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旅游产业升级对策探讨

2015-08-15汪维清

城市地理 2015年16期
关键词:名胜区温泉风景

汪维清 熊 波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6公里处,辖区面积389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9%,是生态良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 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荣获2010年全国首个温泉休闲度假示范基地、首批硒温泉之乡、首批低碳旅游试验区、第五家中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9 个国字号品牌。但在新的一轮改革发展浪潮中,如何率先成为江西省旅游发展先锋,成为宜春旅游业的领头羊,如何增速换挡,调整结构,产业转型,旅游升级,这是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迫在眉睫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一、明月山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一)、整合旅游资源,制定旅游线路

明月山现有旅游资源概括起来五个字:“山、泉、禅、农、月”,但是秀美的奇山丽水、美妙的富硒温泉、著名的禅宗圣地、闲趣的农耕文化、独特的月亮文化没有整合开发成为一条极具特色的旅游线路。现有的线路主要都是围绕明月山景点和温汤温泉开发的一日游或自驾游项目,旅游的体验方式主要就是旅游观赏和温泉体验,没有结合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综合开发多条游线路。如结合游明月山、戏水上乐园、品温汤小吃、种梯田作物、沐禅宗文化、泡富硒温泉、观嫦娥明月等制定特色多日游线路。

(二)、突显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

明月山文化内涵丰富,如其他山岳无法复制的“沩仰宗祖庭文化”、南宋诗人范成大笔下的“中国最早梯田文化”和嫦娥奔月故里的“月亮文化”等等,到现在的“爱我,就带我去明月山”的浪漫爱情誓言和“春看花、夏避暑、秋赏月、冬泡泉,一年四季在宜春”,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但总体来说,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底子,留不住游客的人,更留不住游客的心。当前,明月山必须要着重吸引流行文化而成为时尚潮流的前沿,要特别吸引学术文化成为学界交流的中心,要重视走出国门成为世界高峰论坛的举办地。明月山开发新兴旅游产品必须要吸引全市眼球而不至于作为袁州区的后花园,吸引年轻游客而不至于沦为一个养生养老胜地,吸引海内外来游客而不至于成为上海人的澡堂。如宜春籍居民免门票、嫦娥奔月大型演出、打造酒吧一条街、建设学术交流中心、引进流行元素形成街边音乐和原创艺术品区等等,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流“一年四季在宜春”。

(三)、开拓融资渠道,整体包装上市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升级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大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市场运作。如运用PPP 模式组建政府控股明月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融入社会资本,坚持旅游景点开发经营、温汤温泉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及其他休闲度假项目等为主体,避免走向旅游地产或养老地产误区,力争早日整体上市,成为我省第一家主板上市旅游企业。

(四)、研发旅游商品,打造品牌形象

旅游商品是旅游六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消费的直接体验对象,是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媒介。旅游商品的销售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直接推动力量。明月山当前的主要旅游产品是明月山富硒矿泉水、富硒皮蛋、富硒茶叶等,集中在食物这一块,过于单一,不足以形成一条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当务之急,必须抢注明月山、富硒食品等商标,利用本土资源,加大手工艺品研发,形成生产力,统一销售网络,规范营销市场,打造和保护品牌形象,避免旅游商品糙乱杂和宰客现象。

(五)、创新开发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国内温泉旅游开发的模式,主要有四类观点:自然景观组合开发模式、人造景观组合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家庭式小规模开发模式;近郊休闲度假开发、远郊保养度假开发、间城市的观光度假开发以及边远地区的“秘汤”开发四种开发模式;“1 +N”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很好的克服温泉旅游市场的淡旺季差异,可以使温泉旅游比较均衡的发展,使温泉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温泉+观光娱乐模式、温泉+康体保健模式、温泉+文化体验模式、温泉+科普教育模式、温泉+会议综合模式等。当前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模式也主要集中在温泉+酒店这一模式。

作为以温泉旅游为主打的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泉旅游的开发模式直接决定其经营成败、生命长短,也是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旅游升级转型的关键。当前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淡旺季明显,夏季游玩明月山是主营业务,冬季泡温泉是主营业务。在明月山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整合旅游产品,进行体制改革,创新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将温泉、酒店、明月山由酒店和景区管委会共同经营,改变酒店经营温泉体验业务和管委会经营明月山门票业务分裂局面。同时,将温泉旅游与文化结合,塑造具有持久吸引力极具特色的温泉旅游品牌—温汤富硒温泉,而不是容易让游客认为全国同质化去哪一家都一样的天沐温泉或者维景温泉。

二、结论

当前,笔者认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旅游升级在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旅游商品、旅游开发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而最大的阻碍是温泉业务和景区门票业务分裂经营问题,这也是全国绝大部分旅游景区的问题。景区门票政府经营和其他业务社会资本经营最大的弊端就是旅游线路设计不能将旅游景点或体验点完美结合,从而发挥旅游产品最大吸引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笔者建议改革现有经营体制,组建政府控股的旅游股份公司,注入优质社会资本,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多样性,发展旅游消费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旅游线路的设计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优结合,促进当地旅游业快速升级发展。

[1]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来自地理学的发现及人文主义的挑战[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38-45,613-167。

[2]张建.我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2005 (5):387-389。

[3]骆高远,陆林.我国温泉旅游的回顾与展望[J].2008(3):162-165。

[4]刘娜,冯贤贤.连云港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研究,2009 (2):15。

[5]王丽.中国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2005。

[6]顾阳.温泉旅游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经济日报,2010。

[7]于艳.我国温泉旅游发展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 (12):41-42。

[8]刘丽华,林良章.温泉文化与福州旅游开发.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5):28-29。

[9]王亚辉.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以环庐山温泉带温泉度假村为例.商业经济,2008 (10):104-106。

[10]金丽,刘隽.远郊温泉地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124-126。

[11]许梅.试论东海县温泉旅游开发的“1 +N”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2):146-148。

[12]胡晓峰.咸宁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经济发展SWOT 分析.经济论坛,2011 (3):111-113。

[13]杨海红,高鹏.关于温泉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2006 (03)。

[14]王爽.温泉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05)。

[15]徐文雄.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8 (10)。

[16]徐文雄.对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8 (6)。

[17]吴升旸.浅析我国温泉旅游的开发现状及趋势[J].经济研究。

[18]籍桂秋,白铎,赵纯一.浅析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J].产业经济.2011 (6)。

[19]范琛.试谈明月山景区产品开发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8)。

猜你喜欢

名胜区温泉风景
KAI BEPPU温泉酒店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露天温泉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