业能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柱之一吗?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教育事业不应划为消费领域,而在生产领域,是培养(生产)人才(劳动力)的事业。其次,一个游客与一个大学生,大学生的消费时间与方式比游客更具持久性(本科四年);同时,由于教育业的发展必须与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电子产业等诸方面的系统配套,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再则,海南多办几所大学是经济社会上档次的表现,也是海南生态环境优好适宜办高等教育的必然[8]。

“分层次、调结构、重规划、惠民生”促进海南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两堂一园一中心”与“三地两区一平台”的战略目标与战略定位,要不要发展房地产业?当然要!可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没有公开宣布,海南的房地产价格就已经开始上涨了,随后疯狂飙升,给海南老百姓的住房带来很大困难。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是要把海南变成老百姓的“幸福家园”,而不是“炒房乐园”。虽然控制海南房地产的价格不是海南自己所能够独立办到的,但是,海南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避免成为候鸟岛、居住岛、移民岛、炒房岛却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应该有所作为的。经过国际旅游岛建设五年多的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认真、冷静、实际、确切地思考、检查、反思自己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措施是否科学、有效并有利于“幸福家园”建设的时候了。如果说,全国不少地方走上了“土地财政”或“房地产财政”之路,那么,海南可否避免不走这样一条经济发展的“不归之路”?或者,海南应当如何避免内地“两投购房者”(投机性购房、投资性购房)大大抬高国际旅游岛的住房“空置率”?

应当承认,海南房地产的发展有其特殊性,比如全国房价涨,海南房价跟着涨;全国房价跌,海南房价却很抗跌,为什么?原因是中国只有一个海南岛,生态环境特别好,“雾霾”又使得全国人民更加关注海南,又有全国“两投购房者”购买力的支撑等。海南房地产的主要问题,从发展思路看,在于不能把民生房地产与旅游房地产混为一谈,更不能搅成一锅粥!

海南国际旅游岛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旅游房地产的重要特点:不是出售房屋的所有权,而是其使用权的流动性、转移性与时限性。也就是说,旅游房地产不是永久性出让房屋所有权,而是时限性出让居住使用权。重要的是,海南是个陆地小省,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大量外地人来海南居住,必然挤压本来就有限的生存空间,对海南老百姓不公平。拥有多套住房的人,通常不是有刚性住房需求的一般人,这些人既抬高了海南的房价,又推升了海南的物价,从而降低了海南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只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从海南房地产的现实看,最大问题就是存量过大,空置率太高,违建很多,可持续性低。因为把民生房地产与旅游房地产混为一谈,又错误地把房地产业认定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之推行“房地产财政”,因而造成商品房存量过大就不奇怪了。“两投购房者”长期不在海南,或者只有短时间在海南,比如过冬、旅游,等等,所以空置率很高。由于搞房地产有利可图,于是各种违章建筑拔地而起,遍地开花。结果是海南的房地产业问题多多,可持续发展出现问题。从经济学考虑,“两投购房”并不带来真正的可持续的消费力;候鸟与养老也形成不了产业,对海南经济的发展弊大利小。一方面,房子空在那里是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候鸟”又造成季节性空置。看遍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地方是靠养老、“候鸟”和高空置率能够支撑起当地经济的。

还要强调,海南房地产业的发展不能突破“四条红线”,即基本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公共事业发展用地红线与必要的储备用地红线。实际上,“四条红线”一划,海南还有多少土地可以用来盖房子卖到岛外去呢?还要遵循“四项原则”:一是重规划,土地规划、发展规划,等等。海南本身资源有限,特别是土地资源。二是调结构,保障房、商品房、旅游房地产占比要合理安排。三是分层次,旅游房地产和民生房地产一定要分开,不能一锅粥。旅游房地产交给市场,政府管好民生保障房地产。四是惠民生。无论如何,房地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以百姓的美好生活为目的,让海南岛成为我们老百姓真正的幸福家园。

[1]王毅武.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教训[J].特区经济,2000(12).

[2]汝信.“小政府、大社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6.

[3]王毅武.对海南特区“小政府、大社会”的质疑[J].海南大学学报,2001(1).

[4]王毅武,陈首哲.论“一省两地”与“一省三地”[J].新东方,2008(4).

[5]王毅武,高盈盈:论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海南大学学报,2012(6).

[6]王毅武,陈首哲.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与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热土冷思[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7]王毅武,李晓琳.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J].新东方,2013(4).

[8]王毅武,高盈盈.试论“一岛四业”[J].新东方,2012(2).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海南旅游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怀念海南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旅游
非洲26国将建最大自由贸易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