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内涵、性质和时限之我见

2015-08-15

新东方 2015年3期
关键词:丝路

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古老概念,近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沿线省区纷纷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规划,一时蔚为风气。各类学术研究成果不绝如缕,普及性、通俗性读物纷纷出台,计划或在版中作品更不在少数,“海上丝路热”正扑面而来,昭示着中央决策深得人心,并在新海上丝路建设中步步推进,形势十分喜人。

问题在于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有其特定性质、内涵和时间起止,而不能一哄而起,无公认的规范、原则可循,结果就会产生无序状态,特别是海上丝路的时限必须明确,不容含糊,才能避免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盲目性、随意性和混乱性,使之走向科学、正确,符合其历史实际的轨道,才能裨益于“一带一路”建设。

一、海上丝绸之路概念提出和研究梗概

丝绸之路概念首创者是德国著名地质地理学家F.V.李希·霍芬(1833-1925年)。他于1860年和1868年两次来中国考察旅行,还到过广州、三水、英德、韶关等地,后出版了五卷本《中国亲程旅行记》,其中1877年问世的第一卷《中国》,谈到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古代陆路交通线,首次使用“丝绸之路”名称,并详加论述,为后来认同和广泛使用至今。他又在一张地图上提到“海上丝绸之路”称谓,虽未作解释,但仍是这个科学概念的创始人。此后,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1865-1918年)在其著《西突厥史料》一书中,提到丝绸之路有陆道和海道两条。其中“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以婆庐羯泚(Broach)为要港”,这才比较具体谈到欧洲与印度之间在6世纪的丝绸贸易。1933-193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考察了西北丝绸之路,后出版《丝绸之路》一书。在1939年日文版中介绍:“在楼兰被废弃之前,大部分丝绸贸易已开始从海路运往印度、阿拉伯、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城镇。”[1]作者肯定地认为存在一条将中国丝绸海运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此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渐见增多,但以外国人为主。1955年,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在《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论文中,论述中国蚕丝输入印度有五条通道,其中一条为“南海道”,即《汉书·地理志》所述从雷州半岛发航至印度海上交通线。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布尔努瓦夫人出版《丝绸之路》一书,谈到公元一世纪中国丝绸运往印度、罗马有三条路,其中一条是海路,“它从中国广州湾(今湛江市)的南海岸出发,绕过印度支那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再逆流而上,直到恒河河口。这条路似乎仅仅由印度商船通行。……在1世纪末以前,地中海地区所进口的大部分丝绸似乎都是通过海路而运输的。”[2]1967年日本学者三松隆敏出版《探索海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专论海上丝路的专著。1974年,国学大师饶宗颐发表《蜀布与Cina Patta(中国成捆的丝)——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论文,有专论“海道作为丝路运输的航线”一节,指出:“海道的丝路是以广州为转口中心。近可至交州,远则及印度。南路的合浦,亦是一重要据点。”[3]

此期间,我国正经历文化大革命,对丝绸之路研究陷入中断。直到1985年,北京大学陈炎教授出版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两部专著,指出“海上丝路把世界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又把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国文明等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连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使这些古老文明通过海上大动脉的互相传播而放出了异彩,给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4]这两部专著充分肯定了海上丝路不可置疑的历史地位和巨大而深远影响。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远征队到过广州和泉州,有力地促进海上丝路研究。广东出版《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论文集》和《南海丝绸之路文物图集》《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福建出版《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论文集》《海上丝绸之路与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著作,标志着海上丝路研究步入高潮,为近年“一带一路”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海上丝路研究、考察接踵而起,牵动学术界、政界和产业界,其应用范围也从中西交通史延及贸易史、外交史、文化史、宗教史等,时下正方兴未艾,成果自可预期。

二、海上丝路内涵

实际上海上丝路涉及范围甚广,举凡中西之间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宗教,军事等往来都可归入这一范围。而丝绸也是中西贸易商品之一,只因具有很高文化品位,质轻价高,为中西人士喜爱,故作为这条中西之间交通线和各种往来的文化符号,而称之为“丝绸之路”罢了。但按照海上丝路所承载商品和其他文化产品属性,海上丝路又可称“茶叶之路”“香料之路”“陶瓷之路”等。

(一)丝绸之路

丝绸为中西贸易主要商品之一。《汉书·地理志》最早记载汉帝国“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此“杂缯”即丝绸。东汉时,古罗马科学家曾林尼《自然史》记载,中国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市场与罗马、希腊商人买卖各种宝石、香料和精美纺织品。唐代贸易大兴,出口丝织物有多种,包括绢、绝、纱、绫、罗、锦、绮、纟间、练、缣、绶、缟、素、纤、纨、帛等,产于全国各地,多从广州出口。宋代丝织品产量比唐代大增,出口量大而品种多达七八十种。《宋史·食货志》记“杂色帛”为大宗商品之一。元代海运更为发达,丝绸品出口不减于前。陈大震《南海志》记进口番布5种。而据汪大渊《岛夷志略》记海外诸国进口商品有五彩红布、红绢、绫罗匹帛、青布、打布、印花布、有色绢、丝布、色縀、青縀等,其中大部分经广州交易。明代珠三角崛起蚕桑生产基地,广州经澳门出口印度果阿的丝货每年为3000担,1600年出口到长崎丝布及其制品3000担、棉布3000匹。一位葡萄牙商人说马尼拉丝货市场“从中国运来各种丝货,以白色最受欢迎,其白如雪。欧洲没有一种出口能够比得上中国的丝货。”[5]清前期广东丝绸生产达到鼎盛时期,仅广州1817—1835年主要出口商品货值中,生丝、绸段、土布等所占主要商品出口总值在1817—1819年占21%,1830—1833 年为 23.3%[5]519。

(二)茶叶之路

我国是茶叶故乡,海外诸国多仰给于中国茶叶,茶叶贸易也为大宗,故海上丝路也有茶叶之路之称。唐代岭南已种茶,但出口主要在宋代以后,闽、浙、川、广、赣等盛产茶,为出口大宗。明代茶出口上升到主导地位,有“最好的饮科——茶”之称[6]。清代,大量茶叶输往东南亚、欧美国家,1772—1780年由外舶输往欧洲茶叶1.69亿磅,还不算非法偷运数量[5]510。瑞典商船在广州购买主要是茶叶。1700年欧洲人从中国进口茶叶9万磅,1800年增至4500万磅,增加近500 倍[5]511,18 世纪由此被称为“茶叶世纪”。欧洲人饮茶成风。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主要是购买茶叶。东印度公司基本垄断茶叶贸易。1817—1833年经广州出口茶叶价值常占主要商品总值的50—65%。“茶叶之路”达到历史颠峰,丝绸贸易反降至第二位。

(三)香料之路

香料是宫廷和上层社会必需品,消耗量很大,中外都不例外,故为进出口贸易大宗之一。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熏炉,燃烧可能为乳香,产于红海沿岸,或从南亚输入。史载东汉时,中国商人与罗马人、希腊人交换珍贵香料。

南北朝,佛教大兴,香料需要量剧增。6世纪时,印度、波斯等国商舶运来中国商货包括有伽南香、丁香、紫檀香等。唐代香料贸易盛况空前,也为官府采购对象。广州市舶使采购清单即有檀香,多从东南亚进口,如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阿拉伯等。也有地方势力或海盗,掠夺香料为货,鉴真大和尚在海南见万安州豪族首领冯若芳“会客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一百余斤。其宅后,苏芳木堆积如山”[7]宋代香料贸易尤为兴旺,几乎为广州垄断。北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广州、明州、杭州进口乳香货值100万余贯,其中98.75%发生在广州[8]。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所列国家输入商品多有“香货”一项。明代,广东到海外贸易队伍庞大,“以香、糖、果、箱……南走澳门……,帆踔二洋。”[9]大获其利。嘉靖中,海外进口商品第一类是香料,约占50%。清代香料进口仍很可观,只是商品数量增加,“香料之路”不改其历史地位。

(四)陶瓷之路

陶瓷粗重、易碎,不宜陆路运输,海上丝路承担了这个运输任务,故海上丝路又有陶瓷之路别称。

东晋南朝广东已大量出口陶瓷到东南亚诸国,近年西沙水下考古即收集到南朝六耳陶罐。唐朝岭南窑口很多,考古发现广东总共有唐窑28处,如潮州、梅县、南海、新会、广州、雷州等窑址。河北邢台、浙江绍兴、金华、安徽寿县、湖南岳阳、长沙、常德等有陶瓷生产基地。中国陶瓷、丝、灯为三大出口名牌货,举凡海上丝路所及的许多地区,都有唐瓷出土,包括埃及、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尼西亚等,都发现以上窑址瓷片,证实陶瓷地位,并备受海外欢迎,至今仍被许多博物馆收藏。

宋元时期,我国陶瓷业发展已达成熟阶段。窑户遍布全国各地,形成官(开封)、钓(河南禹州)、汝(河南汝州)、定(河北曲阳)和哥窑(浙江龙泉)五大名窑,大量出口海外。2007年在阳江海域出水宋代沉船“南海I号”,所载约6-8万件器物,大多数是陶瓷。

明清海上丝路扩展到全球,陶瓷也到处有它们踪迹。广州是最大出口港,“每番船一到,则通同濠畔街外省富商搬瓷器、丝绵、私钱、火药等违禁物品,满载而归”[10]。时谚“石湾瓦,甲天下”即为这种写照。明末,每年三月,满载丝货、瓷器中国船队从广州港启航,扬帆南海,抵马尼拉约20天,有的船队甚至转航美、欧、非洲,中国陶瓷流布全世界。1700年,法国商船“安菲托里脱”号从广州返航,装载以景德瓷为主160箱货物,估计瓷器有数万件之多,抵法后被抢购一空。1745年瑞典“哥德堡”号一次从广州运走茶叶300多吨,瓷器60万件。后该船在哥德堡港外沉没,1986年被打捞出水,清出茶叶约300吨,仍可饮用,广彩瓷碎片9吨。“哥德堡”号堪为海上茶叶之路、陶瓷之路博物馆。1774年英国出版《伦敦指南》称伦敦至少有52家经销中国瓷器店。有人写诗赞美中国瓷器,诗曰:“中华土产有佳瓷,尤物移入众所思,艺苑能辟新世界,倾城不外亦如斯。”

此外,伴随这些物质文化而来的是其他文化交流和传播,包括政治、经济制度、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宗教、语言、风俗、生活方式等,都可包括在海上丝路概念之内,故也有把它们称为“宗教之路”“文化之路”“留学之路”“华侨华人之路”等,此略。

三、海上丝路性质

海上丝路性质应指其目的和达此目的手段。这是中外交往最基本关系,海上丝路历史过程和效果,显示了中国2000多年海上丝路是我国与世界各国一种和平、友好、平等的经济、文化、政治,外交交往之路,以丝绸作为文化符号,故名。

说海上丝路是和平之路,首先在于中国船队不带或很少携带武器,即使有也是为了防卫,而不是针对任何国家的。自《汉书·地理志》首次记载官方组织船队出航以来,未见有航海或登陆途中暴力现象发生。即使郑和那样规模庞大远航,沿途经过海区和国家甚多,也只对袭击船队的海盗和企图抢劫的国王采用武力,维持自己安全,这种记录仅有三次。郑和每到一地,即向当地统治者和人民表示友好诚意,馈赠礼物,“厚往薄来”,还调解沿线一些国家的纷争,如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与暹罗(今泰国)之争即属其例。郑和还将妈祖信仰传播到沿途地区,妈祖作为和平、友好、仁爱使者形象,也藉此走遍亚、非地区,故郑和远航作为和平之旅,代表了海上丝路和平性质。

海上丝路又是友好之路,它处处体现中国政府建立与沿途国家友好往来诚意,对侨居中国外国居民,也热诚相待,尊重的他们的信仰、习俗和文化。如唐宋元时代,云集广州阿拉伯人,唐宋元政府为他们设置集中居住、行政事务自治性质的“蕃坊”,成为中外友好往来的一个标志。

海上线路也是平等之路,它反映了中国与沿途国家、民族的平等关系。如郑和远航极大地加强明王朝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平等友好关系,满刺加国王(即上述地区)原为中国属郡,岁效职贡,请封其山为一国之镇,明成祖予以应准,并亲自为立碑撰文:“锡以铭诗,勒以贞石,永示其万世子孙、国人,与天无极。”[11]在民间贸易,也秉持平等互利精神,公平交易。明清时广东有广州帮、潮州帮、客家帮商人集团,他们在海外贸易,即秉承这种平等商业道德而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在菲律宾一些地区,一位外国人写道:“当外国人来到他们的村落之一,他们不许上岸,必须停留在他们停泊的河流中(或海上)的船上,并鸣鼓报告他们到来。随着番商驶轻舟接近商船,带来棉花、黄蜡、异布、椰子、洋葱,精致的席子和各种供出售交换的货物(以换取中国人的货物)。在对货物的价格发生误解的背景下,又必须召来当地商人的首领,这类事例说明,让他亲临现场,安排各方满意的价目表[12]。中国商人不把自己意志强加对方,而是通过平等协商办法,完成一次又一次交易,使双方获利。

四、海上丝路影响和贡献

海上丝路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其影响和贡献非止于经济领域而广及政治,文化、外交、宗教等方面。

在文化方面,借助于这条海上通道,把世界各地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沟通亚、非、欧、美洲海上交通网络,使世界文明相互交流、采借、融合而大放异彩,给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带来巨大影响。

在经济方面,海上丝路不但促进各国商品流通,造就一个广阔海内外市场,而且推动产业发展,如蚕桑种植和丝绸业,即从中国走向世界,刺激当地经济和繁荣;各种新作物和动物品种,如占城稻、番薯、玉米、烟草传入中国,引起中国土地利用、食物结构和人口巨大变动,深刻改变中国社会经济面貌,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显示海上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作用。

在风俗和生活方面,中华文明传播海外,改变沿线一些地区生活习惯,美化他们生活,向更文明高度迈进。如东南亚一些地区男人,原为裸体,后接受中国使者建议,改用丝绸制成沙龙为服饰,保持至今(如今柬埔寨人即喜用筒裙)。

在宗教方面,借助于海上丝路,印度佛教、阿拉伯伊斯兰教、欧洲天主教、基督教等传入中国,经过改造,印度佛教中国化,是为禅宗。其他宗教独立发展,融合为中华文化一部分。伴随宗教而来,语言、科技、医药、音乐、艺术、服饰、风俗等传入我国,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利玛窦来华即为一个出色事例。

在人口迁移方面,中国人从唐代起即迁居海外,历代不衰,海上丝路是他们流亡、求生、繁衍、发展之路。当今中国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在经济、文化上贡献甚大,海上丝路功不可没。

五、海上丝路终结

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东来,海上丝路沿线一些国家先后沦为他们的殖民地,失去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成为他们的附庸。例如扼中国南海和印度洋交通要冲的马六甲,1511年为葡萄牙占领,1641年为荷兰取代。菲律宾156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长达334年,1899年为美国取代。18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向东南亚扩张,60年代成为世界强国。掠夺、屠杀东南亚地区居民,与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开展海上角逐,当地人民也不止一次举行武装斗争,到20纪世初,印度尼西亚全境成为荷兰殖民地。1795年英国首次占领马六甲,1914年整个马来半岛成为英国殖民地。法殖民主义也步英国后尘,入侵东南亚,先后将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并吞为自己殖民地或保护国。这样,整个南中国海周边地区都为西方列强控制和统治,虽然海上贸易依然存在和发展,但已失去海上丝路的本来意义,而成为用铁和血写成的文字。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开放五口通商以后,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失去海关自主权,领海主权也遭到蹂躏和破坏,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贸易、经济、文化往来陷中断或变性,延续了2000多年的海上丝路自此划上一个记号,也就是它的下限。

海上丝路这个时间下限,已得到各界广泛认同和传播。如北京大学陈炎教授《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论述这条贸易、文化交流通道,基本上止于西方列强东来;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杜瑜教授《海上丝路史话》,也指出清代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华贸易,实际走的是一条掠夺之路,已失去以往海上丝路和平友好的优良传统,而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东西贸易大肆贩买鸦片,毒害亚洲各国大民,更是一项伤天害理的罪恶勾当,使海上丝路文明销声匿迹,走向终结。

当然,关于海上丝路时间下限,也有人认为可延伸到鸦片战争之后,甚至中华民国时期。如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即止于1949年,但到2014年再版时,已更正为1843年,即以鸦片战争结束为界,此后不复为海上丝路时间范围。

现在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或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我国一项重大战备决策,以造就大开放、大发展、大繁荣格局。这已在全国形成宣传、规划、建设高潮,形势十分令人欢欣鼓舞。问题是,新海上丝路是相对于传统或历史海上丝路而言的,因西方列强介入,这条丝路一夜中断,现在重新对接起来,并赋予新时代内涵,故有新海上丝路之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海上丝路历史,将其无限地延伸至鸦片战争之后的大不乏其人其事,如此,就不可避免地妨碍了对海上丝路性质的认识,也不利于它的继承和发扬,对当今新丝路建设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故加强新与旧、传统与当今海上丝路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研究和宣传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1]斯文·赫定.丝绸之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214.

[2]布尔努民.丝绸之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45.

[3]饶宗颐.选堂集林·史林(上册)[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2:390.

[4]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自序.

[5]黄启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418.

[6]Robert Hart:The from the Land of sinim,Eseaty on Chinese Ouest;on P.61.

[7]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68.

[8]梁廷枏.粤海关志:卷3[M]

[9]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4[M].

[10]霍与瑕.霍勉斋集:卷12[M].

[11]明成祖实录:卷38[M].

[12]欧·马·阿利益.华人在马尼拉[C]//中外关系史译丛:第1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96.

猜你喜欢

丝路
丝路•山海
丝路老街
丝路有巨龙
丝路之歌
我是丝路 我是花雨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走进丝路明珠喀什市
魅力西部 一路向西 一条横贯西部的“高铁丝路”
丝路新政
民企300亿“绿丝路基金”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