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园休闲文化调查研究——以放彩灯风筝为例
2015-08-15贺斌
贺 斌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一、研究背景
望江校区是原四川大学与原成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占地3000 多亩,是四川大学的“总部”。望江校区位于武侯区一环与二环之间,分设东西南北四个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优美的校园环境,美轮美奂的校园建筑,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被大型社区环绕等特点,使望江校区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绝佳之地。人们垂钓、散步、拍照、下棋,在荷花池边的长椅上看书,在钟亭外打太极,在操场上跳广场舞,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呈现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从春天到冬天,从黎明到日落,这个校园里的休闲活动从没有间断过,休闲文化为这片校园平添了更多生机与乐趣。
放彩灯风筝是望江校区一道独特的靓丽的风景线,每逢夜幕降临,众多的风筝爱好者,聚集在体育馆周围,带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和装备。即使是寒冷的冬日,这些风筝爱好者的身影都从未消失过。为什么这些爱好者会选择望江校区来放风筝?他们来自哪里?他们为什么要放风筝?放风筝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他们能不顾风霜雨露并乐此不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成立了调研小组,对这一神秘而特殊的群体,对这种浪漫而诗意的休闲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此次研究对夜间聚集在校园广场、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放风筝的人进行访谈。通过对聚集于此的风筝爱好者的访谈,结合相关文献,试图解释放风筝这一休闲类型在望江校区得以开展的原因,探索风筝爱好者的特点,并尝试解读放风筝对于这些爱好者有何意义。通过调查分析,尝试总结出放风筝在望江校区的休闲文化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休闲活动特别是休闲体育对人们的身心有何影响,从而为休闲文化研究特别是校园休闲文化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访谈分析
此次我们共对十五个放风筝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二十个川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下来分别从主体背景、活动概况、装备、活动目的及意义、学生态度五个方面进行结果总结。
(一)活动主体背景
风筝爱好者的年龄多在50 岁以上,占12 人;30 岁至50岁占2 人;20 岁至30 岁仅1 人,均为男性。他们均居住在川大周边,如棕东小区、新南村、新北村、竹林公寓等。职业多数是川大的退休教师和职工,但也有部分在职人员。
(二)活动概况
从时间节点分析,放彩灯风筝主要集中在晚上的六点至九点;部分盘鹰风筝从下午一点至晚上九点,中途回家吃饭。
这些风筝爱好者多数能每天坚持放风筝,除非天气恶劣(如大风大雨天气)。不受季节影响,即便酷暑寒冬仍然坚持。放飞地点均选择在地势开阔的体育馆或草坪附近,均是独自前往,遇到熟悉的人至目的地便一同放风筝。
(三)活动装备概况
盘鹰型和王字型均配备了较为昂贵的圆盘、风筝线,风筝均为自己手工制作,主要制作材料是塑料、丝绢,骨杆由竹篾制作;但多不采用丝绢类布料,因其重量原因不易放飞;且放飞必须佩戴手套以防受伤(如风筝线割伤等)。
在放风筝者的装备中,彩灯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手电筒前部→纽扣电池→手机电池+LED 灯。线路、灯泡、电池均为自己设计安装。而其中盘鹰型只在风筝上装灯,而王字型不仅在风筝上装灯,且在线上根据个人喜好加灯。
(四)活动目的及意义
风筝爱好者所提及的目的及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兴趣爱好、周围朋友等的影响;锻炼身体(改善颈椎等),愉悦身心;与朋友和学生等沟通交流;增添川大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五)学生态度
川大学生对于放风筝这一活动17 人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彩灯风筝很漂亮,会拍照留念、上传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平台,是望江校区独特的一景;3 人认为这一活动并无特别之处,不足以成为望江校区的形象符号。其中4 名受访者表示与放风筝者进行过交流;12 名受访者表示佩服风筝爱好者的毅力,心灵受到触动。
三、结论
(一)在休闲大环境下孕育的休闲小品
从宏观层面来讲,成都作为休闲之都,有悠久的休闲文化传统。城市居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基本满意,对城市的环境满意,对周围居民的生活方式认同度较高,幸福指数较高。城市平均全年适宜度假的天数多于240 天;城市建成区噪声平均值小于58 分贝;绿化覆盖率较高;具有较为丰富的水体面积:滨河、滨湖土地面积占一定比例,且水质较好;气候宜人。综合考虑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因素,拥有较高的宜居指数。同时城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从微观层面来讲,望江校区被大型社区环绕,人口密集,且以四川大学教职工居和本地居民居多,利于形成社区依托型休闲模式。体育馆附近,楼层较低、建筑密度较小、空域开阔,利于放风筝活动的开展;望江校区自然环境优越,绿地率高,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南一环与南二环之间,距离一环、二环车程均不超过五分钟,是典型的中心城区休闲空间。加之望江校区开放式的管理,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也为放风筝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狭义公共休闲空间中开展的城市居民休闲活动
狭义的公共休闲空间是指分布于城区内的城市广场、特色街区、公园绿地等公共休闲环境。望江校区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对周边社区居民而言,有着类似于公园绿地的功能内涵。风筝爱好者大多为川大离退休教职工或附件居民,作为长期居住的当地人,他们的休闲方式与外来游客有极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居民为了缓解工作疲劳、融洽家庭关系、联系亲友感情而进行的,日常的短时间的休闲游憩活动。其特征是周期性、时间短、频度高,因此放风筝这一休闲活动就呈现出近便性、舒适性、主题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风筝爱好者大多居于川大附近,普遍拥有较稳定的收入,处于半退休或退休状态,闲暇时间充裕。他们有能力购买价值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装备,且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支撑他们的休闲活动,乐于享受放风筝带来的乐趣。同时,放风筝活动呈现出极强的规律性,集中于下午至傍晚的时段,持续时间一般为2-3 小时,排除天气不佳、自身因素外,极少中断。
(三)从放松身心到自我实现的层次跃进
从访谈结果分析得出,风筝爱好者进行放风筝之初,主要出于锻炼和放松身心的目的。因为身体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等的困扰,促使他们通过放风筝增强锻炼、活动筋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放风筝的过程中,风筝爱好者因共同的兴趣爱好,不自觉的发生聚集。他们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进而改进技术、提升装备,收获了更多乐趣;同时,他们还自发组织到郊区等地进行放风筝,产生了近郊和远郊休闲活动,拓展了城市的休闲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增进了友谊,实现了休闲的人际交往目的。此外,有趣的一点是,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均表示风筝爱好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竞争关系还是存在的。放风筝作为休闲体育的一种,同样必然体现体育运动的竞争性这一核心本质。风筝放得更高、彩灯挂得更多,或彩灯更亮、持续时间更长,或风筝盘旋姿态更优美,自然让放风筝者收获更大的心理满足,这是一种竞争性的表现。彩灯风筝绚丽的色彩在川大的夜空显得格外夺目,尤其是雾霾日渐严重的今天,成都的夜空已经难见星光,彩灯风筝的出现,弥补了这一遗憾,引起了人们对于漫天星光的幻想;对于川大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对彩灯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们对风筝爱好者进行采访和交流,有的甚至也加入到放风筝的行列,在这个过程中,风筝爱好者收获了放风筝之外精神上更大的收获,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活动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更大影响。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当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风筝爱好者已经实现了生理、安全和情感的需求,自发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通过放风筝他们得到了参与者和围观者特别是学生的尊敬,同时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价值,实现精神上的超越,达到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状态。
(四)望江校区的休闲符号
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并通过符号及其系统来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播、体验、认知与符号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通过对文化符号的理解,达到心理预期与现实体验的一致。望江校区作为四川大学的主校区,一直以来就以优美的校园环境、深厚的学术底蕴和自由开放的校园文化,在人们心中树立了牢固的形象。放风筝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已然成为校园独具魅力的一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望江校区形象的一种载体,放风筝与赏花、拍照等休闲活动一起,丰富了望江校区的文化内涵,将“休闲”这一符号植入人们脑海中,并且通过游客对符号的解读,产生了积极的情感反应。人们意识到,望江校区不仅是学术的圣地也是休闲的理想场所。从而使人们对望江校区形象的认知,变得更为全面和真实。
四、结语
调查小组通过对风筝爱好者和川大学生的访谈,梳理相关文献,分析访谈材料,尝试对望江校区放风筝这一活动的特点和休闲内涵进行解读,总结这一活动对风筝爱好者、对学生以及对望江校区的影响和意义,探讨了放风筝在望江校区休闲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由于体育馆周边大面积施工的影响以及时间的限制,导致访谈到的样本较少,必然对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产生影响。如果能对这些风筝爱好者进行长期的追踪记录,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更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并引入校园其他休闲活动做比较,应该可以得出更科学的结论。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杨振之,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J].旅游学刊,2008,23 (12):51-57.
[2]杨振之.我们时代的休闲经济与休闲生活[J].旅游学刊,2006,21 (9):7-7.
[3]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21(5):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