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杂志》关于晚清小学施行强迫教育举措的记述
2015-08-15罗李宇颂
罗李宇颂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湖北 武汉 430223)
晚清教育体系之中,又“以小学堂为最要。”[1](P.93)除旧布新之时,由于经费不足、师资匮乏、教育腐败、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教育发展滞后,有识之士呼吁对小学实行强迫教育(相当于义务教育),希望能够使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极富热忱地大力倡导发展小学教育,并积极建言献策。
一、筹款兴学
“经费者办理一切之原料也,非独教育为然。无论何事,一有经费即易举。”例如日本皇太子大婚之时,天皇欲赐褔泽谕吉男爵,“褔不受,愿受十万赏金,以充学堂经费,经费之关系于教育为何如哉?”[2](P.128)仿照日本、欧美各国办法,“凡数区合立及每区独立之小学校,其建设费及维持费,皆有每区之人担负。”在中国将大郡之中每个家庭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月上户抽款五十文,中户三十文,下户十文。大郡以10 万人计算,每月可得一千缗,一年可得三万六千缗(约4000 元)。推广到乡镇、郊野每户每月抽款可以减少一些,中户十文,下户五文。以4000 元经费可以建小学40 所。再将大郡广延十里,十里之内划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学区,每区建小学8 所,按学区就近入学,往返并不远,可以不必寄宿[3](PP.75-76),这样也可以节约经费,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化的办学效果。这是一种理想,未必能能够施行。
有识之士更多的是劝谕绅商广设小学堂。“初等小学堂为养士始基,……立国之本全在于此。”然而各省经费支绌,“在官势不能多设”,当师资日益见多之时,要求地方官员“劝谕绅商集资广设”。[1](P.95)“贤者出力,富者出钱。”广泛动员各界捐资兴学,包括育婴堂、庵观、寺院等,中小学堂必然“栉比林立”。[4](P.117)当时动员绅商兴办小学,也是动员民间力量兴学的一种举措。
二、豁免学费
清政府《新定学务纲要》规定“除初等小学堂及优级初级师范学堂均不收学费外”,其余学堂各省自行制定学费标准,“但须量学生力之所能及”。[5](PP.91-92)
儿童有上学的义务,“欲实行强迫教育以公立学堂为最宜,既曰公立则宜豁免学费,否则学龄儿童之不就学者将籍口于学费无出,而强迫教育因之不得实行亦。”[6](P.61)强迫教育“实含有劝导之性质,其名曰强,实谓之劝。”可在府厅州县设立学务公所进行劝导。以前私塾儿童入学,“岁费不过十金”。现在进入小学堂,书籍、校服等种种花费,“固已过之”,若加以学费,“学堂之父兄,其何以堪。”教会学校“近几遍布内地”,学费较低,如果信教,“犹可捐免”,废除科举之后,“民间子弟争入此等学堂。”[2](PP.128,133)忧虑教会学校竞争,恐怕培养“媚教崇外”的学生,希望中国政府豁免小学学费。1907年清政府又规定:初等小学堂学费每月至多不超过银元三角,“并须体察地方情形暂时酌量免收。”高等小学堂每月收银元三角至六角不等。需要住宿者收取膳宿费,不寄宿而在学堂膳食者收取膳食费,膳宿费用根据地方和学堂情形征收。小学堂、师范学堂、初等实业学堂、半日学堂、艺徒学堂、女子学堂不收入学费银元两元。[7](P.399)
三、节省办学经费
1.校舍。仿照日本办法,“学堂之建设必求宽大之地,少建杂舍,多造讲堂,最有实用。”校舍简单不铺张浪费。[8](P.1)
2.教学用品。中国创办学堂一切教学用品多从日本进口,如果中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厂,请外国人传授技术自行生产,就可以节约经费,也可以广济“开化较迟之州县”,这些地方“有欲购一粉笔、石板而不可得者。”[6](P.67)
3.校服。清政府规定小学堂校服为一套。中国毛纺织物并不发达,可以用土布,“择其坚朴耐久者”,仿照西式服装样式,“惟求洁净,不贵奢华,雅而朴,质而廉,便于动作,而无压迫过紧之患,是为得之。”[9](P.127)
4.教育行政与教育事业分开。节省教学行政费用,扩充教育事业经费。行政费用减少一分,教育事业费用就增加一分。“若教育事业不兴盛,虽有完备之教育官厅,亦属无益。”[10](PP.18-19)
四、广设学堂
“一国之强弱,视小学堂之多少为比例。”日本全国仅43个县,不过中国一个大省的面积,“而小学堂有二万六千之多”,中国地域辽阔,“应设小学堂几何?”[2](P.131)清末中国大概4 亿人,应该受教育者大概1 亿人,学龄儿童至少五千万人。全国183 府,所辖厅州县1681 个,如果每个州县设立小学堂300 所,全国需要建50 多万所小学,教育才可以普及。[11](P.181)然而,小学堂“无论寥寥各学有若晨星,而此寥寥者,且如儿戏焉。”[12](P.287)
有人建议用最节省经费的办法兴办小学。可以租用寺院为学校,房租约300 元。每校最少有教员4 人,课程不止4科,教地理者可以兼教历史,教伦理者兼教国文,教数学者兼教初级理化,外语教师多个学校联合聘请,这样聘请教员的费用大概400 元。仅仅购置教科书大概100 元。仆役及杂用之款大约200 元。每年合计大概花费1000 元。[3](P.76)
五、培养师资
创办初级师范学堂以培养初等小学及高等小学师资,“尤为办学堂者入学第一义。”[1](P.94)
1.改造塾师
在经费艰难之际,“而今各县稍有余力,均已尽于赔款,盖有欲兴一小学堂而不可得者。”过渡的最好办法是“以私塾之改良为考生之出路。”[13](P.253)
塾师每大郡约有200 人,选择有学识有名望者,经过小学师范速成科三个月培训,“即可为小学校教员矣”,因为“小学教科与中学大学不同,于每门之学略得其普通门径即可为教员矣。”[3](P.78)显然这是一种权宜之计,同时兼有为塾师谋生计之意。
2.多设师范传习所
各省会多设师范传习所,“师资既高,学自易行”[14](P.270)。以学龄儿童计,“每府厅州县至少须立初级师范二三所。今即以无款项、无教员,故委屈迁就,每府厅州县亦必立初级师范一所,……每学堂人数至少须百二十人(分为二班),毕业年限,至少亦须一年。”[9](P.63)
六、教育与时代救亡联系在一起
“今日救亡之道莫急于教育国民,而教育国民莫急于初等小学。”对比日俄战争,有人认为其中原因之一为“国民程度之高下”决定其国势之强弱。根据明治三十六年统计,日本学龄儿童百人之中入学率为88%;而俄国仅为6%。因此,中国以积弱之势屹立于竞争世界,“苟非教育普及,必不足争自存。”[15](P.31)
有人建议改革教学内容,增加明耻、雪耻、地方事宜三项内容。将近百年来外敌侵略中国土地,虐待中国人民、掠夺路权矿产资源等事,讲明御侮之道,用官话编成小学教科书;地方县镇乡风俗生计等事以及改良办法,也用官话编成乡土教材。[16](P.40)
七、发挥劝导作用
学部以实行强迫教育不能立即见效,建议先从劝导入手,特制定办法十条,概括如下[17](PP.211-212):
各州县村镇多派劝学员分赴各地劝学;省会小学堂至少需有100 所,学生人数至少5000 人;府州县小学堂至少40所,学生至少2000 人;村镇有50 户者,至少有1 所小学堂,学生至少40 人。达不到入学年龄的儿童,宜接受幼儿教育,“由劝学员酌量办理”。
总之,“教育之兴贵于普及”[18](P.51),面对晚清内忧外患的困局,有识之士希望通过普及小学教育,增进国民智识,振兴中华。他们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宏愿。然而困难重重,在新旧驳杂之际,各种建议和措施多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权宜之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差距,决心从小学教育抓起,逐步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些都属难能可贵。
注释:
[1]新定学务纲要[N].东方杂志,第1 卷第3 期(1904年5月10日).
[2]方言.论教育之普及须实行强迫[N].东方杂志,第3 卷第6 期(1906年7月16日).
[3]教育普及议(录四月二十日警钟报)[N].东方杂志,第1卷第4 期(1904年6月8日).
[4]论穷僻州县兴学尤不可缓(录汉口日报)[N].东方杂志,第1 卷第1 期(1904年3月11日).
[5]新定学务纲要(续第三期)[N].东方杂志,第1 卷第3 期(1904年6月8日).
[6]强迫教育私议(节录丙午第四期北洋学报)[N].东方杂志,第3 卷第5 期(1906年6月16日).
[7]学部定立京外各学堂收取学费章程[N].东方杂志,第3卷第13 期(1907年2月7日).
[8]普及教育节省经费条议(上海沈亮启稿)[N].东方杂志,第5 卷第1 期(1908年2月26日).
[9]强迫教育私议(节录丙午第四期北洋学报)[N].东方杂志,第3 卷第5 期(1906年6月16日).
[10]杜亚泉.论今日之教育行政(续)[N].东方杂志,第8 卷第8 号(1911年10月16日).
[11]罗振玉.各省十年间教育之计划(节录丙午第七期教育世界)[N].东方杂志》第3 卷第9 期(1906年10月12日).[12]学务刍言(节录丙午九月初七日申报)[N].东方杂志,第3 卷第11 期(1906年12月10日).
[13]废科举后补救办法(录乙巳八月十二日中外日报)[N].东方杂志,第2 卷第11 期(1905年12月21日).
[14]直隶总督袁、盛京将军赵、两湖总督张、署两江总督周、署两广总督岑、湖南巡抚端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摺[N].东方杂志,第2 卷第11 期(1905年12月21日).[15]论教育普及宜注重初等小学及变通语言文字(节录乙巳正月十九日新闻报)[N].东方杂志,第2 卷第3 期(1905年4月29日).
[16]普及教育议(录丙午正月十七日时报)[N].东方杂志,第3 卷第3 期(1906年4月18日).
[17]各省教育汇志[N].东方杂志,第4 卷第9 期(1907年10月31日).
[18]学部札行各省提学使司通饬府厅州县调查境内一切有关教育事宜文[N].东方杂志,第4 卷第3 期(1907年5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